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第一本艺术启蒙书

 汉青的马甲 2015-03-17

在《艺术君的自白》一文中,艺术君曾回忆过自己的艺术启蒙阶段,其中一本《美术欣赏》教科书令我记忆犹新,特别是其中杜尚的《下楼梯的裸女:II》和扬·凡·代克的《阿诺芬尼夫妇像》。虽然没有上过课,但它们一直在我的冥想盆中,某个动画片的形象或者某件古董镜子,都会让我想起它们。大约艺术就是我的思绪之丝,牵连着看到它们时的光线和记忆。

我们身边的大环境中,除非是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一般家庭距离艺术的距离真心有点儿远。如果不是到一线城市,还得碰上好机缘,大概是没什么机会看到西方这些艺术品真迹的。如果在孩童时代看到这样一本书,影响的深远,大概可以惠及一生。

艺术君也一直在推荐一些艺术入门书籍,你发送关键字“书单”就能看到它们。不过这些书更倾向于面对成年人,那么今天就推荐一本面向孩子的艺术启蒙书——《我的第一本艺术启蒙书》。

既然是给孩子看的,那就要做到:字大、图多、文字生动。这些条件本书无疑都已经满足。而作为艺术方面的启蒙书,又有两个方面的要求:选用的艺术品图片要足够逼真、清晰、贴近原作,同时,在覆盖范围上要足够广泛。

艺术君将书中的一些作品与自己珍藏的艺术品图片做了对比,在逼真度这一点上,本书的表现远超出艺术君在书店见到了其他众多书籍。作品的色彩十分贴近原作,同时也足够清晰。其实做到这一点真心不容易,就连艺术君现在翻译的《梵蒂冈绘画大全》,很多插图都是糊的。

在覆盖范围上,书中重点提到的几个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比如路加·西诺雷利的地狱系列礼拜堂壁画,艺术君自己竟然毫无印象,此外还有约翰·柯林等其他几位,也是头回打照面。这一方面证明了艺术君的孤陋寡闻,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艺术的世界博大精深。当然,本书的价值也就得以体现。(白璧微瑕之处在于:没有提供这些作品、艺术家的西文原名……)

▲ 路加·西诺雷利《地狱来的人》


▲ 约翰·柯林《摩洛哥人》

书中在谈到几千年来的绘画时,有这样一段话,艺术君很是喜欢:

我们很难猜出如今的艺术家会创造出什么样的艺术品,也很难猜出在一百年,乃至一千年后,人们又会对什么样的东西感兴趣。那些最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家,在他们的时代常常会受到轻视,也很少能被人欣赏。还记得凡·高、高更和杜米埃吗?他们都是在贫困和孤独中离世的。从19世纪起,诞生了各种各样的“主义”,比如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等等,其实你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个个的坐标,帮助你标记出艺术史上一次次重大的艺术风格变动。至于那些最伟大的画家,有时会属于这些“主义”,有时则不,他们常常是很孤独的人。在今天,他们的作品看上去可能就像小孩子的信笔涂鸦,又像是墙上的一道伤口,颜色从里面渗了出来……看着这样的作品,总感觉像是穿越了时空,我们仿佛又回到遥远的从前―那个人类的祖先走向岩壁,用彩色的泥土画下一只动物或几个人形的时刻。

这本书采用了大开本,很方便小朋友翻看,而结合其中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图片,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电子阅读难以实现的价值。

本书首发时,陈丹青曾应邀参加首发仪式,并与人对谈儿童艺术教育,艺术君此前曾经摘录过他的观点,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在谈到这本书时,陈丹青曾说:“我小时候休想获得这样一本美丽的画册。如今读了无数好画册,我仍愿意好好阅读这本献给孩子的书。”

艺术君想说的是:如果这是你的孩子的第一本艺术启蒙书,希望你的孩子还有第二本、第三本,更重要的是,让这些书构成一条路上的砖石,带领孩子们去到真迹面前。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陈丹青:如何毁掉孩子对艺术的兴趣》

【说明:以上文字内容,版权归郑柯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