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主管护师考试护理基础知识题(7)

 医路守候 2015-03-15
149.何谓间歇脉、洪脉?常见于那些疾病?答:间歇脉:在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代偿间歇,称为间歇脉。多见于心脏病患者或洋地黄中毒者。洪脉:当心排血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则脉搏强而大,称为洪脉。多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

  150.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每搏输出量。2心率。3外周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

  151.血压生理性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答:1年龄和性别:如中年女性比男性偏低。2昼夜和睡眠:一般傍晚高于清晨,过度劳累和睡眠不佳时血压偏高。3环境影响:寒冷环境中血压升高,高温环境中血压略低。4体位的影响:收缩压在卧位时最低,坐位其次,立位最高,而舒张压则相反。5进食的影响:进食后收缩压可升高,约1小时后复原。6不同部位的影响:约25%的人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大多数人下肢血压比上肢高等。7精神状态的影响:紧张、恐怖、害怕、兴奋等精神状态改变可致收缩压升高。

  152.测量血压的关键注意点有哪些?答:1对需要长期密切观察血压的患者应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2充气不可过猛、过高,防止水银外溢;放气不可过快,以免读值误差。3当血压听不清或出现异常声音时,应分析排除外界因素;需重复测量时,应将袖带内气体驱尽,汞柱降至“0”点,稍等片刻后再行测量。4偏瘫患者测健侧肢体。5舒张压变音和消失音相差较大时,应同时记录两个数值。

  153.异常血压有哪几种?答:高血压、临界高血压、低血压、脉压差的变化。

  154.试述瞳孔的生理变化。答:正常瞳孔与年龄、屈光、生理状态、外界环境等因素有关。一岁以内婴儿瞳孔最小,儿童和青少年期瞳孔较大,以后逐渐变小。近视眼瞳孔大于远视眼,交感神经兴奋时(如惊恐、疼痛等)瞳孔扩大;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如深呼吸、脑力劳动、睡眠等)瞳孔缩小。

  155.正常瞳孔的判断标准有哪些?答:1圆形,边缘整齐,在自然光线下直径2.5-4mm 2两侧对称、等大。3对光反应灵敏。

  156.试述观察瞳孔的意义及观察要点。答:多种疾病尤其是颅内疾病、药物中毒以及病情变化等均可引起瞳孔改变,所以观察瞳孔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抢救均有极重要的价值,瞳孔观察要点主要是对光反应和大小两个方面。

  157.异常瞳孔常见于那些疾病?答:1瞳孔扩大:瞳孔直径>5mm,常见于青光、颠茄类药物中毒、中枢性损害、滴入扩瞳药剂,如阿托品、东莨菪碱、麻黄碱等。2瞳孔缩小:瞳孔直径<2mm,常见于有机磷中毒、吗啡、氯丙嗪等药物中毒,脑桥出血时瞳孔呈针尖样,具有诊断价值。3两侧瞳孔大小不等:提示颅内病变,如脑肿瘤、颅内出血、脑疝等。4瞳孔对光反应改变:用手电筒照射其变化很小,移走光源后瞳孔仅略增大,称为对光反应迟钝。当瞳孔对光照射刺激毫无变化时称为对光反应消失。多为病情急剧变化或临终期表现。

  158.何谓谵妄?其表现如何?答:谵妄是指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活动急性失调状态,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消失,感觉错乱,乱语躁动。

  159.何谓眩晕?答:眩晕是指对空间定向的一种运动错觉,是迷路综合征中的主要症状,也是临床上常见症状。轻者自觉外物呈上下颠动,左右晃动或前后摇摆:重者则感觉自身或四周物体旋转并失去平衡,有倾倒感,不敢睁眼,睁眼则旋转加剧,但神志清楚。

  160.晕厥、眩晕如何区别?答:1晕厥是由于神经源性或心源性疾病,使血压突然下降,心脏输出减少而引起大脑一过性供血不足,患者突然发生短暂意识丧失。临床表现为突然视觉模糊,四肢无力,晕倒,历时数秒或数分钟,平卧后症状即可消失,大多不伴有抽搐、咬舌及尿失禁。2眩晕是主观感觉的症状,患者无意识障碍,神志始终清楚,只感到周围景物向一定方向旋转,常伴平衡失调、头重脚轻、站立不稳、眼球颤动、呕吐、面色苍白等。

  161.眩晕常见病因有哪些答:1前庭器官病变:内耳膜迷路积水、炎症等引起。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颈部病变。4颅内病变。

  162.试述眩晕对机体的影响?答:1易引起外伤。2对听力有影响:如耳鸣、听力障碍等。3易引起呕吐。4心理影响:紧张、焦虑、烦躁、恐惧等。

  163.深浅昏迷如何区别?答;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周围事物及声光等刺激均无反应,对强刺激可出现痛苦表情,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及各种防御反射仍存在。

  深昏迷:意识全部丧失,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各种反射消失。

  164.格拉斯哥(GLascow)昏迷指数临床意义是什么?答:格拉斯哥昏迷指数简称昏迷指数,它将颅脑损伤后刺激患者的睁眼反应、语言行为反应及运动反应分别列表记录,以总分判断病情的严重性。格拉斯哥昏迷指数15分为正常,8分以下为昏迷;在首次测得分数基础上,每2分之差提示患者有精神神经症状的改变,每降低3分提示颅内高压或颅内血肿形成的可能。

  165.试述正常呼吸运动的调节功能。答:呼吸是由呼吸中枢进行的调节。呼吸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它们分布于脊髓、延髓、脑桥、间脑、大脑皮层等神经。各部位调节作用不同,延髓和脑桥产生基本的节律性呼吸,大脑皮质可随意控制呼吸,如屏气、加快呼吸。

  166.何谓外呼吸?答:外呼吸是指外界环境与血液之间在肺部进行的气体交换,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过程。肺通气是指和肺换气两个过程。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得气体交换,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其交换的方式是通过气体的分压差由高处向扩散完成。

  167.何谓肺牵拉反射?答:由肺的扩张和缩小所引起得放射性呼吸变化称为肺牵张反射,又叫黑-白反应。其生理意义是使吸气不致过长、过深,促使吸气转为呼气。它与脑桥呼吸调节中枢共同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168.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包括哪些答:1.肺牵张反射。2.呼吸机本体感受性反射。3防御性呼吸反射。

  169.何谓呼吸运动的化学性调节?答:呼吸运动的化学性调节是指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氢离子浓度【H+】的改变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当血液中Paco2升高,H+升高,PaO2降低时,刺激化学感受器,从而作用于呼吸中枢,引起呼吸运动的加深加快,维持血液中PaO2、Paco2、【H+】相对稳定。其中Paco2在呼吸运动调节过程中有很大作用。

  170.何为氧气疗法?答:氧气疗法简称氧疗,是指通过给养提高机体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171.试述缺氧的分类及常见疾病。答:1.低张性缺氧:主要是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是动脉血氧含量减少(Cao2),组织供氧不足。常见于高山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2.血液性缺氧:主要是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造成血液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常见于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3.循环性缺氧:由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致,常见于休克、心力衰竭等。4.组织性缺氧:由组织细胞利用氧的异常所致,常见于氰化物中毒等。

  172.什么情况下氧疗易发生不良反应?答:当吸氧浓度高于60%,持续时间超过24h,即可出现氧疗不良反应。因此高浓度氧疗时应经常进行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