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行合一”的由来

 病毒1213 2015-03-15

在《尚书·说命》中有这样一句话:“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因此在中国哲学中“知”与“行”的关系成为了重要的议题,在传统儒家的知行观中,“知”、“行”是分离的。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朱熹的观点,他认为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知行互发;直到王阳明才第一次明确提出并论证了“知行合一”。孙中山的“知难行易”,毛泽东的“实践论”,都直接受到王阳明知行论的影响,近代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名字,更是来源于此。

王阳明之所以能提出“知行合一”,并不是一般读书人坐而论道的结果;而是在人生的低谷时期,经历精神磨难后的“悟道”。

明武宗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因上疏弹劾太监刘瑾,廷杖四十之后,王阳明被贬为龙场驿驿丞。这是一个管着几匹马、没有品级的职位。龙场位于现在贵阳市的修文县。贵州古称夜郎,境内多山、条件艰苦,向来是发配重犯的地方。刚到龙场时没有住处,王阳明就在附近的山洞中穴居。当时龙场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身在其中语言不通,阳明在精神上颇感苦闷。而且缺衣少粮,阳明和两个仆人就在山间种地,自给自足。阳明的一些诗歌,《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谪居绝粮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从名字上就能看出他当时的处境。从意气风发的京官,到“居夷处困”的驿丞,王阳明的人生跌落到了深渊之中,什么得失荣辱都无从谈起了,逼得他去超脱一切。但是生死念头,他始终无法放下。于是,他在附近的一个山洞,筑造了一个石棺,每天躺在里面静思默想。当时,阳明在心中反复想着一个问题,“圣人处此,亦复何道”;也就是说,如果孔子、孟子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怎么办呢?

其间,他唯一的消遣就是读周易,并把静修的小山洞,名为“玩易窝”。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突然有一天,他“忽中夜大悟”,明白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用今天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人人皆有圣人之心,通过自我修炼,每个人都可以向圣人的方向去完善自己。(也就是佛教所说的“人人皆有佛性”)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后来,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相当于今天贵州省教育厅的副厅长)来拜访,向他请教,南宋两位大儒朱熹和陆九渊,到底谁对谁错的问题。阳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以悟道的心得讲述了知行本体的观点。正德四年,应席书之邀,王阳明来到贵阳文明书院讲学,在历史上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这一年,阳明已经38岁了。

阳明的“知行合一论”的产生过程,可以说是自修自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王阳明一生中曾经在江西剿匪、平定藩王叛乱,并因军功被封为“新建伯”。他阅读古代兵书的笔记,曾被抗倭名将胡宗宪,(戚继光的顶头上司,也是著名的安徽绩溪胡氏先贤)视为至宝。因此,王阳明的学说,包括后来提出的“致良知”等思想,都是他身体力行的产物,是“实践出真知”。《传习录》中,有很多他和弟子讨论知行问题的记录。他一再表示,提出知行合一,不是刻意提出新奇论调,是针对时弊而发,“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自朱熹以来的读书传统,让人们误以为知和行是两件事,而且有先有后;所以很多人先读书明理,然后才去做事;而另一些人则是懵懵懂懂,只做事不读书。“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因此,在给弟子讲授知行合一的时候,阳明经常强调,要在“事上磨练”,在实践中求知。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所说的“知”、“行”,比今天通常所说的“理论”与“实际”关系更宽泛一些。“知”有两种,一是道德观念,也就是良知;二是事物之理,也就是知识。王阳明的知行论,主要讲了三点:首先,知行本体是一回事,真知必行,不行假知;其次,知行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即知行不可分,行中有知、知中有行;第三、倡导知行合一,是为了让人为善去恶,“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底彻根,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便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