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百一十二篇膳大夫主管后宫朝廷日常饮食甸师供应食材庖人加工熟食酒酿制头领酒人浆人专做

 文化龙乡 2015-03-21

                          第二百一十二篇   膳大夫主管后宫朝廷日常饮食    甸师供应食材庖人加工熟食

                                                    酒酿制头领酒人浆人专做饮料    水浆醴涼医酏 6 种饮料新考

       除了宰大夫、大仆、大府、玺印、大史、大行人、大司乐、大胥,等是为冢宰隶属下“部门”职务,还有膳大夫和墓大夫,也是冢宰隶属下“部门”职务。

       膳大夫不仅负责国家国君每次祭祀活动所需的各种食物,如牛、羊、猪,谷物,鲜果,醴酒;君王、王后或小君、君王妻妾,以及后宫所有人员的饮食;还包括朝廷大臣、朝廷工作人员、大臣随从们的饮食;此事不能不重要,不可小觑,故而当是由冢宰隶属下的一个部门,由“中大夫”爵位主管。据《周官·冢宰》记载,其隶属下有:甸师、庖人、酒正、医师,4个“分部门”。其中甸师负责食材供应,主要是管理国君菜圃、果园种植,饲养家畜、家禽,提供祭祀所需,和后宫与朝廷以及卫队一年四季所需食用的蔬菜、瓜挂蓏、果实、家畜、家禽。甸师属下还有兽人、渔人、鳖人、腊人,兽人负责收取生活居住在山区猎户们,上缴的山珍野味,包括野兽、飞禽、树林里采集的果实、菌类,等等;渔人负责收缴生活居住在湖泊地区渔民们,上缴的鱼类和水生师物,如菱、藕、莲子,等等;鳖人负责收取生活居住在沼泽地区,上缴的鳖、龟、蛤蜊等的水生或两栖小动物;腊人负责将动物肉块或内脏用盐腌后,晒干,或用烟将肉块熏成肉干。

       庖人负责将食材加工成为食物,属下又分有内饔、外饔、亨(烹字残缺)人。内饔,是专门供应后宫里所有人员的伙食;外饔,是专门供应朝廷所有人员的伙食;烹人就是掌勺厨师的头目,是关系到君王和他的妻妾、子女,以及卿、大夫们的食物,是否可口美味的关键所在,自然是重要的岗位。《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公膳,(此处残缺‘子’)日双鸡。饔人窃更之以鹜。御者知之,则去其肉,而以其洎馈(馈应是溃误讹)。子雅、子尾怒。”这是先秦古文籍里唯一得以幸存下来,有关于朝廷工作餐事件的实例证明,其中“饔人”,就是《周官》里说的“外饔”职务者。至于由双鸡与鹜,从而引发出齐国执政正卿庆封及其家族,被杀被驱逐出齐国事件的详细情况与来龙去脉,请见第212篇附文:《因工作餐引发子雅子尾谋杀庆舍,驱逐庆封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真相》。

       酒正属下有酒人、浆人、凌人、笾人、醢人、醯人、盐人、幂人。酒人负责酿制酒;浆人负责制作“水、浆、醴、涼、医、酏”6种饮料。有点遗憾的是,由于战国时期,特别是6国称王之后,《周官》已经不再是这些国“王”们必须遵守奉行的规范准则,他们完全可以自行其是,任意地进行对国家的统治形式。又经过秦始皇“书同文”,致使文字由原先十几个至几十个涵义,被演绎成为单一性涵义,再加上字与字之间通假借代,导致文字含义凌乱错讹。到汉代之后,《周礼》里这种“水、浆、醴、涼、医、酏”6种饮料,它们各自究竟是为什么?成为语焉不详。尤其是汉代及汉代之后的一些文字学大师们,对于它们的考释,亦是产生有种种混淆错讹。故而,有必要对它们详细考释。

       首先说水,作为“6种饮料”,并且主要是供给君王和他们的妻妾与子女,以及有卿、大夫身份的贵族饮用,肯定不会是平常的河水、井水、塘水、湖水,等等普普通通的水,这些普普通通水,乃是包括士、庶民、奴隶在内,所谓侍从、仆人、婢女、奴隶们喝的。但是既然被称说为“水”,就必须是单纯未添加有任何其它物质,具有原始属性的“水”。上古人们还不知道雨水和露水的形成产生原理,因此将搜集到的雨水,特别是露水,经过沉淀净化后,被视作是一种比较珍贵的饮料,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也就是我国古文籍里多会提及到,必须用雨水或露水作为特殊用处“水”,其因由所在。

