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阴国税局历时二年反避税调查尘埃落定 来源:中国江苏网作者:相睿磊2014-08-08 中国江苏网8月8日讯日前,随着492万元税款和利息的成功入库,江阴市国税局针对某外资企业开展的反避税调查,历经整整两年的调查分析和谈判,最终尘埃落定。 2012年7月,税务人员在反避税选案分析时,发现自2008年起一直处于稳定盈利状态的某外资企业连续三年亏损,2011年实现微利,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税务人员的关注。通过进一步调查分析,税务人员发现,该公司由日本某株式会社于1993年投资,其职能相当于日本某株式会社设在中国境内的羊毛纱线“加工厂”:原材料和零部件均由境外关联公司供应,产成品羊毛纱线也销售给境外关联公司。由此,税务人员判定江阴该外资企业属于按照关联方订单从事加工制造,不承担经营决策、产品研发、销售等功能的企业。而根据《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此类企业不应承担由于决策失误、开工不足、产品滞销等原因带来的风险和损失,通常应保持一定的利润率水平。对出现亏损的企业,税务机关应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可比价格或可比企业,确定企业的利润水平,该公司无疑属于这一种情况。 为此,税务人员与该外资公司就转让定价开始协商,进行分析测算,制定调整方案。经过多轮协商沟通与谈判,双方最终确定了调整方案。该公司共需补税425.14万元,并加收利息66.86万元。同时投资方日本某株式会社承诺,调整江阴公司加工价格,确保江阴公司达到税企双方约定的利润率水平;如果低于这一利润率,江阴公司有权自动进行纳税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