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熨斗波刀剪纹

 RK588 2015-03-15
 

  熨斗最早的历史可溯至商代,它是作为刑具而发明的,专门用于熨烫人的肌肤,这使人联想到残暴的商纣王炮烙忠臣的故事。熨斗到汉代始用于熨烫衣服并流行于明清。据考古学家考证,中国古代的熨斗比外国发明的熨斗早了1600多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并使用熨斗的国家。


  熨斗发展史

  熨斗,熨烫衣料用具,古称“熨斗”,亦称“火斗”、“金斗”。现今使用的多是电熨斗,作为平整衣服和布料的工具。我们手头的熨斗,通常是蒸汽熨斗,那些装水、装炭、带夹心的……古董级熨斗,对于年轻一辈们来说,毫无记忆可言。穿过千年的时光,让我们重新梳理一次熨斗的历史。熨斗最早的历史可溯至商代,它是作为刑具而发明的,专门用于熨烫人的肌肤,这使人联想到残暴的商纣王炮烙忠臣的故事。熨斗到汉代始用于熨烫衣服并流行于明清。据考古学家考证,中国古代的熨斗比外国发明的熨斗早了1600多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并使用熨斗的国家。

 

  用以熨衣服的熨斗在中国的汉代(公元2年)时就已出现。晋代的《杜预集》上写道:“药杵、澡盆、熨斗……皆民间之急用也。”由此可见,熨斗已是那时民间的家庭用具。据《青铜器小词典》介绍,汉魏时期的熨斗是用青铜铸成,有的熨斗上还刻有“熨斗直衣”的铭文……


  汉代女性怎么烫衣服?用“铜熨斗”

  记者来到江宁博物馆,在博物馆看到一件件汉代的文物展现在眼前,其中有一件汉代带尺铜熨斗,格外地引人注目。该器敞口,宽平折沿,沿略残。浅弧腹,大平底,腹一侧有一长直柄,柄的横截面为长方形。覆盘形盖,平顶,折腹,盖沿与器沿相扣合。记者了解到,这个汉代熨斗,口径14厘米、底径9厘米、通高4.8厘米、通长37.5厘米,重867克。柄正面等分为9寸,以圈点连线为刻度。江宁博物馆的讲解员小李告诉记者,这个造型有些独特的熨斗……

 

  唐朝贵族重形象 用烫手的熨斗熨衣服

  唐代熨斗的说明书上写着:1984年,从废品收购站征集。不仅是熨斗,还有战国时期的蚁鼻钱,宋代精美的“月宫镜”都是从废品收购站征集来。据了解,“文革”期间,不少文物被当做废铜烂铁,清理到了废品收购站。文革结束后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高淳文保所向各地废品收购站征集。高淳文物专家濮阳康京说,这里面,有不少文物都是他征集来的.唐朝就已经有熨斗了。展厅中,展出了两把熨斗,一把是唐朝的,一把是清朝的。唐朝的熨斗有一个……

 

  汉代精品熨斗能卖10万元

  目前熨斗依然是收藏圈内的冷门,很多初入门者,不知应该如何下手收藏。对此,张世铎建议,可按兴趣,材质进行分门类收藏。比如按铜、铁、瓷、塑料收藏,也可按奇型外观收藏。如果希望按年代收藏,张世铎则建议可从明清两代的熨斗入门。“明清两代的熨斗,特别是清代的熨斗基本上就是铜器了,购买价格比较便宜。如果有兴趣,藏家还可以从明朝往回推,逐渐收藏元朝、宋朝、唐朝、汉朝的熨斗;也可以从清朝往后推,逐渐收藏民国


  鉴别青铜熨斗诀窍多

  青铜器收藏的门槛很高,没有一定的鉴赏水平,贸然步入收藏,就会“打眼”、“吃药”。收藏圈里的共识是,青铜器造假的类别之多、数量之巨、时代跨度之长,堪称全国造假第一。近两年来,随着青铜熨斗的价格不断攀高,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故此也未能避免“被造假”的命运。 有媒体报道,目前仿制一个大件青铜器大约只需3000元,像熨斗、铜镜等小件,则更便宜,买家拿货也就几百元左右

 

  古代熨斗长啥样?

