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14篇附文:(13)

 文化龙乡 2015-03-21

                                            四十    影响人机体生理功能的“神经—体液”调节系统

       依据现代医学科学知识解释说明,脑中枢“下丘脑”下部有一豆状组织,称之为“垂体”,中枢神经组织即是通过下丘脑作用于垂体,控制调节垂体的功能活动作用过程。下丘脑合成并且向血液分泌有: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F)、生长激素抑制激素(GHRIH)、催乳激素释放激素(PRF)、催乳激素抑制激素(PI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黑素细胞刺激素释放激素(MRF)、黑素细胞刺激素抑制激素(MIF)、促卵泡成熟激素释放激素(FSHRH)、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等等。中枢神经组织就是通过将这些“激素”释放入血液里,经过血液循环系统,控制调节垂体、脑上腺,以及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胰腺、肾上腺、性腺、前列腺,等等内分泌腺器官组织,之合成与分泌相关激素功能活动作用过程,进而又通过这些内分泌腺器官组织合成和向血液分泌的各种“激素”,以及具有合成和分泌激素功能作用的神经元细胞,所合成分泌进入血液的“激素”,控制调节机体所有器官组织细胞的功能活动作用过程,即是我们机体内的“神经—体液”调节系统。

       垂体是我们机体内最重要内分泌腺器官组织,分为前叶和后叶,前叶合成有生长激素(GH)、催乳激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黑素细胞刺激素(MSH)、促脂激素(LPH)、促性腺激素(Gn),等等。此外,在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里,合成有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它们通过垂体后叶而被释放入血液里。我们机体内的各个“内分泌腺”组织,就是在这些“激素”参与作用下,保持维系它们的功能活动作用过程。例如:咽喉部位的甲状腺组织,必须要有垂体合成分泌入血液里的促甲状腺激素参与作用,才能够合成出甲状腺激素,尔后则是在下丘脑合成分泌入血液里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参与作用,被从甲状腺组织释放入血液里,然后则是参与细胞内线粒体里“生物氧化”功能活动,在生成三磷酸腺苷的作用过程中,影响释放出的“热量”之多与少,从而决定着我们机体“基础代谢率”的变化。

       同理,男性睾丸和女性卵巢,是为性腺内分泌腺器官组织,女性乳房则是为生殖腺器官组织,睾丸内精子生成和雄性激素及雌性激素(少量)的合成,以及卵巢内卵子成熟和雌性激素及雄性激素(少量)的合成,和女性哺乳期乳汁的合成分泌,都是受下丘脑合成分泌的促卵泡成熟激素释放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催乳激素释放激素、催乳激素抑制激素,并且垂体合成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催乳激素,等等之作用和控制调节。我们每一个人在婴儿、幼儿、儿童、少年,等等时期的生长发育情况,也是受下丘脑合成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抑制激素、黑素细胞刺激素释放激素、黑素细胞刺激素抑制激素,和垂体合成分泌的生长激素、黑素细胞刺激素,还包括有脑上腺合成分泌的黑色紧张激素,甲状旁腺合成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降钙激素,等等之作用和控制调节。

       机体两只肾器官上端内侧,覆盖有肾上腺组织,肾上腺皮脂组织合成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是受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等之作用和控制调节,并且是受到中枢神经系统很多部位,特别是“网状结构”和“大脑边缘叶”的控制调节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分为“糖皮质类固醇”、“盐皮脂类固醇”、“雄性激素”3大类,其中“糖皮质类固醇”作用是:调节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参与对机体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水盐代谢、抗炎和抗过敏,等等功能活动作用过程;机体出现创伤、出血、疼痛、烧伤、过冷、惊恐、昏迷,等等状态时,产生内在自我保护应激反应功能作用。“盐皮质类固醇”作用是:参与控制调节肾器官内对于“钠离子”与“钾离子”的重吸收或排出,以及促进“氢离子”与“氨离子”(NH4+)排出。“雄性激素”作用是:促进蛋白质合成,是青春期发育生长、精力旺盛的重要因素,具有促进人体男性化的作用。

