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百九十九篇《说文》壐是本字考古确证人类玺印启始5千年前泥土制作《晏子》得见汉简汉初传

 文化龙乡 2015-03-21

                           第一百九十九篇  《说文》壐是本字  考古确证人类玺印启始5 千年前泥土制作

                                                    《晏子》得见汉简  汉初传文平仲批评儒术言简意赅事实不假

       毋庸置疑,诸如《管子》、《晏子春秋》、《楚辞》、《论语》、《礼记》,等等,是战国时期的学士们,依据家族得以保存下来的卿大夫家族史《记》之零星散碎片段,纂辑而成,既是真实的史话史料篇段汇聚,流传中不可避免形成产生有残缺;抄错;补讹;误解;错释;后人引入文句;夹注成为正文;甚至是后世人们的评说、注疏、观念,亦被谬作正文;等等的情况。不过《吕氏春秋》虽然也称为“春秋”,却不是吕不韦家族的史《记》,而是吕不韦聘请“门客”,对当时众家“学术”的汇集概括之言,是个大杂烩,是吕不韦为秦国引进,战国时期相对比较先进的齐鲁文化与中原文化而已。

       毫无疑问,诸如《晏子春秋》等等的先秦文籍,司马迁无不是烂熟在心,其中包括有早已经大量亡佚失传,为《汉书·艺文志》里记载的13269卷书籍的原本,即刘向刘歆等等校书时的原有书籍善本。在当时,大多数是由民间搜集整理的书籍,献至朝廷之后,原本由太史令收藏于皇家府库,抄写的副本,供朝廷大臣们阅览。司马迁因为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在青少年时期有机会得以饱览烂熟心中。很遗憾,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对晏子谏阻齐景公聘任孔子的事情,没有按照《晏子春秋》记说的情况讲述,却是以儒家学派弟子的传言而记说。故而《史记·孔子世家》里的讲说,与《晏子春秋》所言的历史真相,存在有一些差异。再者,汉墓中发现到的侥幸得以保存下来的汉代竹简,与今传《晏子春秋》里记载的情况,也是存在有一些差异。应该说这种事情毫不奇怪,古文籍从汉代至今约2千年流传过程中,产生出传抄错误,因为文字残缺被补讹,理所当然。故而汉墓竹简的记载,无疑才是真正史实。

       鲁昭公二十年,即公元前522年,齐景公此前闻悉鲁国大夫中泥,颇有学识,在鲁国访问见到中泥时,便询问他:地处偏僻西方的秦国,在周宣王时候,还只是地方不足50里的附庸小国;为什么到秦穆公时,居然能够成为威震西方的伯主?对于中泥的回答,齐景公十分满意高兴。当中泥到齐国被高昭子聘为家臣,经高昭子向齐景公引荐说:中泥请求能够获得国君您接见。本来,中泥身为下大夫,这样身份的人员,在齐国多的是,国君一般不会接见由国外来的普通一个下大夫。一来齐景公先前对中泥印象不错;二是高昭子是齐国卿,由他引荐求见;三加上听说中泥学习《韶》乐时,废寝忘食,精神可嘉;于是接见了中泥。因为谈话中对于中泥所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政,在节。财”,很符合于自己的意愿,于是齐景公“将欲封之。以尔稽。以告晏子”。即是与晏子相商量,这样做妥善否?对此,一般解释说:齐景公想将“尔稽”地名的土地,封赏赐给中泥。这是错误,理由是当时只有王,才有权利将某一处土地,“封”给国君,成为该国君子子孙孙得以世袭传承的产业。然而国君不可能,也绝不会将自己的领地,“封”给予卿或者大夫。国君只能是将某一块土地上的井田之“公田”收获,作为卿或者大夫职务的俸禄,给予某位卿或者某位大夫获取,一般是将这些农户们,归属该位卿或者大夫直接派人管理,被称为“食邑”。食邑,只是井田的“公田”收获,归属其卿或者大夫所有,也包括这些农夫们的无偿“劳役”。但是田地的所有权,以及对这些人员的“统治”权力,仍然是属于国君。卿或者大夫一旦失去现有职务,食邑便被国君收回,其卿或者大夫,也就不再拥有。所以,解说齐景公“封”给中泥尔稽土地,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那么汉墓竹简记载“将欲封之”的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呢?其实这个“封”,是为“策立”孔子成为齐国的一个家族,这样孔子身为家族长,也就成为是齐国贵族中的一员。只有这样,孔子才具有齐国贵族身份,才能够获得被聘任为齐国国君属下的岗位职务。非此,孔子只是鲁国贵族下大夫,只能够被齐国的卿或者上大夫,聘为必须具有大夫爵位的自己家臣,是不能够被聘担任齐国国君属下的岗位职务。原因很简单,齐国与鲁国虽然有时友好,互为姻亲,但是也经常互相战争不断,自然绝对不能够聘任敌国的大夫,担任本国要职。唯有敌国的叛臣,被接纳成为本国贵族身份之后,才得以被任用,《左传》里就有许多这样的实例,可以说明不是叛臣逆子,是不可能被敌对国家接纳和任用。

