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念周信芳大师诞辰128周年|三种《文天祥》比较

 cxag 2023-01-18 发布于辽宁
图片

周信芳大师

(1895.1.14~1975.3.8)

在周信芳大师编演的剧目中,《文天祥》有着特殊的地位,所以在1955年出版的《周信芳演出剧本选集》里就收入了该剧。

当年因为抗战爆发,周信芳先生重组“移风社”,在卡尔登戏院上演了一批富有爱国思想、鼓动宣传抗日的《洪承畴》《明末遗恨》《徽钦二帝》等剧,但遭到敌伪禁演,他在舞台两侧挂出了大幅新戏预告,一边是《史可法》,一边就是《文天祥》,但始终未能正式演出。

图片

  1950年5月17日,终于在天蟾舞台首演,报上广告特写明“轰传十年”。此剧为周先生自编、自导、自演,还精心设计了人物造型:揉淡红脸,着红软靠、红蟒、红靴、插红色方靠旗,戴改良新式盔帽。当时与他合演的有黄桂秋先生、姜妙香先生等。

图片
  1951年9月,以华东戏曲研究院华东京剧实验剧团为班底,在大众剧场再度演出。1955年在北京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五十周年的活动中演出,并到东北等地巡回演出
图片
目前周信芳先生本人的录音资料有以下几种,我们可以作一些比较:
1、1955年的北京实况和电台录音
1955年在北京举行“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天桥剧场演出的《文天祥》实况录音保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4年纪念每“梅周一百周年诞辰”时中华文艺音像联合出版社出版的磁带包含“金殿”和“就义”两场的选段。

图片

同时,1955年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全剧的静场录音,时长为3小时40多分钟,也是我们能听到的最完整的一个版本,已经制作了音配像。
2、1956年的上海实况录音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保存有1956年2月22日在上海人民大舞台演出的实况,但不是全剧,总共只有1小时50分钟。目前我们能听到的只有其中【反二黄原板】唱段,由上海音像公司出版了磁带和薄膜唱片。

图片

1956年,拍摄的电影《周信芳艺术生活》和《宋士杰》全剧,其中包含多个剧目的片段,有《文天祥》的一点点记录,只有几句念白

3、1958年中国唱片厂录音

中国唱片厂录制了《文天祥》的选段,目前在开盘带里可以听到“就义”一场的【反二黄原板】和【散板】唱段,但正式出版的密纹唱片里只包含【散板】。

图片

1955年
图片
周信芳、何毓如演出剧照
图片

周信芳、穆静娴演出剧照

图片
图片
图片

周信芳、穆静娴演出剧照

图片

周信芳演出剧照

1956年
图片
周信芳、汪志奎演出剧照

图片

1956年《文天祥》片段

周信芳、汪志奎  演出
1958年
图片

周信芳、穆静娴演出剧照

图片

周信芳演出最后亮相剧照

几种《文天祥》比较

  《文天祥》是一出大戏,全剧有文有武,唱念做打十分吃重。在处理上饶有新意,就以“五坡岭”一场来说,唱昆曲曲牌,唱、念、武打并重,而且扎大靠,靠旗是方形的。念到“空坑一战”,一个特殊的“鹞子翻身”,又冲又新奇,又正好点出人物的激忿心情,台下为之轰动。

图片

  在最后“就义”一场,周信芳先生采用了平时“麒派”很少运用的【反二黄】唱腔,【原板】娓娓道来,历数前朝的忠臣榜样,【散板】则是两次翻高,打破了“麒派”一般的唱法,更显得慷慨激越。

  我们这里就比较一下【反二黄】的各种版本,其中【原板】有三个年份的四个版本,唱词出入比较大,现在舞台上一般都会选用“音配像”的版本(1955年全剧静场录音),但实际上其他版本也是各有特色,尤其是唱片版本的唱词多了两句“颜杲卿断舌根骂贼身丧,张巡许远死守睢阳”,而原剧本里确实是有这两句的。
图片

  从以上的表格中,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前后两种静场录音版本的唱词相对来说也是比较接近,都有“最可叹”“可怜他”等字句,最后一句都有“浩然正气”四个字;而中间两个实况版本的唱词比较接近,都没有“最可叹”“可怜他”等字句,最后也都没有“浩然正气”四个字。

  这四个不同的版本,总体上唱腔风格是一致的,但细节上有很多不同,大家可以仔细琢磨。最后的四句【反二黄散板】,我们通过三种版本可以听出,唱片版本唱得最神完气足,比如“悲怆”“激荡”“日月”等处。
图片

  虽然《文天祥》这出戏不像《追韩信》《四进士》《徐策跑城》等麒派代表作那样耳熟能详,但这出戏里的很多唱段都很有特色,期待更多的麒迷们去细细探究。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