       肾上腺髓质合成分泌有肾上腺激素、去甲肾上腺激素,是受到包括有脊髓、延髓、中脑、下丘脑、大脑皮层等等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调节的“内脏大神经”直接支配与作用。肌肉运动、低血糖、疼痛、创伤、出血、过冷、过热、恐惧、激动、愤怒、昏迷、窒息、颈动脉窦压力降低,等等因素,都会引起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增多。但是肾上腺激素主要功能作用,是控制调节机体活动或者运动状态时,心血管循环系统内的血流量变化,包括血压升高,心器官、骨骼肌血管扩张,使它们增加很多血流量;皮肤组织血管收缩,减少它们因为血压升高、流速加快所致血流量增多;对肺器官血管作用很弱,是因为呼吸功能活动会随着活动或运动而加强,故而血流量也需要相应地有所增多。总之,是为了确保机体处于活动或者运动状态时,有关骨骼肌组织得以获取所必需的较多血流量,也就是较大比例的血流量。肾上腺髓质激素还参与对糖与脂肪的代谢作用过程。

       在胰腺器官内部存在有大小不等、形状不定的细胞群,称为“胰岛”,合成产生和分泌胰岛激素与胰高血糖激素。其作用是参与并且决定着我们机体脂肪组织内,对于脂肪的合成储存,以及将脂肪分解释放入血液中,供机体功能活动作用所消耗。再者,胃器官幽门粘膜幽门腺内分散存在银亲合细胞,其中“促胃液激素细胞”(即“G”细胞),合成产生有胃泌激素,在迷走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下,将胃泌激素释放入血液里,还有十二指肠上段粘膜内,也会合成产生和分泌胃泌激素。胃泌激素作用是:控制调节胃器官胃液形成产生,进而控制调节胃器官对食物消化功能活动作用。另外,胃肠道内还产生有促胰液激素、促胰酶激素,等等,也是参与对食物的消化功能活动作用。

                              四十一    凹凸镜望远镜放大镜发现发明,定鼎了“西方现代医学”基础

       由上述情况,我们也就得以简要地弄清楚明白:我们机体内的“细胞”虽然很微小,小到我们眼睛根本看不见,更加是看不到细胞内诸如染色体上面的“基因”密码结构状态;“基因”自我复制情况;各种“脱氧核糖核酸”与各种“核糖核酸”被复制产生出来;它们在细胞内参与的各种功能活动作用过程;细胞对于组织间液里种种营养物质的摄取;细胞对于氧气获取;细胞对于所需特定物质的摄取;细胞内线粒体里的“生物氧化”活动;三磷酸腺苷的再生;以及释放出的“热量”多与少;种种肽或蛋白质或蛋白酶的合成产生过程;等等。然而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却是向我们解释说明,我们机体内每一个器官组织细胞,皆是具有的这些种种功能活动作用过程之基本大致性情况。

       美国I·阿西摩夫著,王涛、范毅、黔冬、吴玉之、何笑松、陈凤至、张大卫、石珍荣、周惠民、阮芳赋等译《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生命的起源》第十二章里说:“在十七世纪以前,人们所知道的最小的生物就是小昆虫,所以自然就认为没有比它再小的机体了。……希腊人和罗马人早就知道,某种形状的玻璃物体能把阳光聚焦成一个点,还能把透过它看到的东西放大。……英国的主教兼哲学家和敏锐的业余科学家格罗塞泰斯特(Robert  Grosseteste)早在十三世纪,……他指出,可以用形状象扁豆粒的透镜来放大看不太清楚的小物体;他的学生培根照着这个建议去做,并设计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起初,只造出能矫正远视的凸透镜,直到公元1400年左右,才有了矫正近视的凹透镜。……据传说,1608年,有个磨眼镜的徒工叫做里泼斯(Hans  Lippershey),他在闲玩的时候,用一前一后两个透镜观看各种东西来消遣。他很惊奇地发现,让两个镜片离开一定距离,远处的物体看起来就象是在眼前一样。这个徒工马上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师傅,并且把两个透镜放在一个筒里,使它们离开适当的距离,从而制造了第一个‘望远镜’。

       “……伽利略听到关于发明能望远的镜子的传说时,只知道是用透镜做成的,但他很快就发现了它的原理,并制造出他自己的望远镜;那是在里泼斯发明以后的半年内制成的。伽利略发现,把他望远镜里的透镜另行安排一下,它就能把近处的物体放大,所以就成了一个‘显微镜’。在以后的几十年中,有不少科学家制造了显微镜。有个叫斯泰卢梯(Francesco  Stelluti)的意大利博物学家曾利用显微镜来研究昆虫的结构;马尔丕基发现了毛细血管;胡克则发现了软木的细胞。但是直到德尔夫特城的一个商人列文霍克使用它以后,显微镜的重要性才真正被人们所理解。列文霍克的镜片有些能放大200倍。……