  没有电的年代,古人怎样熨烫衣服呢?我国两千多年前烫衣服的熨斗长什么样?市民陈先生的收藏可以给出答案。瞧,这把汉代熨斗多像勺子。陈先生拿来的熨斗有六把清代的和两把汉代的,铜质略有不同。他说,这两个时期的熨斗代表着古代熨斗的起点和终点。两件汉代熨斗大小相当,看上去都很像是一把底部平而光滑的长柄勺子,都是整体铸造而成,薄薄一层绿锈,看上去简约、古朴。其中一件通长为34厘米的熨斗

 

  商代熨斗用来烫炙囚犯

  熨斗最早出现于商代,当时是被当做一种刑具使用的,专门用来烫炙囚犯的皮肤。到了秦末汉初,其功能才定型于熨烫衣服并一直流传至今。直到晋代以后,熨斗的功能逐渐向生活工具转化,汉魏时期的熨斗

 

  宋代的熨斗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诸色杂货》中记载的宋代日常使用的铜铁器制品可谓丰富多彩:“如铜铫、汤饼、铜罐、熨斗、火锹、火箸、火夹、铁物、漏杓、铜沙锣、铜匙箸、铜瓶、香炉、铜火炉、帘钩等


  清代中晚期的陶瓷熨斗

  清道光青花熨斗是第一代产品,底面平整,青花画法娴熟,青白分明,视觉效果耀眼,与熨斗的使用功能相符。第二代产品到光绪时改进为立烧,底足有釉,光滑平整,使用时更加方便,而且成本低廉,造型与前期产品

 

  民国时期铜熨斗形似奶锅

  “拙裁缝,巧熨斗。”古往今来熨斗在居家生活中不可或缺,是资格最老的人类工具之一,据说我国使用熨斗的历史至少有两千年。唐代画家张萱的著名作品“捣练图”上就有使用熨斗熨烫衣料的图案。诗圣杜甫还在

 

  收藏熨斗最多的人

  很少见的瓷熨斗 熨斗这东西,谁家都有,但谁家都不会有许多。咱天津有位玩家叫张世铎,玩各种年代、各种造型的熨斗玩了20多年,收藏了熨斗800多个。不但自己的藏室命名为


  教授收藏古熨斗

  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变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讲究“礼”和“德”,古语有曰:“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人们常常用“衣冠楚楚”和“衣冠不整”来断定是否是一个君子的一个标准

 

  熨斗华丽转身

  收藏是爱好,不一定要花很多钱,但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主题。比如,一个年轻人如果对服装感兴趣,完全可以从服装吊牌入手进行收藏,可以收藏某个品牌、某个服装设计师甚至某个服装系列

 

  宁波熨斗博物馆开馆

  宁波熨斗博物馆设有汉唐宋元厅、明清厅、近代厅、西方厅等4个展厅和民国裁缝场景雕塑,共展出自西汉至今的中式开口炭火熨斗、洋式夜壶炭火熨斗、铬铁熨斗、电熨斗等等。


  达人收集900只熨斗

  收藏的乐趣不仅仅在于淘宝的过程,更在于把玩。赵先生每每拿着他的藏品,轻轻抚摸来回欣赏时,就好像陷入了一个旁人无法进入的世界。有时,他忽然想起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把玩过。

 

