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忠集·宋周必大撰。

 老包书屋 2015-03-18

 

  宋周必大撰。必大有《玉堂杂记》,已著录。是集即史所称《平园集》者是也。开禧中,其子纶所手订。以其家尝刻《六一集》,故编次一遵其凡例,为《省斋文稿》四十卷、《平园续稿》四十卷、《省斋别稿》十卷、《词科旧稿》三卷、《掖垣类稿》七卷、《玉堂类稿》二十卷、《政府应制稿》一卷、《历官表奏》十二卷、《奏议》十二卷、《奉诏录》七卷、《承明集》十卷、《辛巳亲征录》一卷、《龙飞录》一卷、《归庐陵日记》一卷、《閒居录》一卷、《泛舟游山录》三卷、《乾道庚寅奏事录》一卷、《壬辰南归录》一卷、《思陵录》一卷、《玉堂杂记》三卷、《二老堂诗话》二卷、《二老堂杂志》五卷、《唐昌玉蕊辨证》一卷、近体乐府一卷、书稿三卷、劄子十一卷、小简一卷、其年谱一卷,亦纶所编。又以祭文、行状、谥诰、神道碑等别为《附录》四卷终焉。陈振孙谓初刻时以《奉诏录》、《亲征录》、《龙飞录》、《思陵录》十一卷所言,多及时事,讬言未刊。郑子敬守吉时,募工人印得之,世始见完书。今雕本久佚,止存抄帙。而《玉堂杂记》、《二老堂诗话》等编,世亦多有别本单行者。已各著於录。兹集所载,则依原书编次之例。仍为录入,以存其旧第焉。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为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乾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为韩侂胄指为伪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谥文忠。生平著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为十四卷。
  • ◎ 卷一·居士集卷一
  • ◎ 卷二·居士集卷二
  • ◎ 卷三·居士集卷三
  • ◎ 卷四·居士集卷四
  • ◎ 卷五·居士集卷五
  • ◎ 卷六·居士集卷六
  • ◎ 卷七·居士集卷七
  • ◎ 卷八·居士集卷八
  • ◎ 卷九·居士集卷九
  • ◎ 卷十·居士集卷十
  • ◎ 卷十一·居士集卷十一
  • ◎ 卷十二·居士集卷十二
  • ◎ 卷十三·居士集卷十三
  • ◎ 卷十四·居士集卷十四
  • ◎ 卷十五·居士集卷十五
  • ◎ 卷十六·居士集卷十六
  • ◎ 卷十七·居士集卷十七
  • ◎ 卷十八·居士集卷十八
  • ◎ 卷十九·居士集卷十九
  • ◎ 卷二十·居士集卷二十
  • ◎ 卷二十一·居士集卷二十一
  • ◎ 卷二十二·居士集卷二十二
  • ◎ 卷二十三·居士集卷二十三
  • ◎ 卷二十四·居士集卷二十四
  • ◎ 卷二十五·居士集卷二十五
  • ◎ 卷二十六·居士集卷二十六
  • ◎ 卷二十七·居士集卷二十七
  • ◎ 卷二十八·居士集卷二十八
  • ◎ 卷二十九·居士集卷二十九
  • ◎ 卷三十·居士集卷三十
  • ◎ 卷三十一·居士集卷三十一
  • ◎ 卷三十二·居士集卷三十二
  • ◎ 卷三十三·居士集卷三十三
  • ◎ 三十四·居士集卷三十四
  • ◎ 卷三十五·居士集卷三十五
  • ◎ 卷三十六·居士集卷三十六
  • ◎ 卷三十七·居士集卷三十七
  • ◎ 卷三十八·居士集卷三十八
  • ◎ 卷三十九·居士集卷三十九
  • ◎ 卷四十·居士集卷四十
  • ◎ 卷四十一·居士集卷四十一
  • ◎ 卷四十二·居士集卷四十二
  • ◎ 卷四十三·居士集卷四十三
  • ◎ 卷四十四·居士集卷四十四
  • ◎ 卷四十五·居士集卷四十五
  • ◎ 卷四十六·居士集卷四十六
  • ◎ 卷四十七·居士集卷四十七
  • ◎ 卷四十八·居士集卷四十八
  • ◎ 卷四十九·居士集卷四十九
  • ◎ 卷五十·居士集卷五十
  • ◎ 卷五十一·居士外集卷一
  • ◎ 卷五十二·居士外集卷二
  • ◎ 卷五十三·居士外集卷三
  • ◎ 卷五十四·居士外集卷四
  • ◎ 卷五十五·居士外集卷五
  • ◎ 卷五十六·居士外集卷六
