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在数字营销这一块非常的成熟。无论是平台、小区或是工具类,五花八门,以目的地推广为例,除了旅行社的关系必需掌握好之外,网上的销售也变得很重要,尤其在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上广─北京、上海和广州),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已经大为改变,大家普遍习惯在网上搜索旅游产品的数据,然后货比三家,甚至直接在网上订购。如果网上营销的策略做的好,其销售结果甚至可以超越传统旅行社的销售。在旅游行业,无论是与OTA的合作、网上搜索、社交媒体甚至KOL,去年基本上都变化不太,campaign的着重点在于内容的选择和流量的引导(尤其在销售引导方面)。不过,其中一个困境是扩大受众的接触面,各目的地都希望除了在OTA、网上搜索、社交平台等的受众外,也包括一众垂直网站的受众。在有限的预算和人员下,如何有效的做到:1)针对一定数目的垂直网站做广告投放;2)精准投放:包括地区、平台、受众的兴趣等; 3)收集到可以用作比较、分析的数据。相信DSP会是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且相信这种需求将会形成趋势。 什么是DSP? DSP集百家之大成 DSP从Ad Network开始 如何挑选DSP 网上广告的投放,最重要的是有效的找到目标群众,经过精确的投放,提高转化率。所以在选择DSP的时侯,有两点必须留意的: - DSP的优劣不在于可以包括多少Ad Network或publishers,而是在于他们的DMP(Database Management Platform)。DMP是决定投放准确度的重要因素。有些DSP利用语意和关键词来寻找目标群体、有些单用网站分类、有些通过和电信公司合作,依据他们的数据作分析投放。各家做法不同,在选择时最好对他们如何投放有一定的了解。 - 每一个Campaign,DSP应该都会将相关数据存起来分析。有些DSP甚至发展出他们自已的标签,在投放时利用这些标签作精准投放。因此,在采用同样投放方法下,经验和客户种类越多的DSP,表现会越好。因为历史数据越多,他们的分析就越精准。所以在选择DSP时不宜找那些新入行的。 DSP的局限 如果DSP那么「全能」,市务人员大可只用DSP来协助他们管理Campaign了吧?!事实上并非如此。DSP确实也有它的短板。 - 最好的广告位置总是在网站手中。因此,预算充裕的campaign,应该直接和网站合作,利用DSP作补充流量之用﹝DSP的流量也有长尾流量一说﹞。毕竟,通过DSP/Ad Network购买的流量价格比较便宜,但质素不一定是最好的。 - 不少DSP的系统是有局限性的,到底投了那些广告位,不一定每家都可以答得出。有些只显示广告位的网站和呎吋,显示不了具体频道。有些连频道都显示不出,须要技术人员从后台数据中慢慢整理,才可一窥全貌。 - DSP的点击数和网站提供的可能有很大差距。为了避免争拗,最好同时采用第三方的monitoring tool来保障自己。 中国DSP业者的未来 中国的DSP业者不但提供了「One-Stop-Shopping」的服务,而且所涵盖的国内Ad Networks之广、种类之多,更是外国DSP业者所不能相比。因此不只国内的广告商,连外国的广告商但凡需要在中国市场投放广告,都「被迫」选择中国的DSP业者(虽然技术和数据的准确性目前都还不如外国同业,但胜在覆盖范围全面、既时),加上DSP进入门坎不算太高,在中国拥有优势的业者比较容易加入外国的Ad Networks,服务进军外国市场的中国品牌,因此相信目前优秀的DSP业者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执笔之时看到阿里巴巴战略投资并控股做得很出色的易传媒,相信是看到潜在高速成长力吧~) 消息源:SocialBet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