       “列文霍克用他的透镜发现了精子和红血球,并且确实在蝌蚪尾巴上看到了血液在毛细血管里流动。更重要的是,他是第一个看见用肉眼看不到的小生物的人。1675年,他在不流动的水里发现了这些‘极微动物’;他也看到了酵母微小细胞;最后,1676年,他竭尽他的透镜的最大放大能力,看到了‘病菌’,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细菌。……直到1830年,才由英国的光学仪器制造着利斯特(Joseph  Jackson  Lister)设计出“无色差显微镜”,它能消除使影像不清楚的色环。1658年,荷兰医生斯旺默丹最先看到了红血球,说它象是没有什么特色的小球,而利斯特却发现,红血球是个双凹的圆盘,象个中间不是窟窿、而只是凹下去一点的小炸面圈。无色差显微镜是个巨大的改进。1878年,德国物理学家阿贝开始进行一系列改进,结果制成了可以称得上现代化的光学显微镜。

       “……列文霍克的‘极微动物’实际上是一些动物,它们靠吃微小的颗粒过日子,并且靠一些微小的鞭子(鞭毛)或毛发样的纤毛,或者靠原生质向前流注(伪足)来活动。这些动物称为‘原生动物’(意思是‘最早的动物’)。德国是动物学家博尔德(Karl  Theodor  Ernst  Siebold)证认出它们是单细胞的生物。‘病菌’是另一种东西;它们比原生动物小得多,也简单得多。虽然有些病菌能活动,可是大多数都不活动,只是生长和繁殖。除了它们在没有叶绿体这一点上和动物相似外,它们没有动物的其他特点,因此,一般把它们划在霉菌的范畴里(霉菌是没有叶绿体而靠有机物生活的植物)。现在,大多数生物学家都认为它们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而把它们单划成一类。

       “丹麦的显微镜学家米勒(Otto  Frederik  Muller)在1773年设法分清了两种微小的生物:‘杆菌’(因为它们形状象小杆)和‘螺旋菌’(因为它们呈螺旋状)。有了无色差显微镜以后,奥地利外科医生比尔罗特(Theodor  Billroth)还看到了更小的生物,他称它们为‘球菌’。最后,德国植物学家科恩(Ferdinand  Julius  Cohn)造出了‘细菌’这个词。巴斯德把各种微小的生命——植物、动物和细菌——都叫做‘微小生物’(‘小生命’)。可是过了不久,微小生物这个词就专用来指细菌,那时这个词才被人们所注意。目前,对微小的生命,人们采用‘微生物’这个意思较为广泛的名称。”

                                          四十二    巴斯德通过培养基对细菌培养,创建“细菌学”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生命的起源》第十二章里说:“巴斯德是第一个把微生物和疾病确切联系在一起的人,这样,他奠定了现代‘细菌学’(更广义地说,即‘微生物学’)的基础。……德国医生柯赫(Robert  Koch)开始对引起各种疾病的细菌进行证认。为此,他对培养基(即细菌赖以生长的营养物质)的性质作了重要的改进。巴斯德用的是液体培养基,柯赫则使用了固体培养基。他把分离出来的标本种在明胶上(后来,明胶被海草的一种胶样物质——琼脂——所取代)。如果用一根细针把一个细菌放在这种培养基的一个点上,那么,围绕着这个点就会长出纯的菌落,这是因为在琼脂的固体表面上细菌不能像在液体里那样从原来的亲代那里移动或漂开。……用这个方法,就能让单个的细菌长成菌落,然后可以再分别培养,并且用实验动物作试验,看看这些细菌能引起什么病。这种技术不仅有可能证认出某一种感染,并且可以试验各种能杀死某种细菌的方法。柯赫用他的这种新技术,分离出引起炭疽的杆菌。1882年,他分离出引起结核的杆菌。1884年,他又分离出引起霍乱的细菌。其他人也跟着柯赫去做。例如,1883年,德国病理工作者克勒布斯(Edwin  Klebs)分离出引起白喉的细菌。……