  • ◎ 卷五十七·居士外集卷七
  • ◎ 卷五十八·居士外集卷八
  • ◎ 卷五十九·居士外集卷九
  • ◎ 卷六十·居士外集卷十
  • ◎ 卷六十一·居士外集卷十一
  • ◎ 卷六十二·居士外集卷十二
  • ◎ 卷六十三·居士外集卷十三
  • ◎ 卷六十四·居士外集卷十四
  • ◎ 卷六十五·居士外集卷十五
  • ◎ 卷六十六·居士外集卷十六
  • ◎ 卷六十七·居士外集卷十七
  • ◎ 卷六十八·居士外集卷十八
  • ◎ 卷六十九·居士外集卷十九
  • ◎ 卷七十·居士外集卷二十
  • ◎ 卷七十一·居士外集卷二十一
  • ◎ 卷七十二·居士外集卷二十二
  • ◎ 卷七十三·居士外集卷二十三
  • ◎ 卷七十四·居士外集卷二十四
  • ◎ 卷七十五·居士外集卷二十五
  • ◎ 卷七十六·易童子问卷一
  • ◎ 卷七十七·易童子问卷二
  • ◎ 卷七十八·易童子问卷三
  • ◎ 卷七十九·外制集卷一
  • ◎ 卷八十·外制集卷二
  • ◎ 卷八十一·外制集卷三
  • ◎ 卷八十二·内制集卷一
  • ◎ 卷八十三·内制集卷二
  • ◎ 卷八十四·内制集卷三
  • ◎ 卷八十五·内制集卷四
  • ◎ 卷八十六·内制集卷五
  • ◎ 卷八十七·内制集卷六
  • ◎ 卷八十八·内制集卷七
  • ◎ 卷八十九·内制集卷八
  • ◎ 卷九十·表奏书启四六集卷一
  • ◎ 卷九十一·表奏书启四六集卷二
  • ◎ 卷九十二·表奏书启四六集卷三
  • ◎ 卷九十三·表奏书启四六集卷四
  • ◎ 卷九十四·表奏书启四六集卷五
  • ◎ 卷九十五·表奏书启四六集卷六
  • ◎ 卷九十六·表奏书启四六集卷七
  • ◎ 卷九十七·奏议卷一
  • ◎ 卷九十八·奏议卷二
  • ◎ 卷九十九·奏议卷三
  • ◎ 卷一○○·奏议卷四
  • ◎ 卷一○一·奏议卷五
  • ◎ 卷一○二·奏议卷六
  • ◎ 卷一○三·奏议卷七
  • ◎ 卷一○四·奏议卷八
  • ◎ 卷一○五·奏议卷九
  • ◎ 卷一○六·奏议卷十
  • ◎ 卷一○七·奏议卷十一
  • ◎ 卷一○八·奏议卷十二
  • ◎ 卷一○九·奏议卷十三
  • ◎ 卷一一○·奏议卷第十四
  • ◎ 卷一一一·奏议卷十五
  • ◎ 卷一一二·奏议卷十六
  • ◎ 卷一一三·奏议卷十七
  • ◎ 卷一一四·奏议卷十八
  • ◎ 卷一一五·河东奉使奏草卷上
  • ◎ 卷一一六·河东奉使奏草卷下
  • ◎ 卷一一七·河北奉使奏草卷上
  • ◎ 卷一一八·河北奉使奏草卷下
  • ◎ 卷一一九·奏事录
  • ◎ 卷一二○·濮议卷一
  • ◎ 卷一二一·濮议卷二
  • ◎ 卷一二二·濮议卷三
  • ◎ 卷一二三·濮议卷四
  • ◎ 卷一二四·崇文总目叙释
  • ◎ 卷一二五·于役志
  • ◎ 卷一二六·归田录卷一
  • ◎ 卷一二七·归田录卷二
  • ◎ 卷一二八·诗话
  • ◎ 卷一二九·笔说
  • ◎ 卷一三○·试笔
  • ◎ 卷一三一·诗余卷一
  • ◎ 卷一三二·诗余卷二
  • ◎ 卷一三三·诗余卷三
  • ◎ 卷一三四·集古录
  • ◎ 卷一三五·集古录跋尾卷二
  • ◎ 卷一三六·集古录跋尾卷三
  • ◎ 卷一三七·集古录跋尾卷四
  • ◎ 卷一三八·集古录跋尾卷五
  • ◎ 卷一三九·集古录跋尾卷六
  • ◎ 卷一四○·集古录跋尾卷七
  • ◎ 卷一四一·集古录跋尾卷八
  • ◎ 卷一四二·集古录跋尾卷九
  • ◎ 卷一四三·集古录跋尾卷十
  • ◎ 卷一四四·书简卷第一
  • ◎ 卷一四五·书简卷二
  • ◎ 卷一四六·书简卷三
  • ◎ 卷一四七·书简卷四
  • ◎ 卷一四八·书简卷五
  • ◎ 卷一四九·书简卷六
  • ◎ 卷一五○·书简卷七
  • ◎ 卷一五一·书简卷八
  • ◎ 卷一五二·书简卷九
  • ◎ 卷一五三·书简卷十
  • ◎ 补遗·诗
  • ◎ 附录一·欧阳修年谱
  • ◎ 附录二·先公事迹〈欧阳发等述〉
  • ◎ 附录三·祭文
  • ◎ 附录四·记神清洞
  • ◎ 附录五·居士集序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