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业板机构操作路径曝光 多空激辩后市

 QICH 2015-03-17

创业板机构操作路径曝光 多空激辩后市

        创业板屡创新高,引发了市场极大的关注,机构对后市走势分歧加剧。站在新经济的“风口”,创业板的未来走势如何?创业板暴涨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机构究竟在押大还是押小? 东方财富网  2015年03月17日

创业板 机构 年报 减仓

图

创业板再度站到了A股舞台的中心,在人们的质疑及心惊胆战中,创业板走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行情,昨日,创业板高开后强势拉升并一举突破2100点,大涨超3%,成交额逼近千亿。今日,创业板指数再创新高,不过涨幅有所收窄,截止发稿时,创业板报2148.01点,涨幅0.25%。

创业板屡创新高,引发了市场极大的关注,机构对后市走势分歧加剧。站在新经济的“风口”,创业板的未来走势如何?创业板暴涨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机构究竟在押大还是押小?

创业板为何如此“任性”

有钱才能“任性”。去年底以来的行情是改革预期、估值回归和新资金流入共同形成的,其中资金的流入是最关键的因素。

“创业板持续走强以及高估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万联证券顾问古振华指出,创业板受到资金青睐,体现了国内投资者对经济调结构、转型的高度期待,投资者压注符合未来产业转型方向的公司。上世纪80至90年代,美国经济转型期间,纳指也上涨了数十倍;其次,创业板再融资以来,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增发,收购非上市类中小创新型公司,外延增长速度较快;同时,管理层长期调控股票的供应,小盘股供不应求,而国内散户投资者占比处于绝对优势,散户热衷于炒作小盘股。

“创业板屡创新高,与一些机构买回来有很大关系。创业板今年一季度以来,表现可观,机构纷纷建仓加仓,这也是导致创业板大涨的一个因素。”分析人士对东方财富网表示。

机构Q4疯卖 Q1疯买

值得关注的是,机构去年4季度明显减持创业板。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在已经公布年报的创业板公司中,截止今日发稿,共有265家创业板股票被机构持有,其中,有48家公司被机构增持,而高达215家公司被机构减持,2家公司机构持股数未发生变化。

其中,机构在光线传媒减持最彻底。2014年三季度末,机构的持股数为55410万股,比例高达54.72%,而2014年年末,机构的持股数降至271万股,仅占流通股比例仅为0.27%。

此外,乐普医疗、爱尔眼科、长盈精密等也遭遇了机构的大举减持。

表1 机构减持前10大创业板股票

图(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不过,以上数据截止日为2014年年末,也不排除机构在2015年一季度重新杀回创业板的可能。以华夏未来为例,华夏未来官网数据显示,由原华夏明星基金经理刘文动、巩怀志操刀的华夏未来领时对冲1号的产品净值从2014年10月份的1.5488暴跌到2015年2月27日的1.2848。其旗下领时对冲2号更是从2014年12月末开始,一路跌破净值,截止至2月27日,其净值为0.989。

而暴跌的核心原因即是,在两次大盘风格转化中,刘文动和巩怀志被市场左右打脸,2次押错。

一个熟悉刘文动的人士称,“华夏未来在大盘蓝筹崛起的时候拿了一把小票,在大盘蓝筹的逼空行情中,被迫高点追了大票;但随即大盘即掉头向下,这时候,又被迫砍了大票,追了小票,相当于被市场左右打脸。”

机构激辩后市
乐观派:高估值不是看空创业板的理由

创业板指数节节攀升,成长股“泡沫”论再起。乐观派持续看多,他们的整体思路是,由于今年中国宏观经济下滑仍将持续,结构性转型也将进一步深化,以传统行业为主的大盘蓝筹股或许难有超额收益,而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优质成长股有望得到资金的进一步追捧。

上海证券分析师表示,创板有传媒、环保两大板块形成支撑,尤其是传媒业,成本相对低廉,居民消费支出增长,同时行业内并购活跃,题材丰富,而市场上屏幕数量的增长也令其空间大增。

融通领先成长基金经理刘格菘也表示,高估值不能成为看空创业板的理由,传统的估值体系已不适用于以互联网为主的创业板,市场是按照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数量进行估值的。

