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控制中蜂囊状幼虫病

 为易所为资料馆 2015-03-20

  中蜂囊状幼虫病(简称中囊病)是一种来势猛、病期短、传播快的急性病。蜂群一经染上,难以救活,尤其对蜂王与工蜂摧残特别严重。大部分蜂群忍受不了这种残酷的煎熬,当蜂群幼虫死亡率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弃巢逃跑,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死亡的厄运。其间,蜂农采用药物治疗,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效果也不明显,甚至无效。隆回县雨山铺镇中心学校师生在养蜂实践中,探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现简介如下。

  1.培育杂交蜂王,能控制中囊病 中蜂杂交王的培育很简单。首先应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强群作为培养对象。蜂农也可以互相合作交换王,不过两蜂场之间的距离要远一点,必须在8公里以外,才能发挥杂交的优势。利用远处的王台作母群,自己培育雄蜂作为父群,将二者进行杂交,就能提高抗病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交尾期间,要控制伪劣雄蜂及发病群雄蜂与杂交群蜂王进行交配,否则,会影响蜂王质量。杂交蜂王群不但抗病、抗巢虫能力强,而且产蜜量也会显著提高。

  2.冬季培育蜂王,能抵抗中囊病 冬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蜂群越冬期缩短,江南中蜂强群不必要包装即能安全过冬。此时培育蜂王,利用强群造台或者急造王台,王台出房应在当地开野菊花之前,最迟应在枇杷花期结束。蜂王交尾期间若无雄蜂,也可以与野生蜂交配,交尾成功后同样能抵抗中囊病,虽然此方法成功率要稍低些,但最适宜在山区试用。

  3.科学处置发病蜂群,能告别中囊病 中囊病的病灶长期隐藏潜伏在蜂群内,受气候、环境、蜜源等因素的影响,随时有爆发的可能性。发病轻者能自愈,重者则会死亡。当蜂群发病率为20%左右时,应立即除掉蜂王,再从无病群中抽出一块质量好的卵脾,用快刀割去巢房1/3,然后放入有病无王群内。对病群要做到蜂多于脾进行育王。在育王期间,若外界无蜜源,则要饲喂糖,应连续不断地进行,直至王台封盖为止。蜂王出房后,在交尾期间若外界亦无蜜源,也应适当喂些糖,以确保蜂王质量。蜂农这样培育出来的蜂王群,不但能从此告别中囊病,而且具有极强的抗拒幼虫病的能力。长此以往,中囊病便一去不复返,从而提高中蜂质量和产蜜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