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海历代诗文名人

 chenaiping1965 2015-03-21
唐代时,临海的文学艺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唐朝的文学以诗为最放异彩,因此临海独特的高山、大海和险关,不可避免的成为了著名诗人强烈向往的地方。如“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字观光,义乌人。他幼年就才华出众,高宗永徽年间(650—655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后以奉礼郎从军西域,久戍边疆。仪凤中(676—679年),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因上书议论政事,触忤武则天下狱,贬临海县丞,悒悒不得志,乃弃官而去。睿宗文明元年(684年),他以衰暮之年投奔徐敬业讨伐武则天,并写下了著名的《讨武照檄》。武则天读到“一杯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赞叹他很有才气,说“宰相安得失此人”。在临海时,他曾写过一首《久客临海有怀》,借景抒情:“天涯非日观,地岜望星楼。练光摇乱马,剑气上连牛。草湿姑苏夕,叶下洞庭秋。欲知凄断意,江上涉安流”。 

  骆宾王之后有李白、郑虔、顾况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据说也到过临海,并写下了“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的不朽名句。郑虔曾被唐玄宗誉为诗书画“三绝”,但在临海留存的诗不多,其主要功绩在于教化乡间,启迪未闻。顾况是大诗人白居易的老师,好吟咏,工山水。为一睹临海的山水风光,自荐知临海新亭盐监。在临海期间并结庐巾子山,有终老山野之志。他的三首《临海所居》,首首充满寂寂野气。如“家住双峰兰若边,一声秋磬发孤烟。山连极浦鸟类飞尽,月上青林人末眠”。 

  曾来过临海的唐代诗人还有孟浩然、陆龟蒙、杜荀鹤、钱起、李德裕、贯休、张祜、李绅、周瑀、许浑、任蕃等,他们都有呤咏临海山水、人文以及方方面面的壮丽诗篇。如许浑的《陪郑使君泛舟晚归》,诗中极尽临海山城形胜和灵江风貌的描写,但也大胆地渲染了朋友郑使君那种郁郁不得志的无奈与愤懑。任蕃对临海巾山特别青睐,自述“灵江江上巾峰寺,三十年来两度登”。第三次来游时,竟一住十年,并写下“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之句。上元二年(761年)的台州刺史李嘉祐也以诗名,有“诗一卷,刊郡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李嘉祐集》一卷,台州刺史李嘉祐从一撰。天宝七载(748年)进士,亦号《台阁集》。李肇称其‘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之句,王维取之以为七言”。此外,僧人清观也是一位诗文大家。清观,字明中,俗姓屈,临海人。十六岁时出家,曾为天台国清寺止观院主持。其善于文章,长于诗词。唐大中十二年(858年),日僧圆珍自国清寺回归日本,清观以“睿山新月冷,台峤古风清”诗相送。此诗被日本诗伯菅原道真视为“绝调”。 

  宋代以降,诗文的的创作开始在国内有了影响,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为杨蟠和吴子良。杨蟠,字公济,临海章安(今属椒江)人。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累官密、和二州推官,终知寿州。苏轼知杭州时,杨蟠为通判,他们间的诗交极深,苏轼的《东坡集》中仅和杨蟠梅花诗就有20首。欧阳修亦对其非常赞许和推崇。《宋史·文苑传》称其“平生为诗数千篇”,可说是北宋临海第一诗人。吴子良(1198—1257年?),字明辅,号荆溪,临海人。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中历国子学录、司农丞;淳佑四年(1245年)除秘书丞,复提举淮东;四年(1244年)再除秘书丞,五年(1245年)为两浙转运判官;六年(1246年)除侍右郎官,八年(1248年)以朝散大夫除直敷文阁、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兼权隆兴府;终湖南运使、太府少卿。其自幼聪颖,16岁时从师陈耆卿,后又就学于大学者叶适。叶适极为赏识,称其文“意特新,语特工,韵趣特高远”。著有《林下偶谈》和《荆溪集》。对于《林下偶谈》,《四库全书总目提出要》说“此书皆其论诗评文之语,所见颇多精确”,“其识见高于时人远矣”。《荆溪集》虽已佚,但尚有遗文数十篇散见于《赤城集》等书。学者认为,他的文章皆有为而发,丰而不华,高而不泛,论证谨严,理意透澈,在当时作者中少有企及者。另外,南宋宁宗朝的丞相谢深甫,也是一个可称道的文人。其著有《东江集》十卷,时人郑伯熊即有“文士世不乏,求具眼如深甫者实鲜”的说法。他的“性灵”之说,对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影响很大,袁枚在《随园诗话》卷十二就有这样的议论:“谢深甫云:‘诗之为道,标举性灵,发舒怀袍,使人易于矜伐’”。 