       再讲“以尔稽”,李万寿先生注释②说:“尔,通玺。”《汉语大字典》“璽(即玺)”字解释说:“②印章。古时,尊卑通用。自秦以后,惟帝王印,称璽。《说文·土部》:‘壐,王者,印也。璽,籀文,从玉。’《广雅·释器》:‘印,谓之玺。’王念孙疏证:‘卫宏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杜预注:‘玺,印也。’孔颖达疏:‘周时,印已名玺。但,上下通用。’”又,《汉语大字典》“稽”字解释说:“3、贮存;囤积。4、考核;调查。《广雅·释言》:‘稽,考也。’5、治理;管理。《玉篇·稽部》:‘稽,治也。’6、计算;核查。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稽,假借为计。’7、计较;责难。8、计议;议论。9、至;及。10、相合;相同。《广雅·释诂二》:‘稽,合也。’又《释诂四》:‘稽,同也。’又《释诂三》:‘稽,当也。’王念孙疏证:‘稽者,《玉篇》:稽,计当也。……合,即计当之意。……当顺古之道也。’12、通‘楷(kai)’。法式;准则。13、通‘指(zhi)’。意旨。”

       据此可以知晓,“以爾(简化体尔)稽”并不是将尔稽名称的一块土地,封赏赐给中泥,即孔子。《晏子春秋·外篇·仲尼见景公》里“爾稽”,爾是“壐”字残缺了土。顺便一说,如许慎《说文解字》言,壐字乃是玺的正体字,就是现今所谓印章,籀文即大篆,是为璽。依据国外考古发现,不仅今伊拉克乌尔遗址,约4100年——4000年之前前后的乌尔第三王朝王陵中,有着青金石制作的圆筒印章。时间约5100年——4900年之前,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杰姆代特奈斯尔文化,亦发现泥制陶质“呈圆柱形或塑成人和动物形象”的印章,尽管“图案和制作都比较粗糙”,数量则稍多。(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乌尔城址”、“杰姆代特奈斯尔文化”词条)由此得以证明,人类印章最初形成产生出来,都是泥制陶质,并且时间是上溯到5千年之前前后的人类酋邦社会历史时期阶段。虽然我国上古5000年——4000年之前的考古遗址,尚未发现有泥质或铜质或玉质印章,依据于两河地区、尼罗河流域、西亚地区、环爱琴海地区、印度次大陆、东方我们中华,上古历史发展进步过程,都是基本类同,我们中华的印章,也应该是形成产生于5千年之前前后的酋邦社会时期,同样最初是为泥土制作出。这也就是《说文·土部》“壐”字本字下部是为“土”,而不是“玉”,籀文下部才是为“玉”的缘由所在,亦即壐最初是由泥土制成。后来才使用玉制作印章,故而壐字下部的“土”字,后来才演变成为“玉”字,即璽,又被简化成为玺。在先秦,壐只是印章涵义,秦汉之后,壐则成为皇帝印章的专用字。

       这样终于弄明白,爾稽原本乃是“壐稽”,其不是地名,实际是为《周礼》中残缺亡佚的一个岗位职务,职守是保管国家印玺,并且稽查验证外交往来中“印鉴”的真伪。就是说先秦时期,人们虽然将文字记录在竹简或木牍上面,但是在诸如外交等的重要事件中,还必须将文字写在布帛上面,盖上印鉴,作为外交文书或者外交使者身份等的“凭信”。自然是每个国家都必须有这样一个岗位职务,负责保管国家的印玺,以及稽查验证外交往来中的印鉴真伪。虽然职位不高,一般国家是下大夫,周王那里是中大夫,却是接近国君身边,知晓重大事情,国君亦可随时向其咨询。这一职务即称谓玺稽,原义就是保管国玺,稽核印鉴。可惜今传《周礼》中残缺这一职务。齐景公因为比较满意高兴中泥,意欲“策立”中泥成为齐国贵族后,让他担任此职务,亦即“以壐稽”。齐景公把自己这一想法告诉晏子,听取晏子有什么意见,这才是历史真相。

