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心的学问

 光明心手札 2022-08-06 发布于河南

      人的心思,都写在脸上。即使隐藏的很好,也只是隐藏而已,却极难消除。那些内心充盈而善良的人,光芒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而且“光而不耀”,明亮却不刺眼,坚定又温和。如果达不到这种境界层次,不论怎么伪装,总归不像。每一个消极念头和情绪都在昭示:此心还有差距。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做事先做人,修业先修心”。从《尚书》“尧舜十六字心传”开始,就强调修心的重要性——“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虽然历代先贤的解读见仁见智,但都围绕着“心”做文章,将中华心法不断发扬光大。到了明代,阳明心学登峰造极,滋养了后世无数伟大人物,直接影响中国几百年历史进程;甚至远播日本,间接推动了明治维新,成为思想史上一大奇观。直到今天,无数人仍对王阳明顶礼膜拜。其实,人们拜的不仅是王阳明,更是以他为代表的强大心学。
      心学,就是一种顶级的修心学问。听起来高大上,其实道理很简单,关键做到很难,正所谓“知易行难”。
      第一步“不动心”。这是思想锤炼的过程,也是内心斗争非常艰难的阶段。必须反复审视头脑里产生的每个念头,对歹念恶念、私心杂念,分析为什么、怎么来的、细细去除,连根拔起。如此坚持不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久而久之,遇人遇事自然就不起念、不动心了。
      第二步“致良知”。“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从哪里来?古人秉持“先天说”,认为良知是人先天就具备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这一点王阳明全盘继承,没有跳出窠臼,但他更进一步,虽然人人生来自带良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有良知,犹如一面镜子沾染了污垢,需要打磨才能清晰明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费力。”打磨的办法,除了第一步提到的连根拔起,王阳明还强调不要空谈,而要“事上磨”,在实践中检验锻炼,“某(我)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第三步“知行合一”。普通人理解“知行合一”,只是泛泛地把思想和行动一致起来,本身隐含的就是将知与行分开。而在王阳明看来,知与行本就一体,“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之所以知行分开来说,是为了更容易让人理解。实际上,“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当修养到了一定境界,一念起一念灭都是行,“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实现天理与人心的统一,由此超凡入圣,不仅能如王阳明、曾国藩那样,建立事功不在话下,而且还能德言传世,真正达成“三不朽”的功德伟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