  词始于唐,兴于五代而盛于两宋。南宋初期,临海也出了一个著名的爱国词人陈克。陈克(1081—1137年),字子高,号赤城居士。其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陈贻序和伯父陈贻范均进士及第,并都担任过州县官。他们不但文学造诣很高,而且陈贻范还是著名的藏书家。陈克自幼受家庭熏陶,才学日益长进,诗、词、文无不精通。他早年的诗,文辞优美,风格近温庭筠和李商隐,在“宋诗中另为一格”。他的词写得更好,佳作多多。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其“词格高丽,晏(殊)周(邦彦)流亚”。清李慈铭在所著《越缦堂读书记》一书中,论赞其词“在北宋诸家中,可与永叔(欧阳修)、子野(张先)抗衡一代,虽所传不多,吾浙称此事者,莫之先矣”。可惜的是,绍兴七年(1137年),陈克随主战的兵部尚书吕祉去庐州收编王德、郦琼的部队时,不幸被叛军“积薪焚死”,留下了悲壮的一页。此外,南宋初年始侨居临海的参知政事王之望,也是一个词学大家。其“手未尝释卷,博学无所不通,谈论英发,听者忘倦。为词章下笔立成,豪赡宏博,切于事理”。有《汉滨集》行于世,所作之词,如《菩萨蛮》:“华灯的白乐明金碧。玳筵剧饮杯余湿。珠翠隔房栊。微闻笑语通。蓬瀛知已近。青鸟仍传信。应为整云鬟。教侬倒玉山”。又如《鹧鸪天》(台州倚江亭即席和李举之,时曹功显、贺子忱同坐):“撩乱江云雪欲飞。小轩幽会酒行时。佳人喜得鸳鸯侣,豪客争题鹦鹉词。歌舞地,喜追随。歙州端恨外迁迟。谪仙狂监从来识,七步初看子建时”等等。脍炙人口,享誉海内。 

  元明清时期,临海在文学上比较有特色的,主要表现在诗文方面。 

  在元代,临海存在着一个人数众多诗人群体。顾嗣立《元诗选》:“永嘉李孝光序丁复诗曰:‘国初以来,临海为诗数十家,其什曰《阆风》、《樗园》、《山南》、《天逸》、《素心》、《圣泉》,其后又有张子先、陈刚中、杨景羲,皆自树一家,足以名世’。阆风舒岳祥(宁海人)、樗园刘庄孙(宁海人)、山南王应高、天逸高耕、圣泉盛象翁,惟素心、张子先未祥其人”。不过,以上所说的这些人,并不全是临海人,因所谓“临海”实为台州之别称。虽如此,但临海入选《元诗选》者,亦有八人之多。而其中又以陈孚、黄庚、丁复、项炯、泰不华、陈基等成就最高。 

  陈孚不但是一个史学家,而且还是一个歌德派诗人。所作诗赋编成《观光稿》、《交州稿》、《玉堂稿》三书,合称《陈刚中诗集》。他写诗,五言简淡,七律清丽。如《烟寺晚钟》:“山深不见寺,藤阴锁修竹。忽闻疏钟声,白云满空谷。老僧汲水归,松露堕衣绿。钟残寺门掩,山鸟自争宿”。又如《鄂渚晚眺》:“黄鹤楼前木叶黄,白云飞尽雁茫茫。橹声摇月归巫峡,灯影随潮过汉阳。庾令有尘污简册,弥生无土盖文章。栏杆只有当年柳,留于行人记武昌”。明张纶吾曾在《林泉随笔》中评论其诗说:“陈刚中之诗,豪迈卓异,每每惊人。……较之杜牧《赤壁》、《项羽庙》二诗庶几近之。而他作亦不减此云”。如此一见,确实出手不凡。 

