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禅门五形拳古谱诀 祁美娟 少林之拳式,以五拳为最著,即龙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此五拳者,各有其妙用。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龙拳练神,精而习之,不难有龙行虎奔之效,而且获祛病延年之益。综五拳之手法,共一百七十三手,依少林技击术功夫之次第,须与一切普通运气使力,及各种马步手法等,俱习之娴熟,而后始可练习五拳术。至五拳之次第,以虎为先,蛇次之,鹤又次之,龙拳则最后,盖以龙拳之使运,全用气功为主,周身夭矫如游龙之行空,所谓骨节通灵身心手足,均一气贯串,上下相印,然非数年功夫不易到此境界。据少林师法巨子所传授,谓少林自明季以后,已由释宗而与道术相参贯,即如五拳之气功,其中已十分之九系道家修养功夫,可谓释道合并之征矣。 1.龙拳练神,练时周身无须用力,遍体活泼,伸缩自然,起落有方,暗听气息沉于丹田。其动作口诀如下: 右掌心朝上,左掌心上亮。身微向前曲,微曲单腿立。落步跟后腿,掌势反扭回。 前掌朝上托,后掌打下着。目视正前方,龙形够一半。右龙容易使,专看左龙换。 回身扣足踪,转身又龙形。目开一线明,舌顸口水生。鼻息自然寻,精神日渐宏。 初习十五度,继至五十功。缓和此势练,循环内气增。 2.虎拳练骨,练时须鼓实全身之气,一气整贯,始终不懈,关节开放,骨节通灵,骨壮坚实,功力大增。 其动作口诀如下: 斜马站得牢,拳掌合抱好。两手急变相,落在腹旁挂。掌心俯下倾,弧弓挂上胸。 串马步必跟,足落又撵空。小马推上去,半马急用功。此势叫虎形,势简艺术深。 内意如龙状,呼吸莫发声。左右上步使,两种都一样。回身要扣足,扭顺虎扑出。 进步一溜风,老虎要伤人。锻炼有百日,筋强骨变壮。何功能到此,老虎有胆量。 人人此虎形,威武有精神。 3.豹拳练力,豹喜跳跃,必须短马起落,全身鼓力,两拳紧握,发出五指如钩,指竖似铁,气达劳宫穴,力达指梢。 其口诀如下: 半马桩法明,拳掌合抱成。双掌钩五指,豹用爪伤人。小串单爪击,进步双钩用。 有力横臂封,抓住不放松。就叫铁扫帚,欺敌不适透。合步双钩击,敌从又不识。 本是麻辫绳,习惯已养成。串步单豹爪,上步双钩换。勿要老师讲,左右都能看。 妙哉豹爪功,势简易练成。内意如前写,不必细多问。辛勤多加练。豹功独得厚。 说了不如做,单等百日后。 4.蛇拳练气,气练吞吐抑扬,以沉实、静柔为主。蛇有进退自如、回环自然之趣。蛇缠蛇脱,练久则有柔软如练、内实如钢之功。 其动作口诀如下: 子午步法斜马生,拳掌合抱势若拱。两手拼成十指梢,五指巧入小吃劳。 串步开始蛇吐信,上步又是蛇入洞。提捉蛇缠蛇脱能,木球沾实不离分。 大蟒要钻蛇穹窿,蛇身本形更同情。浑身破绽依然有,毒蛇直入绝对可。 串步上步再进步,应用二指拼拢护。抽步换步来回收,后留一掌保护头。 提牛转身二指点,欲破叉手划小圈。串步双托用掌棱,印掌须有木扳功。 形中内蕴是前意,专叫胸中意长存。蛇形本来妙且能,坑坑洼洼急避封。 身腰回转似蛇意,关节松换手更灵。吞身吸胸气意使,吸住对方退无能。 心灵手巧防不住,平素练习有长处。人体比蛇关节僵,动腰动腿不慌张。 蛇形健身大有益,身强体壮寿而康。 5.鹤拳练精,练时须凝神铸神,舒臂运气,神闲志暇,上吸下呼,手心相应。 其动作口诀如下: 子午步法斜身立,拳拳拱成如作揖。上步抬肘先碰上,提足备用踩前方。 束展两掌前后打,白鹤独立站鸡行。曲膝形歪足扁踩,鹤展单翅把身操。 正面开足向前趟,足尖踢出敌难防。双指分开戳左右,好像白鸽欲飞扬。 单腿曲立像睡觉,一腿横生踹裤裆。转身回身走弯圈,返身须要足扣边。 轻避袭击闪开浪,挨近对方更不慌。肘灵膝活贴身靠,管叫敌人冤枉叫。 白鹤飞去黄鹤继,灰鹤啄食更有趣。白鹤本来不伤人,被迫无奈动无名。 鹤形活动煞好看,能使弱人成铁汉。鹤形内意同上叙,锻炼拳术有凭据。 斯人不知内意从,思想集中功夫深。 行拳注意如下: 拳术者所以长体力、脑力及果敢冒险等之力者也。然行之不得其法,则非徒无益而反有伤身之害。故特举行拳注意之要结于下,以便研究云。 第一、活动 行拳时宜先伸缩四肢,以运动全体筋骨血脉,并宜呼吸数次,以舒展肺体,庶免生色激暴等弊。 第二、呼吸 行拳时宜先存口气于丹田,使始终不泄,可免伤气等症。行拳后,气虽急不可大开肺量,逞其呼吸,但口亦不可紧闭。 