       其次说浆,《汉语大字典》“浆”字解释说:“①古代一种酿制的微带酸味的饮料。《说文·水部》:‘浆,酢浆也。’朱骏声通训定声:‘今,隶作浆。’郑玄注:‘浆,今之酨浆也。’孙诒让正义:‘案:酨、浆同物,累言之,则曰酨浆,盖亦酿糟为之,但味微酢耳。’②水。《字汇补·水部》:‘水,亦曰浆。’③较浓的汁液。《广韵·阳韵》:‘浆,浆水。’《字汇·水部》:‘浆,浆水,米汁相将也。’”《汉语大字典》“酢”字解释说:“(一)cu ①调味用的酸味液体。也作‘醋’。颜师古注:‘大酸,谓之酢。’《说文·酉部》:‘酢,醶也。’徐锴系传:‘酢,今人以此,为酬醋字,反以醋为酒酢,时俗相承之变也。’段玉裁注:‘酢,本酨浆之名,引申之凡味酸者,皆谓之酢。……今俗皆用醋,以此为酬酢字。’朱骏声通训定声:‘酢,亦曰酨,经传多借为酬酢字。今酢、醋二字互譌,如穜、锺之比。’②酸味。(二)zuo ①客用酒回敬主人。《广韵·铎韵》:‘酢,《仓頡篇》云:主答客,曰酬。客报主人,曰酢。’郑玄笺:‘进酒于客,曰献。客答之,曰酢。’②应对;报答。《尔雅·释诂下》:‘酢,报也。’郭璞注:‘此,通谓相报答,不主于饮酒。’③报祭。④通‘作’。制作。⑤通‘诈’。欺诈。”《汉语大字典》“酨”解释说:“(一)zai ①醋。《说文·酉部》:‘酨,酢浆也。’徐灏注笺:‘醯,为酢浆之本名,酨,亦为酢浆。今则二名并废,而以其味为其名。又易酢为醋矣。’《广韵·代韵》:‘酨,醋也。’②古代酒的一种,酿糟为之,略带酸味。《玉篇·酉部》:‘酨,释米汁也。’(二)zui 浆属。《集韵·至韵》:‘酨,浆属。’”《汉语大字典》“醶”字解释说:“(一)yan 醋。《说文·酉部》:‘醶,酢浆也。’《广韵·释器》:‘醶,酢也。’(二)xian 卤味;卤。《集韵·咸韵》:‘醶,卤味。’《五音集韵·咸韵》:‘醶,卤也。’”《汉语大字典》“醯”字解释说:“①醋。《说文·皿部》:‘醯,酸也。’《玉篇·酉部》:‘醯,酸味也。’”

       笔者之所以将《汉语大字典》搜集的这些解说,全部撷取抄录于此处,是为了使读者能够弄明白,汉代之后文字学大师们,将浆、酢、酨、醋、醶、醯,皆释说是为“醋”。显然,这些说法存有在错讹,理由是上古先民们,绝对不可能对于同一的物质,使用6个字所指。这正是秦始皇“书同文”,文字涵义被简化和通假借代,从而导致汉代文字含义凌乱、混淆、错讹的实例。

       最为重要的是,“《说文·水部》:‘浆,酢浆也。’……郑玄注:‘浆,今之酨浆也。’孙诒让正义:‘案:酨、浆同物,累言之,则曰酨浆,盖亦酿糟为之,但味微酢耳。’”将浆,解说是为酢,即醋。可是将作为一种饮料,而醋,只能作为食物的 “佐料”,并且是只能够少量食入,会促进人们的食物消化机能。但是醋绝对不能够象饮料一样,一次性大量地喝入胃内,那样会严重破坏胃内胃液原有酸性状态,造成对胃器官强烈伤害。由此得以知晓,浆字原始原本绝不是酢或醋。那么上古先民们的“浆”字,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其实早在3千年以前,上古先民们或者是因为爆发洪水,或者是由于下大雨房屋漏水,贮存的豆子被水浸泡,尔后人们使用碾压谷物的石磨,将被水浸泡过的豆子磨一下,发现豆子变成浆液,再通过沉淀,或者用细密网眼筛子过滤,将其中渣滓除去,成为类似水的一种饮料,即称之为“浆”。就是“《字汇补·水部》:‘水,亦曰浆。’……《广韵·阳韵》:‘浆,浆水。’”解说的浆。至于“《字汇·水部》:‘浆,浆水,米汁相将也。’”其“米汁相将也”的将,应训为浆,原本是指米煮开后获取的汤汁,俗称米汤,虽然可以喝,早先以前民间多用作衣服、床单洗净后,泼洒一些米汤,晒干后会衣服、床单会表现得挺拔,亦称为“浆”水和“浆”衣服。其实这只是“浆”字的假借使用和“代称”,不是“浆”字原始原本涵义。这种米汤变凉后,会成为“糊”状,不再是液体,亦即应该称作“糊”,非是为“浆”。而豆汁变凉后,仍然为液体,豆汁才是“浆”字原始原本涵义。