  黄庚(1260—1328年?),字星甫,号月屋,临海人。曾为南宋太学生,宋亡,隐居不仕。能文章,工丹青,尤以写诗为佳。常客山阴王英孙家,与严陵胡天放、永嘉林霁游娱山水之间,著有诗集《月屋漫稿》。他写诗都用意推敲,风致清远。如“斜阳明晚浦,落叶瘦秋山”。又如“柳色独青眼,梅花同素心”。再如“钟带夕阳来远寺,碑和春雨卧平芜”等皆为一时佳句。据载,黄庚居越时诗社之时,考官李应祁对他所作课考“古鼎烟销倦点朱,悠然高卧夜寒初。四檐寂寂半窗梦,两鬓萧萧一卷书。日月冥心知代谢,阴阳回首验盈盈。起来万象皆吾有,收入乾坤在草庐”的《枕易》一诗大为赏爱,认为“诗题莫难于《枕易》,自非作家大手笔讵能模写”。又说此诗“全篇体制合法度,音调皆宫商,三复降叹,此必骚坛老手,望见旗鼓,已知其为大将也。冠冕众作,谁曰不然”。这一评价,不谓不高。 

  丁复,生卒年代不详,字仲容,临海人。他性情旷达,一生无求,唯以写诗为好。元延佑中(1314—1320年),初游京师,并纵情于山水之间。后择居金陵城北,有诗集《桧亭集》行世。他的诗精丽奇伟,格超而趣远。如长诗《古风》:“我家浙东海水西,危峰高上起天梯。蛇喉尊者秋归洞,虎背禅师夜过溪。晚日桃花山更好,春风药草路多迷。何堪相送寒江上,短发频搔更不齐……”元秘书监丞、著名诗人乐清李孝光曾评论之:“国初以来,临海为诗数十家,……复读仲容诗,令人欲飞,皆已绝去生狞,操蹙精悍,犹之宛马,而日行千里,众马虽十驾,不能超也”。明初文坛领袖宋濂亦评论说:“当元之季,有丁仲容先生者,自天台来客建业,以能诗鸣。方其岸帻谈笑,有持卷来求者,辄索酒饮数觥,操觚如飞,风雨疾而龙蛇蟠,语意浑涵,绝无斫削之迹,读者皆惊以为仙才”。 

  项炯(1278—1338年),字可立,临海人。端行绩学,晦迹不仕,为金华黄溍、晋宁张翥所重。曾居吴中甫里书院,与顾仲瑛倡和,著有诗集《可立集》。“其古乐府如《吴宫怨》、《公莫舞》、《空井词》、《江南弄》等篇,酷似李长吉”。杨维祯序郭翼诗云:“今之诗,合吾之论者,斤斤三四人:虞公集、李公孝光、陈公樵也。窃继其绪馀者,亦斤斤三四人:天台(临海)项炯、姑胥陈谦、永嘉郑东、昆山郭翼也”。又序郯韶诗云:“我元之诗,虞为宗,赵、范、杨、马、陈、揭副之。继者叠出而未止,吾求之东南,永嘉李孝光、钱唐张雨、天台(临海)丁复、项炯、毗陵吴恭、倪瓒,盖亦有本者也”。由此可见其在元诗坛之地位。 

  泰不华(1304—1353年),号兼善,临海人。作为少数民族诗文作家,他的成就是值得称道的。顾嗣立认为“元时蒙古、色目子弟,尽为横经,涵养既深,异材辈出。贯酸斋、马石田(祖常)开绮丽清新之派,而萨经历(都剌)大畅其风,清而不佻,丽而不缛,于虞杨范揭之外,别开生面。于是雅正卿(琥)、马易之(葛逻禄迺贤)、达兼善(泰不华)、余廷心(阙)诸公,并逞词华,新声艳体,竞传才子,异代所无也”。又以为“论诗至元季诸臣,以兼善为首”。戴良也称:“论者以马公之诗似商隐,贯公、萨公之诗似长吉,而余公之诗则与阴铿、何逊齐驱而并驾。他如高公彦敬、公子山、达公兼善、雅公正卿、聂公古柏、斡公克庄、鲁公至道、成公廷圭辈,亦皆清新俊拔,成一家之言”。 

