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治而后可以武功,功到成处即是心学。我们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yh18 2020-07-16

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文治而后可以武功,功到成处即是心学。

文治而后可以武功,功到成处即是心学。我们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近年来,领导人直言,“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他对王阳明心学的肯定,对“知行合一”的倡导,一时间,“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成了热门词语。

作为中国人,不可不知王阳明

王阳明的一生既辉煌灿烂又历经坎坷,既声名卓绝又频遭谤议;他执著教席又以知兵名世,是一代儒师而又戎马倥偬。其“文治而后可以武功”,其“内圣而后得以外王”,把自主原创之“知行合一”的圣门宗旨贯彻落实到了极致。

正是王阳明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成为心学集大成者,登上中国古典哲学发展史的巅峰,在其庞大的心学体系中,“知行合一”思想的提出于古于今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不是什么时候都可能出现王阳明,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王阳明。

纵观王阳明意志坚定、特立独行的一生,从龙场悟道、江西剿匪、平定宁王等事中展现了“事功”与“学问”两大人生高峰,印证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从小宣称为“圣人”而真正成为“圣人”的人,也成了唯一一位混迹于“三教九流”而最终从祀孔庙的人。

文治而后可以武功,功到成处即是心学。我们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一生敢于挑战传统,不与世俗论长短而专注理想,不困于挫折而豁达淡然,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这是王阳明在其曲折境遇中历练而成,也是明朝士风熏染而成。

明朝社会的多元化同时带来多种价值观交错,造成人的价值判断错位之弊。例如明朝官员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商人奢侈浪费、贪图享受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王阳明正是看清这些社会问题,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济世良方:人人皆有良知,只是被私欲所遮蔽。而恢复良知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一生,启发后人在学问中践行事功,在事功中升华学问,不可割裂对待二者。

中年悟得心即理,晚年悟得良知即天理

王阳明学术中影响深远的三大核心主题即“致良知、亲民、知行合一”。这之中非常引人关注的一条就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就是“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和行本就该是一体两面,将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相统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方面,行必须有知的指导,行必须借助知的反思;另一方面行则可以检验、修正知。

王阳明中年悟得“心即理”——“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在晚年悟得“心即理”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即天理”。良知才是“知行合一”的真体,如果丧失良知、道德,“知行合一”就失去了它的灵魂。心即理是初,致良知是终,中间通道是知行合一。

文治而后可以武功,功到成处即是心学。我们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今天我们学习王阳明的意义何在?当然毫无疑问要学他的“致良知”,要学他的‘知行合一’,要学他的真知是为行,不行不为知

事功与学问,何尝不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所有的思想都不是一般读书人的坐而论道,而是在跌宕的人生中悟道的真理。可以让我们通过“听本心”而摆脱各种体系和机制的束缚而获得自由。

阳明的事功和学问雄辩的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通经致用,方为实学。”相反,空疏的学风不仅于国于民无益,而且对自己也有害。

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身体过胖不好,但也管不住嘴,迈不开腿,不认真学习五脏六腑运行机理,自己认为已知,却做不到践行。按知行合一理论,就是知的不深,不到位,才不行。还有不少人知道熬夜不好,仍然经常熬夜,有可能是无耐,也有可能是对熬夜的危害和过患认知不深,才不重视,才做不到行,您认为呢?

钱谦益在明代崇祯朝身为显宦,大厦将倾之际无所作为。清军入关,他本想临难殉节,因嫌“水太凉”而投降清军。虽在清初苟全性命,但到乾隆时他又被重新拉出来大加挞伐,被乾隆帝作为“贰臣”的反面典型而大张挞伐。

所以,明末大儒顾炎武总结明亡清兴历史经验时认为,明末士人“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进而导致“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亡国亡天下”的流弊,进一步从思想上对明末学风进行系统的批判:“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

或许,如何在学习儒学经典的同时,增强当代意识,结合当下之急务,对于当世中国和世界提出一个更高的理论视野和更为恢弘经世之术,应当是我们学习阳明心学与事功的不可偏离的方向。(文/方志远 允厥中)

文治而后可以武功,功到成处即是心学。我们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