       不妨顺便一说:依据“《广韵·铎韵》:‘酢,《仓頡篇》云:主答客,曰酬。客报主人,曰酢。’郑玄笺:‘进酒于客,曰献。客答之,曰酢。”可以说明“酢”字原始原本涵义乃是指:宾客在酒宴上向主人回敬酒。至于郑玄说的“进酒于客,曰献”,则是指宾客身份比主人高一个等级,如卿宴享公级国君;大夫宴享卿(公级国卿具有子级国君身份,比大夫高一等级);公级国君宴享王。主人与宾客身份平等,则是称为“酬”。主人身份高于宾客,乃是称为“赐”,如果是因为有功劳而赐给,便称之为“赏”。同样,依据“《玉篇·酉部》:‘酨,释米汁也。’”即所谓“古代酒的一种,酿糟为之,略带酸味。”以及“《集韵·至韵》:‘酨,浆属。’”可以说明“酨”字原始原本涵义乃是指:利用酿糟加以佐料再次酿化出来略带酸味的低劣酒,是在喜庆节日,盛大典礼时,赐给奴仆、奴婢、奴隶们喝的。再有,依据“《集韵·咸韵》:‘醶,卤味。’《五音集韵·咸韵》:‘醶,卤也。’”可以说明“醶”字的原始原本涵义乃是指:带有一点酸味的卤汁。总之,只有“醯”字,才是上古“醋”的唯一原始原本之字,而醋字,如清代段玉裁所言,则是“醯”字的俗称。

       其次说醴,《汉语大字典》“醴”字解释说:“①甜酒。《说文·酉部》:‘醴:酒,一宿熟也。’《玉篇·酉部》:‘醴,甜酒也。’②甜美的泉水。《玉篇·酉部》:‘醴,醴泉。美泉也,状如醴酒,可以养老也。’”据此可以说明,醴字原始原本涵义,乃是如“《玉篇·酉部》所说:‘醴,醴泉。美泉也,状如醴酒,可以养老也。’”实际就是指略带有一点甘美味觉的矿泉水,亦就是矿泉水的原始原本最早称谓。后来人们将有着“甜味”的粮食酒,借义称之为“醴酒”。“《玉篇·酉部》:‘醴,甜酒也。’”正是来源于此。至于“《说文·酉部》:‘醴:酒,一宿熟也。’”应该是《说文解字》在传抄过程中,产生出了错讹,理由很简单,利用粮食酵化酿成甜酒,是普通家庭都可以自行制作出,但是绝不会一夜之间就完成酵化的整个过程。东汉许慎作为文字学大师,对于“醴”字考证,民间普遍存在的这种常识知识,许慎不会不知道,更不会犯这种“一宿熟”的低级错误。所以说是《说文解字》流传中出现文字残缺,后世之人不知就里,补讹成为“一宿”。以后的人们只是盲目照样抄写传承,没有对其涵义真伪,进行认真考证,以致存在如此错讹。其实类似这种情况,不仅在《说文解字》里,还存在有许多,在古代的大量文籍里,都会是产生有。

       其次说涼,《汉语大字典》“涼”字解释说:“①淡酒。《说文·水部》:‘涼,薄也。’清段玉裁注:‘许云薄也,盖薄下夺一酒字,以水和酒,故为薄酒,此用大郑说也。’③微寒,不热。如:凉水;凉气。《玉篇·水部》:‘涼,薄寒皃。’《广韵·阳韵》:‘涼,亦寒涼也。’⑧方言。痛快,舒服。⑨古代六种饮料之一。《周礼·天官·浆人》:‘浆人,掌共(训供)王之六饮:水、浆、醴、涼、医,酏,入于酒府。”据此可以说明,酒正属下的酒人,是专门负责酿制酒,所有种类的“酒”,都是由酒人督造和管理,浆作为“饮料”,自然不可能是酒。故而许慎“《说文·水部》:‘涼,薄也’”,其确切涵义应该是为:寒之薄,即是涼。相应之下,涼之重,则是寒。可是段玉裁却将“《说文·水部》:‘涼,薄也。’”解说成“许云薄也,盖薄下夺一酒字,以水和酒,故为薄酒,此用大郑说也。”从而变成为:将水兑入酒中,成为是淡薄的酒,称之为“涼”。毋庸置疑,段玉裁此说是为错讹。

