分享

[转载]京剧演唱技巧之常见病声的防治2

 文化龙乡 2015-03-14
 四 鼻音 

   
首先说明这裹所说的鼻音是鼻塞声,而不是鼻腔共鸣,这是声波传到鼻腔,受到障碍被闭塞住,所发出来的一种声音,好像是把脑袋钻在罎子裹唱的声音,使人明显地感到鼻腔闭塞,透出艰难。鼻腔闭塞的原因,通常除因鼻宝炎及感冒外,大多是由於发声方法上的错误,有时也是由於悬雍垂机能萎靡的结果。另外,鼻音和讲话、说字的习惯,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鼻音的特点是,既有鼻子塞住的感觉,又有从塞住的鼻子裹透出来的声音,不塞住在鼻子那儿不叫鼻音,全塞住一点也透不出来就没有鼻音。其实有鼻音的人,鼻子裹出气的多少及堵塞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例如:京剧裹有人学杨派老生发生误会,唱起来就全在鼻子裹,虽然听来犹如重伤风,但他还能唱得很通。又如有人学裘派花脸,把气息整个地都往鼻子裹赶,而同时又紧紧地闭住,不让它透出来,造就不通了。最後,只得就在那裹面振动。给它起个名称叫闷振。那裹声音和劲头儿,犹如鼻塞时,捎鼻涕捎不出来一样难受。

   
鼻音产生的原因,除了病因以及上面所讲的模仿上的错误和语言习惯以外,还有少数人或因变声或因嗓子的偶然不舒服,临时借力而无意中找到那儿去了。像这种情况,问题虽然不大,但也不宜久留,并且要能及时发现才好。关於纠正鼻音的方法,记得在195O年夏天,那时梅葆玖同志刚参加梅剧团演出不久,一天晚上下戏回来,梅先生对葆玖同志说:今天你有几个字有鼻音(这天葆玖同志唱的是《生死恨》),你只要用手把鼻子捏起来试一下,不但可以发现自己有鼻音,同时还可以解决鼻音。这样简短的几句话,对我的印象极其深刻。在实践中进一步发觉,如果有鼻音的人,只要捏着鼻子一唱,马上便会明显地发现气息向鼻子裹冲击,有此路不通的感觉。这时,你如决心要把声音发出来,你就会被迫自行改变气息的通道,更加打开口腔等其他器官。事实证明,有鼻音的人,捏着鼻子唱,的确是相当难受的,但当捏着唱了一阵以後,一旦放松,不但声音会有所改善,并且会感到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因为捏着鼻子唱时,并不是气息不想从鼻子裹出去,而是强行把它堵住的。现在练了一会儿再放掉,比较多的人都会出现,大部分气息改道,而仍有少量的从鼻中出来,造就不感到那麽闷得慌,同时,声音也就能改善一些了。

   
黄调

   
就是俗说的不搭调,走音。音乐上就是音准不好。黄调的人,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冒调,即他的总是以向上冒调为主。这种人,常使人误认为,他是因调门低了,压得慌,才产生的。岂不知,你将胡琴调门升高以後,他又比琴高了,始终和琴保持偏高一段距离。这种毛病的形成,大都由於收小腹收得太猛,把内收的动作一次完成。它产生的原因是老怕自己上不去,而使上浊劲儿。音高除了声带的张力之外,气息的多少及力量也是决定的重要因素。一过猛,他所用的气就过多,可以说他是估计不当。久之,成了习惯,就成为用气上的上向固定误差。犹如你叫他冲上三楼,他一估计,所用的力量就冲到四楼。你让他上四楼,他又会根据习惯误差,使用冲到五楼的力量。

   
另一种黄调的现象是塌调。它和前面一种毛病,正好相反。他老在弦子底下一块。你放低调门,他又会低下去一块。是一种习惯性的下向固定误差。这种缺点的形成,是在唱时,拚命猛力向下压气。它也因为没有弹性,单方向使力过,声音就拖不住,更谈不上达到两头抻的效果(即气向下压,音向上走),这两种不同的黄调,其类型虽有不同,但其成因则一,都是因用气遇猛所致。其预防方法,是唱时不要去直接考虑呼吸,而是绝对放松,自然地去唱,通过千万次重复,使之逐步深化。当然,这里所说,都是指的是技术的,如果耳音不好,甚或音盲,那又当别论。连音程关系,都弄不正确的人,不在讨论之列。

   
左嗓

   
梅兰芳先生在讲到有关嗓音训练时,曾经说过:学生调嗓子,初期调门不宜太高,逐渐往上长,这对学生来说,是有利的。如果嗓子上不去,硬要往上长,就会逼出一条左嗓子。可见左嗓子是逼出来的。左嗓子的特点是,调门高,声音发直,转换不灵。当然,音准也就较差。但它力大、声响、很能蒙人一下。你别看他低音不行,但他高音一转轴就上去了。这些效果,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字。左嗓子的人不逼,连音也出不来。此种毛病的根源,不必再说,预防也很简单,初练时,不能贪图高调门,不能用死力硬拼来发声。可是这种嗓音一经形成,颇难纠正。前面说过这样一位学生,在变声前,嗓音高亢,真是一条好嗓。可他老爱使足劲儿唱,一点也卸不下来,结果变声後,虽然由於嗓音本质的底子很厚承受力大,但也只有高音,没有中低音。当然,前面所说的一些左嗓子的缺点,他全都具备。在纠正及训练时,我要求把调门略低,并少使一点蛮力,谁知他竟无法做到。突然成了一个超低音,毫无调门。行家们听到此处,相信已经可以推知他的声带情况了。简单说,他的声带若不用死力,拚命拉紧,一松就松垮了。发不出什么声音。我说它像橡皮筋圈一样,绷得太足了,张力到了极限,丧失了弹性所致。这种嗓子为什麽还能维持较长的时间,一是由於本质好,不然早就垮了。二是由於高音常在头腔,并经常带有假声的感觉。然而有的人,尽管一直在舞台上演出,但终其身也没有唱准。这是因为戏曲是多种艺术的综合关系,其总分尚好。也是戏曲观众宽容之处。但严格地讲,是值得改进和研究的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