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教史话”之二百八十一:朱熹的《与长子受之》

 杏坛归客 2015-03-17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原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是我国历史上影响仅次于孔子的思想家。一生在朝仅四十天,主要精力用于著述和讲学。著集有《周易本义》、《诗集传》、《四书集注》等。后人辑有《晦庵集》、《朱子语类》等。

这是作者给长子朱受之的劝学家书。原文是:

 

“早晚受业请益,随众例不得怠慢。日间思索有疑,用册子随手札记,候见质问,不得放过。所闻诲语,归安下处,思省切要之言,逐日札记,归日要看。见好文字,录取归来。

不得擅自出入,与人往还。初殆,问先生有合见者见之,不合者则不必往。人来相见,亦启禀后往报之,此外不得出入一步。

居处须是居敬,不得倨肆惰慢。言语须要谛当,不得戏笑喧哗。凡事谦恭,不得尚气凌人,自取耻辱。

不得饮酒,荒思废业,亦恐言语差错,失己忤人,尤当深戒。不可言人过恶,及说人家长短是非。有来告者,亦勿酬答。于先生之前,尤不可说同学之短。

交游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此皆当请于先生,听其所教。大凡敦厚忠信,能言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推此求之,亦自合见得五七分,更问以审之,百无所失矣。但恐志趣卑凡,不能克己从善,则益者不期疏而日远,损者不期近而日亲。此须痛加检点而矫革之,不可荏苒渐习,自趋小人之域。如此则虽有贤师长,亦无救拔自家处矣。

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见人好文字胜己者,则借来熟看,或传录之,而咨问之,思与之齐而后已。不拘长少,惟善是取。

以上数条,切宜谨守。其所未及,亦可据此推广,大抵只是勤谨二字。循之而上,有无限好事。吾虽未敢言,而窃为汝愿之。反之而下,有无限不好事。吾虽不欲言,而未免为汝忧之也。

盖汝若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汨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门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有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旧时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