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53年就在开封看过王素君、王敬先合演的《陈妙常》,一个反串小生潘必正,一个演尼姑陈妙常,当时她们都刚好20岁,正值青春年华,拿现在的话说,是标标准准的“青春版”。她们的《陈妙常》唱红了开封,当时中国唱片社为她们灌制了唱片(如下图),当年能灌制唱片是一种奢求,一种荣誉。当年从开封街头的大喇叭里,经常能听到这段录音,足见当年她们名声已不小。
![]() 王敬先、王素君当年豫剧《陈妙常》“偷诗”唱片共三张六面,只选用了其中一面
演出时间是2001年,她们都是68岁的老年人了。身体已失去了线条,体态臃肿,但风韵犹在,演帅男靓女的爱情戏虽不似当年,但其味依然细腻、真挚、浓烈。
王素君·王敬先-偷诗-2001年实况
【参考唱词】这是舞台板的“偷诗”一场,与电视版的唱词有些不同。 1、陈妙常: (唱)凤尾琴我抚奏相思一曲,我面前缺少个知音子期。 潘郎他身得病我心悒郁,满腹的衷肠话我诉与谁知? 昼长时愈难耐这般孤寂,裁素简写诗词聊寄我相思。 2、潘必正: (唱)今日里只觉得精神好转,想念着前日事心内不安。 趁姑母颂经文未离佛殿,悄悄地访妙常把心事叙谈。 进房门我这里轻声呼唤,(白:陈姑,小生来了!) (见陈入睡。接唱)又只见妙常她在此睡眠。 (唱)这首小诗露真情,句句打动我的心。 哪有心在此抄经卷,有道是一刻值千金。 再不怕她的嘴儿硬,这诗词与我作证凭啊。 左图是王素君与王敬先《陈妙常》老剧照 (唱)今日我心里有了准哪, 且听我对你说分明。 皆因是青灯闪闪添愁绪, 钟鼓沉沉不忍听。 待要睡却先愁睡不稳, 愁的是黄昏独自展孤衾。 (陈突然寻找自己睡前写的诗笺) (唱)可怜我静中忽然生动念, 偏偏就遇见一个人, 偏偏遇见潘必正, 怎不叫我动凡心。 因此犯下了轻狂病,甘心情愿领罪名。 (唱)这小词却代你说出了心事,又何必在那里故作矜持。 既同心就应该结成连理,莫辜负良辰美景定情时。 姑 母: (唱)可恨必正太荒唐,败坏佛门不应当。 必须送他临安去,免得是非玷红墙。 (2015年3月18日唐小宝初稿于洛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