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场悟道”,看明代奇人王阳明如何在逆境中涅槃重生

 文明世界拼图 2022-11-03 发布于重庆

正德元年,35岁的王阳明遭遇了他人生当中的至暗时刻。

他因言获罪,得罪了当权的宦官集团,先是被廷杖下诏狱,刚刚死里逃生,又被贬谪流放贵州龙场驿。

遭此横祸,他写下了一首绝命诗:自信孤忠悬日月,岂论遗骨葬江鱼。百年臣子悲何极,日夜潮声泣子胥。

可见他当时的心境。也难怪,那时的贵州偏远至极,处万山丛棘之中,蛊毒瘴疠,是一片尚未开化之地。

正德三年,王阳明一行人终于抵达龙场。然而这才是他苦难的开始,接下来他就将面临居无可居,食无着落,语言不通的局面。

面对如此绝境,一方面他需要自力更生,解决生活问题,另一方面也忍不住自问: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从小锦衣玉食的他哪里吃过这些苦,心知随时可能倒在荒野,于是“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

恰恰是在艰险的环境中,王阳明能够有时间静心思考。在龙场安静的山洞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

一天夜里,他突然想起儒家经典《大学》里关于“格物致知”的理论,思忖片刻,乃言:“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他忽然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经此一悟,王守仁才认识到圣人之道,其实就在自己的内心,而不必求于外界。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龙场悟道”为王阳明之后提出“知行合一”奠定了基础,也为此后提出的“致良知”提供了思想内核。

龙场悟道后,王阳明已经完全超脱得失荣辱、生死之念。之后便提出了他的“知行合一”之说,并奠定了“致良知”的理论基础。

他认为,圣人之道就是良知,想要成为圣人,就必须“致良知”。至此以“良知”为宗旨,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核心内容的心学被确立下来。

王阳明于失意处感悟人生哲理,于困顿中寻求心灵解放,正因如此,才有了“龙场悟道”,继而开创了垂范后世的“阳明心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