第三、坐卧 凡行拳后,切不可即行坐卧,盖大运动后百脉震动,气息方炎于此时,而或骤使之静,则血气不匀,而气急头晕等病因之而作,于养身一道大有窒碍,故善养气者,未有不注意于此法也。 第四、饮食及动静 行拳后不宜饮食,当随意行走八九分钟,待血气既定,然后可以随意自由。 第五、叫应 夫行拳心目手足须随时叫应,方能实用,如足踢则手应之,手出则目注之,而心问之,须时时流动四顾,周身不可注意一端。 掌法口诀 南少林拳的掌法,即推、塌、圆、碾、磨五掌。谈五掌就要先谈 有口诀曰: 连环本来无隙缝,横竖斜缠满是轮。外貌好像柔软功,其中寓有技击性。 依法推求细找寻,基本五掌见奇能。推塌圆碾与磨外,龙虎豹蛇鹤见形。 续添柔和功苦练,全凭连环演实真。方始就学连环掌,扶微开窍密识同。 难道圆圈少妙用,本圈就是叫化中。练成武艺通灵性,一巧足以破千斤。 身灵步活通神机,双手运使见奇功。 推、塌、圆、碾、磨五掌介绍如下: 1.推掌 推宜朝上举,推掌如托天。 其口诀曰: 拳掌合抱斜马桩,两掌运使腹部藏。迈腿双推由下起,晃摇身躯实有余。 体重失去平准处,追倾千斤紧马逼。更串连步往前赶,急用塌掌决无疑。 2.塌掌 塌掌如塌山,塌为向下落。 其口诀曰: 拳掌合抱子午桩,降龙伏虎塌字功。对方仅知进与退,缠绵跟随不放空。 指尖接触确待发,腕根松软藤备弓。必要时机爆发弩,吞吐二字须认真。 3.圆掌 其口诀曰: 拳掌合抱马步盆,圆手回旋自然功。上来中来随它意,连环两掌避其能。 拨云之际连环箭,巧打妙用快如针。欲知圆掌通神灵,车轮交错不透风。 4.碾掌 碾如滚笼动,碾掌制千斤。 其口诀曰: 拳掌合抱蹲裆步,顺碾横碾定不住。对方若进长击拳,速退顺碾步又斜。 千斤接到胸腹部,横碾退步让一边。顺手再托心不善,横碾竖碾借力空。 5.磨掌 磨如搅水同,磨圈百转功。 其口诀曰: 拳掌合抱马步裆,推塌圆碾独磨强。磨圈百转保命长,引手搭手不相让。 搭手交锋逮不住,不想引入圈套框。磨掌搅水要起腿,落地发人退难防。 受创不如因何故,身若弹簧一尺长。 少林五拳桩 少林五拳之豹拳 凌召 豹之威不及虎,而力则较虎为巨。因豹喜跳跃,腰肾不若虎之弱也。练时必须短马起落,全身鼓力,两拳紧握,五指如钩铜屈铁。故豹式多握拳,又名金豹拳也。 1金豹手 两脚立正,两拳握抱于腰际,拳心空含,正头颈,吞津气沉于丹田,目平视右侧前方。此名金豹定身(图1)。接着,提起右脚朝右侧前方跨落一步,左脚蹬力呈右弓步,两拳抱腰不变,目视右前方(图2)。接着,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上体左转正身,两脚蹲呈马步桩势;左右手变豹爪,运力画弧于腹前,右爪在上,左爪在下,爪心均朝前(图3)。气刚吸满则闭息,上体右转,左脚蹬力呈右弓的同时,左手豹爪收于左腰际,右手豹爪挽力朝右前上提起,肘与肩平,豹手高与额平(图4)。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 2金豹三通炮 接上动,收下右手于腰际时,左豹手快速向前打出(图5)。收左手又打出右手(图6)。继之收右手,打出左手(图7)。金豹拳均以快拳打出,手步一齐,此式则以左右手共击3次而得名。眼手不离方称妙也。出拳时必须全身聚力,两腋注力夹紧,呼吸自然。 3金豹卧山 接上动,配合鼻吸气的同时,左拳收回于腰际,右拳用慢力朝前上提击,至与额平止,气刚好吸满(图8)。随后闭息,右手用力内压至右大腿时,身体重心左移坐,左手用力朝左上抬移,右手上推移至胸前,此时刚好呈右仆步(图9)。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意力全注于肱肘。 4金豹直拳 接上动,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左脚蹬力朝右拥身呈右弓步,左拳下压收于左腰际,右拳用慢力朝前由下向上通提(图10)。继闭气将右拳慢力收至右颌前时,气已闭不住;此时,翻右拳疾如炮火一般,配合口发“哈”音朝前方击出,左手上护于右肩前(图11)。 5豹子弄球 接上动,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左手五指伸开向左外画、挽臂扣指握拳收于左腰际;随后,右手屈肘下沉,肘尖至腹前腰际时,气刚好吸满,闭息后右手如握住一物朝怀内拉拢(图12)。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的同时,两拳下收沉,全身力注于两腿(图13)。 