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并没有集儒、释、道之大成-今日头条

 激扬文字 2015-09-18

王阳明出生在明代的浙江余姚,但其学问却是在游历四方的过程中逐渐成熟的。由于余姚现属宁波行政管辖,所以宁波官员关于王阳明的讲课,容易使人误解为定论。

令人可叹的是,王阳明是被世上误读、误解、误会最多的余姚先贤之一。许多官员都喜欢拿王阳明说事,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而王阳明的真身却只有一个。

为什么对王阳明会有集儒释道之大成的误解?可能与他的经历有关。

黄梨洲(名宗羲,余姚人,明末清初史学家)在《明儒学案》卷十中有一段话:'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朱子)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也就是说,王阳明的学问并不是不学自知,一蹴而就的。从他的年谱来看,21到27岁之间,热衷于“泛滥于词章”,这期间即使写得一手锦绣文章,也无从得到圣人之道的根本。无奈之下,他改换门庭,在27到37岁,对释、道的学习大感兴趣,热衷于“出入佛老”,这期间即使炼得有了超乎常人的本领,也与最初追求圣人之道的根本相去甚远。直至到了37岁,王阳明被流放到了贵州龙场的穷乡僻壤,这就是置王阳明于绝地的“居夷处困”阶段,但正是这个阶段让王阳明的思想进入了一个质变的阶段,让王阳明真正悟道了。这就是史上说的王阳明学习的前三变。此后,王阳明的学问又经历了后三变,才逐步成熟,达到自我完成的境界。

《明儒学案》说,“自此(龙场悟道)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的。”也就是说,在龙场悟道后,王阳明回归到心学的正途。这后三变也分三个阶段,粗略分一下,在39岁,以“默坐澄心”为主旨。王阳明《年谱》记载,“悔昔在贵阳举知行合一之教,纷纷异同,罔知所入”。也就是说王阳明后悔在贵阳讲知行合一之说,造成了当时思想界的混乱。所以,现在还拿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事,说明不了解王阳明的本意。在他50岁之时,正式确立致良知之说:“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传习录》中)”。而良知之说才是王阳明学问的根本。

王阳明的余姚弟子钱德洪所著的《刻文录叙说》中说,“先生尝曰:“吾‘良知’二字,自龙场已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于学者言,费却多少辞说。今幸见此意,一语之下,洞见全体,真是痛快,不觉手舞足蹈。学者闻之,亦省却多少寻讨功夫”。“学问头脑,至此已是说得十分下落,但恐学者不肯真下承当耳”。又曰“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此本是学者究竟话头,可惜此体沦埋已久。学者苦于闻见障蔽,无入头处。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但恐学者得之容易,只把作一种光景玩弄,孤负此知耳”。

到了50岁那年的秋天,王阳明的学问已达到了“圆熟化境”。“不习不虑的良知,并不是习气中的直觉本能,而是随时当下的真实呈现”。

由此,我们知道,说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尚说得通。王阳明在《象山文集序》中写道,“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当然对于什么是心,又有种种的误解和误读)。而说王阳明集儒释道之大成,就说不通。因为他有着关于儒家(包括心学)的著作,并没有关于佛家和道家的著作。毕竟佛家与道家是出世之学,与儒家的入世之学格格不入。

王阳明的伟大在于能够按“惟精惟一”的原则而独立思考,绝不人云亦云,哪怕是古代先贤的定论,也不轻易苟同。这一点倒是继承了孟子的衣钵。战国时期的孟子,有一次他阅读了《尚书·武成》篇,颇有感慨。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孟子·尽心下》)。

所以,当今社会凡是要标榜王阳明的学问的人,首先应该静来心来去读一读《王阳明全集》和黄梨洲的《明儒学案》,切不可人云亦云。虽不至于贻笑大方,但不免给受教之人以误导,削弱听众对讲课的期望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