       “一旦把各种细菌证认出来,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找出不伤害病人但能杀死细菌的药物。曾和柯赫一起工作过的德国医生兼细菌学家艾立希(Paul  Ehrlich),从此一心一意地研究这个问题。……1909年,艾立希的一个日本学生秦佐八郎(Sahachiro  Hata)试验了对锥虫无效的化合物六〇六对引起梅毒的细菌作用。他证明,六〇六对这种微生物(它因螺旋状而被称为螺旋体)非常有效。……1932年有了个突破。有个名叫杜马克(Gerherd  Domagk)的德国化学家给感染了的小鼠注射各种染料。他给感染了致死的溶血性链球菌的小鼠试用一种新的、叫做百浪多息的红染料,小鼠生存了下来!他女儿得了链球菌败血病,已经濒临死亡,他把百浪多息用在她身上,她也活了下来。不到三年,百浪多息就成了有世界声望的、能抗人体链球菌感染的药品。……1937年制出了‘磺胺吡啶’,1939年制出了‘磺胺噻唑’,1941年制出了‘磺胺嘧啶’。这样,医生就可以在整套‘磺胺药品’中为各种感染挑选适用的药,各种细菌性疾病(尤其是肺炎球菌性肺炎)的死亡率在医学先进的国家中从此大大下降了。

       “磺胺药只有一段短暂的光辉时期。不久,由于发现了效力更大的抗菌武器——抗菌素,磺胺药就失去光彩了。……早在1877年,巴斯德就注意到,在某些细菌存在的时候,有些细菌就不能存活。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就应该能在土壤里大量微生物当中找出能杀死其他同类的微生物。据估计,每公亩土壤里大约有22·6公斤霉菌,11·3公斤细菌,2·3公斤原虫,1·1公斤藻类和1·1公斤酵母。在那些专门在土壤中寻找杀菌剂的人当中,有一个是法国血统的美国微生物学家杜博斯(Rene  Jules  Dubos)。1939年,他从一种土壤微生物短杆菌中分离出一种物质,叫做‘短杆菌素’。从短杆菌素里他又分离出两种能杀菌的化合物,他把它们命名为‘短杆菌肽’和‘短杆菌酪素’。……短杆菌肽和短杆菌酪素是最早这样找到的抗菌素。可是,早在2年以前,就已经发现了重要得多的另一种抗菌素——不过后来只是在一篇科学论文里提到的。

       “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有一天早上发现,他留在工作台上的一些葡萄球菌(这是一般的化脓菌)培养物被某种污染的东西杀死了。在培养皿里葡萄球菌被杀死的地方留下一些小小的空圈。对防腐剂很感兴趣的弗莱明(他曾发现泪液中有一种叫做‘溶菌酶’的酶能杀菌),马上就进行检查,想看看是什么弄死了细菌。他发现那是一种普通的面包霉——青霉菌。这种霉菌所产生的一种物质能杀死病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1929年,弗莱明如实地报道了他的结果,可是当时没有人予以注意。十年以后,这个几乎被人忘却的发现引起了英国生物化学家弗洛里(Howard  Walter  Florey)和他一个在德国出生的同事钱恩(Ernst  Boris  Chain)的兴趣,他们开始尝试分离出那种抗菌物质。1941年,他们提取出一种东西,经证明,这种提取物对许多‘革兰氏阳性’细菌【即对1884年丹麦细菌学家革兰(Haus  Christian  Joachim  Gram)所制备的一种染料能保持不褪色的细菌】有临床效果。

       “由于战时英国不能生产这种药品,弗洛里就去美国帮助制订规划,以研究提纯青霉素和使霉素加速产生青霉素的方法。1943年,用青霉素治疗了500个病例,到底二次大战结束时,已经在大规模地生产和应用青霉素了。青霉素不仅很好地取代了磺胺药,而且成为(到目前仍然是)整个医学实践中最重要的药物之一。【笔者注:阿西摩夫(I·Asimov)原著于1972年,科学出版社1976年译成中文出版,‘目前’是指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它对很多感染都有效,其中包括肺炎、淋病、梅毒、产褥热、猩红热和脑膜炎。(有效的范围称为‘抗菌谱’)此外,除了那些对青霉素过敏的人以外,它实际是无毒和无不良反应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