       再从字形结构上讲,“涼”字与“酒”字,是丝毫没有关系。涼字的原始原本涵义,应该就是如《说文·水部》所说:“涼,薄也。”《玉篇·水部》所说:“涼,薄寒皃。”《广韵·阳韵》所说:“涼,亦寒涼也。”准确地说,涼字原始原本涵义应该是指水煮沸后冷却的“凉白开”,这也就是涼本字之所以“氵”旁的缘由来历,只是后世人们传写中残缺了一“丶”,成为现在简化字体的“凉”。在当时,“凉白开”可是君王和其家属,以及卿大夫和其家属,所享有的待遇,故而被列入“6种饮料”之内。至于士和庶民们,在家内可以自己烧制“凉白开”饮用,外出时亦可自带“凉白开”饮用。但是在群体性的“劳役”,或者众多人们外出战争,以及“朝廷”勤务工作中,是不会向这些士和庶民并且奴仆们,提供“凉白开”饮料。他们渴了,只能自己就近饮用河水、塘水、井水、湖水等。然而君王和卿大夫们,则必须为他们供应“凉白开”饮料,这是贵族的享有待遇。由此,可以证明我们中华上古贵族,在饮食上已经具有不喝生水的卫生惯例。

       其次说医,《汉语大字典》“医”字解释说:“(一)yi(阴平)①治病的人。《说文·酉部》:‘医,治病工也。’②假借鬼神以治病的人。《广韵·释诂四》:‘医,巫也。’王念孙疏证:‘巫与医,皆所以除病。故,医字或从巫,作毉。’清俞樾《群经平议·孟子一》:‘是巫、医,古得通称。盖医之先,亦巫也。’④治疗。《广韵·之韵》:‘医,医疗也。’《洪武正韵·支韵》:‘医,疗也。’⑤治理;除患祛弊。⑥医术;医学。(二)yi(上声)①饮名。《集韵·止韵》:‘医,和醴、酏,为饮也。’《洪武正韵·纸韵》:‘医,饮名。’②梅浆。《五音集韵·旨韵》:‘医,梅浆。’”据此可以说明,医字作为饮料一种,实际就是《五音集韵·旨韵》搜集到的“医,梅浆。”虽然古文籍里没有记说“梅浆”制作过程情况,但是是通过“梅子”加工,制成一种带酸味饮料,应该是基本正确不错。正是这种饮料具有生津解渴,促进食欲的功效,于是被称为“医”,涵义则是具有治疗食欲不振作用的饮料,准确地说,就是现在称说的“保健饮品”。

       其次说酏,《汉语大字典》“酏”字解释说:“yi ①古代一种用黍米酿成的酒。《说文·酉部》:‘酏,黍酒也。’《广韵·释器》:‘酏,酒也。’《玉篇·酉部》:‘酏,米酒也,清酒也。’②甜。《说文·酉部》:‘酏,甜也。’段玉裁注:‘谓恬酒。’③稀粥。《说文·酉部》:‘酏,贾侍中说:酏,为粥清。’段玉裁注:‘粥,餰(同飠建)也。俗作粥耳。郑(玄)云:酏饮,粥稀者之清也,本此。凡粥稀者,谓之酏。用为六饮之一。厚者,谓之餰。……’《集韵·支韵》:‘酏,酏饮,粥稀之清也。郑康成说:或作酏、醢(原字中口,为厶,电脑无此字,《汉语大字典》称同醢)。’郑玄注:‘酏,今之粥。’陆德明释文:‘酏,薄粥也。’”据此可以说明,酏,不是所谓酒;或黍酒;或米酒;或清酒。理由很简单,不论什么样的酒,都应该是属于“酒人”主管下酿造,非是“浆人”的职能职守。所以说“酏”原始原本涵义当是:煮的稀粥,将其中米成分沉淀除去后,获得到的清清液体,也就是所谓“粥清”。其它的粥或稀粥的解说,也应该是不正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