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瞄一眼别人的生活(大地漫笔·编辑丛谈)

 昵称13800233 2015-03-16

董宏君

《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16日)
  

  春节假期,得暇浏览微信朋友圈。

  朋友圈内容浩繁,几乎包罗万象。旅行见闻、美文分享、生活点滴、开卷寻踪……应有尽有。有人说,微信上的“生活”不可信。信不信且不论,但是瞄一眼别人的生活,特别是我所关注的一些作家的生活,还是很有感慨,甚至颇多启示。

  别的不说,微信的广泛应用,让我们得以不请自到地“光临”了朋友们的客厅一隅、书房一角,瞥见了他们的案头清供、心头所好,分享了他们的思想脉动、人生感悟……点点滴滴,有赏心悦目的喜悦,有惺惺相惜的共鸣。

  有人说,在微信的背后,你会看到一种忙碌中的浮躁。而我透过微信,倒也看到不少清净中执着的人——他们或勤于笔耕,或耽于阅读,或醉心丹青,或热衷藏古,每日“晾晒”,令人耳目一新。也有不少活力四射的行动派,或骑行乡间,或背包远足,或深山古村,或海岛渔家,苦则苦矣,乐亦乐哉。足迹所至,行读与共。

  这些生活的场景经由微信扑面而来时,心中总会升起一片光亮。如此丰富鲜活的生活就在当下,无论专注还是广博,无论古典还是新派,喜与忧如此真实,行与思如此具体,如同根须之于大地,须臾不离。这令我无法不想起文学与文学的写作者。文学要关注的始终是人,而写作者本身首先即是个体的人。写作者精神的独立、自足与自由,是写作者更好地探索和感知这个世界的重要前提。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对苦难价值的体会、对超越自我之责任的承担,都与个体精神的独立、自足与自由程度密切相关。

  少一些漂浮的怨气与凡俗的现实间的纠葛,把生活的根须扎实,丢掉那些无谓的不满与失落,多些自我完善与修炼、理性与建设,好好地静心写字,这恐怕是瞄了一眼别人的生活后最大的启发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