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北京的名角与戏院

 文化龙乡 2015-03-18


  1、第一舞台。在前门外珠市口,场面宏大,内容亦广,三层楼,约容纳五千人,现多演坤班。以前杨小楼曾逐日在此演唱。
  2、哈尔飞戏院。在西单报子街,原为奉天会馆,现改剧场,外内皆极丽有花园一座,兼食堂,容众约与第一舞台相等,其戏班无定,开幕时系由梅兰芳登台揭幕,亦盛况也

    开明戏院位于珠市口路南,建于1912年,是中日两国合资经营的,当初叫开明戏院,造型和外边门脸都仿照外国戏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孟小冬、号称“评剧皇后”的白玉霜等常在这里演出。擅长诗、书、昆曲的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寒云偶尔在此票演一场昆曲,观众人山人海,路为之塞。


  3、开明戏院。在西珠市口,容众约三千人,有时戏剧之外,兼映电影。
  4、中和戏院。在粮食店,系旧式戏园之改造,现则楼上楼下焕然一新。二十年前谭叫天,杨小楼,金秀山,王瑶卿,陈德霖,水仙花,龚云甫等,各超等名角,多在此演唱,其时戏价仅北京钱一吊四百,(即南方一百四十文)较之现在真有天渊之别。
  5、华乐园。在鲜鱼口,昔为天乐园,今改此名,十年时梅郎未享盛名时,恒与孟小茹等演唱于此,兹则继畹华后者,为程郎,亦与郭仲衡辈,逐日在此演唱。
  6、吉祥园。在东安市场内。自改组后。每一星期尚小云演两日。荀慧生演二日。富连成科班演两日。无戏之日。则演电影。生意亦不寂寞。
  7、广和楼。在肉市。从来为富连成科班所占据。逐日演唱。风雨无阻。票价低廉。而听戏者日日有人满之患。班中人才辈出。昔有雷喜福。康喜寿等。今之马连良。谭富英。等亦本班中学生。最近如叶盛章辈亦复不弱。其所排本戏。紧凑合拍之处。虽老伶工亦难与之抗衡。
  8、广德楼。在大栅栏。虽有时亦约名坤等角加入演唱。而班底则为斌庆社。现在颇享盛名之王少楼,徐碧云,李万春等,皆系该社之出科(即毕业)学生。
  9、庆乐园。在大栅栏。为旧式戏园之最大者。三十年前。谭叫天在中和时。庆乐则孙菊仙为其台柱。现在被一班坤角所占领。去年言菊朋亦偶然在此登台。颇能号召听众。
  10、三庆园。在大棚栏。与庆乐南北对峙。十三年前。俞振庭之父俞菊笙。恒在此演混元盒等联台本戏。极能叫座。其盛况初亦不亚于当年之中和园。现则为张笑影等新剧社逐日表演之地。
  11、天桥之各戏园。席棚木架。简陋已极。为次等以下之听戏所在。往游者亦多系中级以下之人物。戏则梆子为多。而出初茅庐之女伶。颇多在此演习。或者已经过时落伍之中等名伶。亦常借此图一日之饱。如昔日之小马五等。近皆在此出台。计戏园约三座。而燕舞台实为其中之翘楚。余皆不足道也。
  12、城南游艺场。场中虽不止戏园可供娱乐。然仍以旧剧为唯一之号召。往年碧云霞,新艳秋等。皆曾在此享盛名焉。现在虽不及当年盛况。但游人仍不减少。
  13、西单游艺场。创立未久。亦以旧剧为号召。戏园一座。皆演坤班。
  
    “附言”
    北平听戏,价最低廉。以现在言,余梅杨等皆系空前角色,如三人合演于一园,除义务外,至多不过售价二元至三元之间。其余如程尚马高诸名伶,亦不过八角至一元二角而已。其再普通者,仅由二角起码,最贵六角,不能再贵矣。
                         原载:旅行杂志  作者:孙肖泉  刊期:1931年第5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