6金豹举天 接上动,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全身聚力,两拳自腰际朝前上方缓缓提举,至肘平肩时,气刚好吸满(图14)。接着,闭气,双拳用力往下坠,全身聚力,怒目圆睁,至两手压至左右腰际而止(图15)。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至此,右手金豹形已毕,换练左式。 7金豹手 接上动,上体左转正呈马步桩,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两手向上胸抬移,至乳上时手心翻向内,两肱、臂、肘、拳俱用意力向左右撕折至气吸满时,再将气用鼻徐徐呼出(图16)。接着,配合鼻吸气之际,两拳变豹手向腹前下压移,手心均向前,右手停于腹前,左手停于胸前(图17)。气吸满后将气闭住,上体左转,右脚蹬力呈左弓步的同时,右手金豹爪收于右腰际,左手豹爪挽力朝左前上提起,肘与肩平,豹手高与额平(图18)。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 8金豹三通炮 接上动,收下左手于腰际时,右豹手快速向前打出(图19)。收右手打出左手(图20),继收左手打出右手(图21)。自然呼吸,其他要领与右式金豹形相同,惟动作方向相反。 9金豹卧山 接上动,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的同时,右拳收回于腰际,左拳用慢力朝前上提击,至与额平止,气刚好吸满(图22)。之后闭息,左手用力内压至左大腿时,身体重心右移坐,右手用力朝上抬移,左手上推移至胸前,此时刚好呈左仆步(图23)。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意力全注于肱肘。 10金豹直拳 接上动,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左脚蹬力朝左拥身呈左弓步,右拳下压收于右腰际,左拳用慢力朝前由下向上通提(图24)。继闭气将左拳慢力收至左颌前时,气已闭不住,此时,翻左拳疾如炮火一般,配合口发“哈”音朝前方击出,右手上护于左肩前(图25)。 11豹子弄球 接上动,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的同时,右手五指伸开向右外画挽臂扣指握拳收于右腰际;随后,左手屈肘下沉,肘尖至腹前腰际时,气刚好吸满,闭息,左手如握住一物朝怀内拉拢(图26)。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的同时,两拳下收沉,全身力注于两腿(图27)。 12金豹举天 接上动,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的同时,全身聚力,两拳自腰际朝前上方缓缓提举,至肘平肩时,气刚好吸满(图28)。接着,闭气,双拳用力往下坠,全身聚力。怒目圆睁,至两手压至左右腰际而止(图29)。随后,左脚朝右脚内侧收拢,正身伸立的同时,用鼻徐徐将气呼出,平心静气,放松身体,全功结束(图30)。 少林五拳之蛇拳 凌召 蛇拳炼气。 蛇拳之运炼,气之吞吐抑扬,以沉静柔实为主。如蛇之气,节节灵通,来未着物也,若甚无力者;一与物遇,则气之收敛,胜于勇夫。有经验者自能知也。炼气柔身而出,臂活腰灵,骈两指而推按起落,若蛇之有两舌,且游荡曲折,有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之意。所谓百炼成钢而化绕指之柔,即为此写照也。 1右手蛇形 两脚立正,身体正直,两手握拳抱于腰际,拳心空含,正头颈,吞津气沉丹田,二目平视右侧前方(图1)。接着,右脚提起朝右侧前方跨落步,同时配合鼻均匀细长的吸气,上体下沉,蹲呈马步桩,全身向下坠力如沉千斤,两脚有如生根(图2)。气吸满后,配合津液吞咽,将气沉入丹田。然后将气闭住,左脚急力蹬地伸直朝右用力呈右弓步,两肱夹紧,腋生劲,肘往后拉(图3)。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再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身体缓缓向左转,同时,左右拳运力朝腹前合拢,右手停于右小腹侧前,左手停于右胸前,此时身体蹲呈矮马桩,头向左转目视左侧前方(图4)。