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艺术君的自白》一文中,艺术君曾回忆过自己的艺术启蒙阶段,其中一本《美术欣赏》教科书令我记忆犹新,特别是其中杜尚的《下楼梯的裸女:II》和扬·凡·代克的《阿诺芬尼夫妇像》。虽然没有上过课,但它们一直在我的冥想盆中,某个动画片的形象或者某件古董镜子,都会让我想起它们。大约艺术就是我的思绪之丝,牵连着看到它们时的光线和记忆。 我们身边的大环境中,除非是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一般家庭距离艺术的距离真心有点儿远。如果不是到一线城市,还得碰上好机缘,大概是没什么机会看到西方这些艺术品真迹的。如果在孩童时代看到这样一本书,影响的深远,大概可以惠及一生。 艺术君也一直在推荐一些艺术入门书籍,你发送关键字“书单”就能看到它们。不过这些书更倾向于面对成年人,那么今天就推荐一本面向孩子的艺术启蒙书——《我的第一本艺术启蒙书》。 既然是给孩子看的,那就要做到:字大、图多、文字生动。这些条件本书无疑都已经满足。而作为艺术方面的启蒙书,又有两个方面的要求:选用的艺术品图片要足够逼真、清晰、贴近原作,同时,在覆盖范围上要足够广泛。 艺术君将书中的一些作品与自己珍藏的艺术品图片做了对比,在逼真度这一点上,本书的表现远超出艺术君在书店见到了其他众多书籍。作品的色彩十分贴近原作,同时也足够清晰。其实做到这一点真心不容易,就连艺术君现在翻译的《梵蒂冈绘画大全》,很多插图都是糊的。 在覆盖范围上,书中重点提到的几个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比如路加·西诺雷利的地狱系列礼拜堂壁画,艺术君自己竟然毫无印象,此外还有约翰·柯林等其他几位,也是头回打照面。这一方面证明了艺术君的孤陋寡闻,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艺术的世界博大精深。当然,本书的价值也就得以体现。(白璧微瑕之处在于:没有提供这些作品、艺术家的西文原名……) ▲ 路加·西诺雷利《地狱来的人》 ▲ 约翰·柯林《摩洛哥人》 书中在谈到几千年来的绘画时,有这样一段话,艺术君很是喜欢:
这本书采用了大开本,很方便小朋友翻看,而结合其中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图片,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电子阅读难以实现的价值。 本书首发时,陈丹青曾应邀参加首发仪式,并与人对谈儿童艺术教育,艺术君此前曾经摘录过他的观点,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在谈到这本书时,陈丹青曾说:“我小时候休想获得这样一本美丽的画册。如今读了无数好画册,我仍愿意好好阅读这本献给孩子的书。” 艺术君想说的是:如果这是你的孩子的第一本艺术启蒙书,希望你的孩子还有第二本、第三本,更重要的是,让这些书构成一条路上的砖石,带领孩子们去到真迹面前。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陈丹青:如何毁掉孩子对艺术的兴趣》 【说明:以上文字内容,版权归郑柯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