  收藏青铜器可从熨斗起步

  青铜器收藏领域,藏家已开始把原来聚焦在礼器上的目光,转向了青铜兵器和杂器等小件,青铜熨斗也是其中一项。“因为鼎彝尊卣这类青铜器中品级较高的藏品存世量不高,且价格昂贵,所以这几年有一些中小藏家开始收藏兵器、青铜佛像、铜镜、熨斗等小门类青铜藏品。这些杂项在市场上也崭露头角,且涨幅较大。”小件青铜器收藏热,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有一定的存世量,且价格大众化,上手也比较容易。“对于普通藏家来说,收藏小件青铜器既可以把玩,又可以鉴赏,还能练眼力。任何机会都属于有准备的人,比如玩瓷器的也是先把瓷片玩明白了。因此,从小件、残件开始研究收藏青铜器是不错的途径。”

 

  青铜器收藏引市场关注 其价值低估状态有望改观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一般收藏投资者往往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青铜礼器上。近些年来,不少藏家已开始把目光转向了青铜兵器和杂器等小件。据了解,青铜器小件的范围很广,包括生活用具(铜镜、带钩、洗、樽、灯、燎炉、熨斗等)、车马具(轴饰、辕首饰、銮铃、马冠等),及货币、度量衡、符、玺印等。这些小件器物设计精美,造型别致,小巧玲珑,易于放在掌心把玩,同时也可以作为观赏摆设,是收藏家颇为喜爱的艺术精品。“一般青铜礼器中品级较高的藏品存世量少,精品来来去去也就那么些,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昂贵收藏难度大。

 

  陈晓烽:青铜器收藏 藏者要有独立精神和见解

  除了强调收藏者要对藏品进行深入研究外,在陈晓烽看来,作为一个合格的藏家还应当在收藏的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并在收藏行为中体现出对于器物的尊重。“我感到现在很多人在买卖间的心态很不合理,很多人抱有一种捡漏的心态,这是不可取的。现在这个时代,即便有机会捡到所谓的漏,也是老天爷赐给你的,万不可让这样的心态成为主导,否则很容易让自己的收藏走偏。其次,作为一个收藏家,千万不应该蒙别人,要保持对古玩交易的敬畏心,讲究基本的诚信。当物主不了解手中器物价值时,不能够为了以很低的价格买到它,而刻意打压器物的价值。


  为何晚清的锡器看上去像是新的

  “中国古代的熨斗比外国发明的熨斗早了1600多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并使用熨斗的国家。从汉代开始就有青铜熨斗,一般用来熨烫丝织物,但也只有王公贵族家里才会用。”现场展出的一只汉代苍龙教子青铜熨斗,在2011年7月8日央视的《寻宝》栏目来奉化时,曾受到专家的肯定,并认为赵雪林的熨斗收藏量和品质为全国之最。除了普通的熨斗之外,还有少数几个“私人订制”的景泰蓝熨斗,“这些应该是出口到国外去的,你看表面有非常多的中国元素,比如红宝石、琉璃和翡翠,专门用来熨烫丝绸质地的衣物。”说起和熨斗的缘分,赵雪林坦言还是受“宁波帮”的启发。

 

  古代铜熨斗赏析

  熨斗最早出现于商代,当时是被当做一种刑具使用的,专门用来烫炙囚犯的皮肤。到了秦末汉初,其功能才定型于熨烫衣服并一直流传至今。直到晋代以后,熨斗的功能逐渐向生活工具转化,汉魏时期的熨斗,用青铜铸成,外形呈圆腹、宽口沿,有长柄。 中国古代的炭熨斗比外国发明的电熨斗要早1880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并使用熨斗的国家。据《青铜器小词典》介绍汉魏时期的熨斗……

 

  清中期青花瓷熨斗

  清朝走过了康、乾盛世后,到了道光年间,国运虽然逐渐走向衰退,但是人们仍然须臾离不开衣食住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就需要衣着服饰的整洁美观。这件瓷熨斗恰恰适应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需要。瓷熨斗取代了以金属烙铁做熨烫工具,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在瓷熨斗中注入热水,以水的热度熨烫衣物,棉、麻、丝等衣物不易被熨斗损伤。同时,在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态下,也不失为具有美感装饰
(来源:中国文物网;编辑:于水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