气吸满后再用鼻徐徐呼出。 2独蛇扫林 接上势,左脚蹬力上体朝右转呈右弓步的同时,左拳下压收于腰际,以鼻快速吸气之际,右拳急力向右侧上猛转,呈拳心向上时,闭气内旋腕使拳心向下(图5)。接着,右拳一收,左手快力朝右前打出,肘臂不可伸直,以屈蓄为准(图6)。继收左拳打出右拳(图7),再收右拳打出左拳(图8)。此连环三拳的出力法均以抖腕劲而为之,呼吸自然。 3猛蛇出穴 接上势,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身体重心左移,左手变爪随旋体朝左侧拉移,右爪朝左侧推移,至身体下蹲呈矮马桩时,左爪停于左膝前,右爪停于左爪上方之左膝外,头右偏注视右侧方,此时气刚好吸满,配津液吞咽入腹后,再用鼻徐徐呼出(图9)。接着,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右手伸食中二指呈二龙手式随吸气朝右下侧方画移,直至臂伸直,气注二指,此时气刚好吸满。左手也同时呈二龙指上移至胸前,劳宫穴含空;目视右手指(图10)。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继之再配合鼻均匀细长的吸气,同时,左手向右画移,继向下弧形朝左侧膝外方画指,气注左手指尖,至膝外侧停住,右手内收至胸前停住,此时气刚好吸满,上体左旋,目注左手指端(图11)。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继之再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右手向左画移,继向下弧形朝右侧膝外方画指,气注右手指尖,至膝外侧停住;左手内收至胸前停住,此时气刚好吸满,上体右旋,目注右手指端(图12)。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尽。 4双蛇分路 接上势,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右手旋腕指呈手心朝左,随吸气向左侧移动,身体左吞;左手左移,肘贴于左肋,手心朝上,高与肩平;右手画至左手处停住,全身重量坐于左腿,此时气刚好吸满;头右转目视右侧方(图13)。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同时,左脚蹬力朝右拥身呈右弓步;左右手同时朝左右分开。右手高与肩平,手心朝下,以肋力将气贯注于指端;左手斜指于左后侧方,虎口朝上,气贯指端;直至气吸满为止(图14)。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尽。 5盘蛇击虎 接上势,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左手变掌收于腰肋际,手心朝下,右手变掌内收至肩前时继翻掌使掌心朝前,虎口朝下,向前方缓力推移至臂直,此时气刚好吸满(图15)。然后将气闭住,右手翻掌呈掌心朝内,收至腋前时气已闭不住,立即左手上护右肩前,右手猛地抖臂屈指呈拳朝前急力打出,虎口朝上,同时用鼻将气喷出(图16)。接着,配合鼻吸气,左拳收于左肋际;右肘下沉,以肱为力将右拳缓缓收回,立于右肩前方;目注右拳(图17)。然后将气闭住,全身聚力下沉注于双腿,两拳握力下沉,腋肋生劲,至气闭不住而止(图18)。继之用鼻将气徐徐呼出。 6双蛇通天 接上势,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两拳用缓力朝前上举,至肘尖与口平时,气刚好吸满(图19)。然后,吞咽将气闭住,两拳下收,同时全身劲力下注,沉于两腿,犹有生根之意,至两拳收至腰际时停住,继之用鼻徐徐将气呼出(图20)。至此,蛇形右手已练完毕,接着进入左势。 7左手蛇形 接上势,左脚提起朝左侧方跨落步,同时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上体下沉,蹲呈马步桩,全身向下坠力如沉千斤,两脚有如生根(图21)。气吸满后,配津液吞咽,将气沉入丹田。然后将气闭住,右脚急力蹬地伸直朝右拥呈右弓步,两肱夹紧,腋生劲,肘往后拉(图22)。