上海赢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成健认为,创业板代表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估值高但趋势无敌,传统行业的转型决心很大。同时,互联网金融、移动医疗等产业利好不断,成为刺激股价不断上涨的动力,而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创业板。从操作层面来看,前期大盘股暴涨时,创业板经过一定的调整,为上涨腾出来空间。

看待创业板如果简单看涨跌可能不太客观,更重要的是放在宏观背景之中。”博时新兴成长基金经理曾鹏称,目前国内的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只要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转型方向的公司,今年以来无论大小盘都在涨,只是创业板可能数量更多而已。其背后的核心逻辑是,是否代表未来产业转型的方向。虽然这个过程中的确出现很多炒作和概念公司,但从产业方向来看,这是转型时期的一种必然现象。

申万宏源指出,短中期来看,在注册制没有正式落地实施之前,创业板仍有望保持趋势向上,反复走强的概率大。而长期来看,未来创业板能否催生出一只只长牛股,还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成长性,取决于其业绩本身。那些盈利能力突出,并能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企业,最终将成长为领先市场的长牛股。而投资者则有望分享到双重收益,既企业本身的盈利收益,以及其市值扩张的收益。

“从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看,创业板目前的涨幅真不算大。”业内人士分析称,以中小板为例,开市至今仅10年余时间,中小板从1000点上升到了目前的6000多点,上涨了6倍多。创业板与中小板相比,具有盘子更小、活力更强的优势,如果以中小板为参照,创业板未来涨到9000多点应该不是问题,那么就还有3.5倍、7000多点的涨幅。

悲观派:创业板存巨大泡沫 高估值站不住脚

当然,市场分歧一直都在,对于创业板,悲观派却非常不看好,他们认为创业板存在巨大泡沫,其高估值站不住脚。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创业板现状存在巨大泡沫,它的2000点相当于主板7000点,相当于日本4万点买股票,相当于台湾1.2万点买股票,非常接近纳斯达克、日本、台湾泡沫爆破前的估值水平,风险巨大。李大霄提醒低风险承受能力者远离创业板,高风险承受能力者最好把创业板资产配置比例降到1%以下。

深圳君赢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王伟臣也认为,未来创业板将面临三重压力:一是注册制,所有公司将面临残酷的筛选和优胜劣汰;二是新三板转板的压力,大量的上市企业会稀释创业板的估值,也会拉低创业板的均价;三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到创业板的竞争中,目前创业板的高估值会站不住脚。

方正证券王沛垠则表示,目前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已经达到惊人的82倍,而主板市盈率才16倍。追逐成长股的市场疯狂变成了击鼓传花式的游戏,一旦下一棒没有人愿意接棒的话,那么创业板的指数将会在高位戛然而止。

而伴随着前期创业板指数节节走高,部分基金经理已选择撤退。“近做了一些调仓,目前仓位更多集中在计算机软件、互联网、军工、环保和医药等板块,减仓主要是为了阶段性兑现收益,减持对象包括金融地产以及一些资本品。“南方某基金经理透露。

上海汇利资产总经理兼投资总监何震也透露,目前逐步落袋为安,“虽然估值没法预期,也没有标准,但感觉点位高了,创业板已进入了风险区,因此在策略上我们比较谨慎,不主动加仓,择机卖出。”

轮动派:牛市轮涨 非风格切换

针对此轮创业板行情,海通证券的观点则提出了另一种看法,海通证券认为,14年11月以来风格对比发生了明显变化,14年11-12月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独领风骚,15年以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一路绝尘。典型的认识是,市场风格切换了2次。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理解,结论可能不同。以14年7月作为行情的起点,因为那时在利率下行、改革加速、稳中求进等作用下,增量资金开始入场。14年7月22日至11月21日市场普涨,风格差异并不明显。

海通证券指出,14年11月21日降息后至12月底,以金融、地产成为市场主力,上证50涨51%,中小板、创业板基本没涨。15年初至今,虽然创业板指涨41%、上证50跌3%,但14年7月22日至今,上证综指、上证50、中小板指、创业板指、中证500、中证800涨幅大体均衡,过去几个月的市场结构和节奏,可以理解为牛市轮涨,而非简单风格切换。

昭时投资合伙人李云峰也表示,去年下半年以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独领风骚,主要是在利率下行、改革加速、稳中求进等因素作用下,增量资金逐步入场。2015年以来,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补涨,虽然市场风格有所转换,但并不明显,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轮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