       顺便插入说一句,上古有关玺事情的记说极少,《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有一例,说:“夏,四月。……公还,及方城。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曰:‘闻守卞者,将叛,臣率徒,以讨之。既,得之矣。敢告。’公冶致使。而退,即舍。而后闻取卞。公曰:‘欲之,而言叛,祗见疏也。’公,谓公冶,曰:‘吾,可以入乎?!’对曰:‘君,实有国,谁敢违君?’公与公冶冕服。固辞。强之,而后受。公欲无入。荣成伯赋《式微》。乃归。五月,公至自楚。公冶致其邑,于季氏。而终不入焉。曰:‘欺其君,何必使余?’季孙见之,则言季氏,如他日,不见。则终不言季氏。及疾,聚其臣,曰:‘我死,必无以冕服敛,非德,赏也。且,无使季氏葬我。’”其中的“玺书”,一般解说为用封泥加盖印章的书信,应该是误错。当时还没有发明出纸张,主要是在竹简或木牍上面用刀刻字,不可能成为用封泥加盖印章的书信,从内容上讲,也是无需保密事情,更是不必要用封泥加盖印章呈交。只是秦汉实行郡县制之后,大量公文为了不被邮差与吏役知晓其内容,才会形成出木盒加泥封发送公函。事实应该是:鲁襄公到楚国参加楚康王葬礼,以及郏敖继承王位典礼之后,返回到达方城,按照礼法,身为执政正卿季武子,应该是亲自到边境外的方城,迎接鲁襄公回至国都。可是季武子当时正率领军队攻伐卞城,战事在身,于是派遣自己家臣×邑宰公冶为特使,前去方城问候并迎接鲁襄公回国。如果派的是鲁国卿或大夫,他们是国君臣子,身份自明,无需开具身份证明。然而季武子在前线,来不及发函再至国都派遣他人,因而派身边的公冶代表自己前往。公冶即刻动身,尔后季武子发现不妥失礼,公冶是自己家臣,就在布帛上面书写公冶是代表自己,慰问并迎接鲁襄公回国,盖上季武子即季孙宿印章,派人追赶交付给公冶,并且让公冶向鲁襄公说:因为闻悉卞城人将要叛乱,季孙宿率领军队前往讨伐,既而可取得卞城。以此报告国君知晓,请国君无虑。

       公冶到方城,先呈交自己的使命文书,慰问鲁襄公时,报告上述情况。可是因为既字有既而,则即刻、不久;又有既已,亦即已经完成;两种涵义。公冶理解错误,说成已经取下卞城。事情完毕退下,歇宿。次日又有使者专程来到方城报捷说:季孙宿获取卞城。鲁襄公听了很不高兴,说:(季孙宿)想要获得功绩,就说卞城人将要叛乱,可见他没有把我置于他的心目上面。学者们一般是将“祗见疏也”句,解说为“只能是疏远我”,这种说法是错误。理由在于当时“礼法”规定,对于本国任何家族或家族长的诛灭,必须是由国君决策。只有在某个家族公然叛乱,国君又不在国内时,执政正卿才能够派人向国君报告的同时,调遣军队讨伐。既然只是“守卞者将叛”,而尚没有叛乱,按理季武子应该先请示报告,经鲁襄公允准之后,才可以讨伐守卞者。鲁襄公对季武子越俎代庖直接率军讨伐,很是不满,“祗见疏也”,当是鲁襄公批评季孙宿没有把自己放在心目上面。随后的“公,谓公冶,曰:‘吾,可以入乎?!’”也不是疑问句,乃是怒斥性的责问句,正因为公冶是季孙宿特使,鲁襄公才会反问他,我还能不能够回国去?!公冶于是回答说:国君您是国家主宰,谁敢违背您的意愿呢?!鲁襄公听了转愤怒为高兴,赏赐给公冶礼冠(公冶只是下大夫,冕只能是下大夫戴的礼冠,非是国君戴的旒)与礼服一套。公冶再三谢绝不要,作为特使没有功劳收受如此贵重赏赐。在鲁襄公强勉下,公冶才接受。鲁襄公因此不想回鲁国,意欲待在方城,等待季孙宿亲自迎接自己回国。伴随鲁襄公到楚国去的荣成伯见此情况,于是吟颂《国风·邶风》诗句:式微式微,胡不归?鲁襄公听了,才决定启程。五月,回入曲阜。

       随之,公冶将自己主管的邑,退还季武子,此后始终不进入季氏府中。有人问他原由,他说:欺骗国君的差事,何必派遣我为使者。实际上乃是公冶将“既”字理解错误,向鲁襄公报告说错了。但是客观上成为公冶向鲁襄公说了谎话,在当时,欺骗国君可是极大罪过,令公冶非常羞愧和愤恨。季武子知晓此情况后,几次召见公冶,想向他解释误会缘由,挽留他继续担任邑宰。当时有下大夫爵位而没有相应岗位职务的家族长,获取不到16份井田的“公田”收获俸禄,这可是16个劳动力一年的很可观收益。可是公冶每每推脱自己有事故,改为他日相见,却是直到死也没有去与季武子会见。公冶患病沉重时,召集属下说:我死后,必须不用国君赏赐我“冕服”敛葬,这不是我因功德获得的赏赐。并且不要接受季武子赐给我敛葬物品。可见2500多年前古人的耿直精神面貌。