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再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体缓缓右转,同时,左右拳运力朝腹前合拢,左手停于左小腹侧前,右手停于左乳前;此时身体蹲呈矮马桩,头右转目视右侧前方(图23)。气吸满后再用鼻徐徐呼出。 8独蛇扫林 接上势,右脚蹬力上体朝左转呈左弓步的同时,右拳下压收于腰际,以鼻快速吸气之际,左拳急力向左侧上猛转,呈拳心向上时,闭气内旋腕使拳心向下(图24)。接着,左拳一收,右手快力朝左前打出,肘臂不可伸直,以屈蓄为准(图25)。继而收右拳打出左拳(图26),再收左拳打出右拳(图27)。此连环三拳的出力法均以抖腕脆劲而为之,呼吸自然。 9猛蛇出穴 接上势,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身体重心右移,右手变爪随旋体朝右侧拉移,左爪朝右侧推移,至身体下蹲呈矮马桩时,右爪停于右膝前,左爪停于右爪上方之右膝外,头左偏注视左侧方,此时气刚好吸满,配津液吞咽入腹后,再用鼻徐徐呼出(图28)。接着,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左手伸食、中二指呈二龙指势遂吸气朝左下侧方画移,直至臂伸直,气注二指,此时气刚好吸满。右手也同时呈二龙指上移至胸前,劳宫穴含空,目视左手指(图29)。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继之再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右手向左画移,继向下弧形朝右侧膝外方画指,气注右手指尖,至膝外侧停住;左手内收至胸前停住,此时气刚好吸满,上体右旋,目注右手指端(图30)。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继之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左手向右画移,继续向下弧形朝左侧膝外方画指,气注左手指尖,至膝外侧停住;右手内收至胸前停住,此时气刚好吸满,上体左旋,目注左手指端(图31)。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尽。 10双蛇分路 接上势,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左手旋腕指呈手心朝右,随吸气向右侧移动,身体向右吞;右手向右移,肘贴于右肘,手心朝上,高与肩平;左手画至右手处停住,全身重量坐于右腿,此时气刚好吸满;头左转目视左侧方(图32)。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同时,右脚蹬力朝左拥身呈左弓步;左右手朝左右分开,左手高与肩平,手心朝下,以肋力将气贯注于指端;右手斜指于右后侧方,虎口朝上,气贯指端;直至气吸满为止(图33)。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 11盘蛇击虎 接上势,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右手变掌收于腰肋际,手心朝下,左手变掌内收至肩前时继翻掌使掌心朝前,虎口朝下,向前方缓力推移至臂直,此时气刚好吸满(图34)。然后将气闭住,左手翻掌呈掌心朝内,收至腋前时气已闭不住,右手立即上护左肩前,左手猛地抖臂屈指呈拳朝前急力打出,虎口朝上,同时用鼻将气喷出(图35)。接着,配合鼻吸气,右拳收于右肋际;左肘下沉,以肱为力将左拳缓缓收回,立于左肩前方,目注左拳(图36)。然后将气闭住,全身聚力下沉注于双腿,两拳握力下沉,腋肋生劲,至气闭不住而止;再用鼻徐徐将气呼出(图37)。 12双蛇通天 接上势,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两拳用缓力朝前上拳,至肘尖与口平时,气刚好吸满(图38)。然后,吞咽将气闭住,两拳下收,同时全身劲力下注,沉于两腿,有如生根之意,至两拳收至腰际时停住,继之用鼻徐徐将气呼出(图39)。随后收左脚于右脚内侧立正,放松身体,平心静气,自然呼吸,全功结束(图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