       再回到晏子评议孔子的话题,晏子回答说:千万不可以这样做。(即晏子对曰:不可)中泥和他的弟子们:平常穿着宽松肥大的礼服,始终自然温和顺从,这种性情不可以用来教导庶民们,都学习这样做;(即彼:浩裾,自顺,不可以教下)他们喜好音乐,提倡对庶民宽容,减缓对百姓强令索讨,这样人员是不可以担任直接管理、挟制庶民的各级小头目;(即好乐,缓于民,不可使亲制)他们总是希望能够拥有重大使命,建立功业,办理事务多会糟糕失败,不能够担任统领主管的职守;(即立令,而殆事,不可使守职,立令就是受命立令)他们崇尚厚葬,为亡故亲人守丧三年,破费民众钱财,影响民众正常生产劳作与生活,不可以要民众们都这样做。(即久丧,而循哀,不可使子民)故而,意欲改变当前已有的服饰,增加社会人际交往的礼节仪容;不可以如此导引民众,使百姓们驯化这样作为。(即故,易于服,勉于容;不可以道众,而驯百姓)自从姜太公亡故,后来周王朝衰落,诸侯们权势增大,领地扩张。而百姓们日常生活中,礼仪日渐淡薄简化。只是在重要庆典或祭祀活动时候,才会举行隆重繁缛的歌舞与音乐表演。然而社会风俗和道德准则,却是渐渐衰落。(即自大贤之灭,周室之卑,威仪加多。而民行,滋薄。声乐,蘩充;而世德,滋衰)

       现今孔丘,倡导穿着节日盛装整齐服饰,蛊惑百姓庶民们;用弦乐、鼓声、舞蹈、歌唱等,吸引招收弟子,授以文化知识;以繁缛的登台、降阶种种礼仪,快步急趋、奔跑等节奏,吸引民众观看。(即今孔丘:盛为容、饬,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趋翔之节,以观众)孔丘虽然博学,却不能成为世人的仪表;劳苦敏思,则不能够弥补庶民们的生活艰难;积日累月,不能使其教诲讲述完毕。学习满了一年,还不能够通达运用其所教授的礼仪规范;积聚了财物,也不知晓怎样享受快乐。(即博学,不可以仪世;劳思,不可以补民;累雠,不能殚其教。当年,不能行其礼;积材,不能谵其乐。注:《汉语大字典》“雠”字解释说:“①对答。②相等;类同;俦匹。③应验。④符合;适当;⑦付给;酬偿。⑧校勘。⑨施行;运用。11通‘稠’。多次;屡屡。可以说明“累雠”,应该是与“当年”相对应,确切涵义是为积日累月)利用繁缛规范的礼仪,降阶登台的形式,企图牟取当世国君们的喜爱;通过盛大典礼,歌声舞蹈音乐,诱惑愚昧的庶民们羡慕。(即蘩饬,降登,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愚民)实际上他们的作为,不可以的成为世事准则;他们的说教,不可以引导民众们模仿。(即其道,不可以视世;其教,不可以导众)现今,国君您要封中泥成为齐国的家族家族长,还想让齐国民众学习他们,改变齐国原有的习俗,是绝对不可以这样做。(即今,君封之,移齐俗,非)臣下我这样说的理由是:用以指导我们齐国民众们的行为标准,只能够是由姜太公等等先祖们,所制订的章法,和代代传承下来的习俗。(即所:以导国,先民也)齐景公听了,说:讲得很好!之后,对待中泥,仍然以嘉宾礼仪相待,留其在齐国。饮食、日用所需,照例供给,恭敬,却不再亲近。即使中泥频频要求接见,偶尔接见中泥,也不在谈论治国之道。后来,中泥便离开齐国。(即公曰:‘善!’于是,重其礼,而留。其奉,敬。见之,不问其道。中泥乃行)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银雀山汉简”词条所说,1972年在今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发现下葬于约公元前140年——前118年,和约公元前134年——前118年,即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初期的1号、2号墓葬,共有4942枚竹简或木牍,以及数千的竹简残片。其中虽然有“《晏子》共16章,散见于传本8篇之中”,与今传《晏子》215篇相比较,只是零星篇段而已,但却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前的传世文篇。通过以上解析,我们终于可以弄明白,齐景公为什么会满意孔子的政见,意欲策立他成为齐国贵族,聘用他为保管国玺与印鉴的职务,以便不时可以咨询于他。然而却遭到晏子的极力反对,由晏子讲述说明,晏子所言不仅很有道理,亦是历史事实不错。可是晏子的非议言语,很不利于儒家,故而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渐渐地被传讹或者被曲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