  陈基(1314—1370年)的诗文集《夷白斋集》结集于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他的诗雍容神妙,脱俗清丽,在元末诗坛上极负盛名。浦江戴良谓:“元之能文者虞(集)、杨(载)、黄(缙)、柳(贯),继之则莆田陈旅、新安程文、临川危素,其后则基而已”。昆山顾德辉对其诗十分推崇,称“同辈力追不及”。《四库全书提要》也说其“为诗文操纵驰骋,而有雍容揖让之度”。陈基的诗佳作很多,他的《裁衣曲》:“殷勤织纨绮。寸寸成文理。裁作远人衣,缝缝不敢迟。裁衣不怕剪刀寒,寄远唯忧行路难。临裁更忆身长短,只恐边城衣带绶。银灯照壁忽垂花,万一衣成人到家”。邓绍基的《元代文学史》认为:“在白描中见细腻,并有层次的写出人物的起伏变化的心情,是元代最好的乐府体诗之一”。 

  此外,元代临海在诗文上颇有成就的还有不少。如陈天瑞,字德修,自称南村逸老。诗名极高古,效渊明,有《甲子文集》五十卷。僧行端(1254—1341年),喜作诗偈,每自称寒拾里人,有《拟寒山子诗》百余首。陶德生,诗仿六朝,为文辞有理趣。张明卿(1279—1332年),酾酒赋诗,作为文章,珠贯玉联,有台阁之风。著有《言志稿》等。杨敬德(1280——?),字仲礼,临海人。以诗名,曾为《王维辋川图》作诗跋,追和王维与裴迪唱和辋川诗廿绝。杨同翁(1291—1355年),字师善,临海人。“其文章,尤工于诗,骈俪清新,不谐俗语”。周润祖,著有《紫岩集》。林茂浚(1304—1367年),字显之,号巾山处士,临海人。生平嗜吟,著有《陇上白云稿》,贝琼为序。于演,字佩远,临海人。有《题金鳌山》诗:“金鳌之山金碧浮,重玄宝坊居上头。钟声夜度海门月,树色远揽丰山秋。龙伯国人真妙手,制此巨灵镇江口。丹丘逸士来跨之,石洼为尊江当酒。黄须天子七宝鞭,黄头渔郎棹江船。百年尘迹果何在,芒砀云去山苍然。历试诸难固天造,中兴开国何草草。腹心有疾日月昏,英雄无声天地老。两宫不归汴水流,此地空传帝子游。惜无健笔驱风雨,一洗江山万古愁”。此诗至今脍炙人口。 

  明代临海的诗文创作,由于受理学和八股文风的束缚,数量虽不少,但成就却不大。相比之下,成就最高的为陶凯、朱右、宗泐、叶见泰、林佑、张廷璧、王胤东、王士性、陈珍和陈函辉等。
 
  陶凯(1304—1376年)工诗文,“识见卓远,为文千言立就”。天台徐一夔对其非常推崇:称“其为文多或千言,少或百字,下笔汩汩,不见有艰难意”。他的诗也不错,有《题山水画》、《君道篇》、《长平戈头歌》、《赋阅江楼送人还郴州》、《是蔡琰归汉图》、《送海门何教谕》、《龙江早行》等行世,其中尤以古体诗《长平戈头歌》著称一时。 

  朱右(1314—1376年)不但擅长史学,又“刻意为诗歌文词,动以古人为法”。他的诗古韵谆厚,清新中带有沉郁。如《琴操》、《咏鹤》、《送燕帖木彦博赴京》、《次刘伯温都事感兴》、《忆乡中诸故友》、《次韵答白云悦禅师》、《次韵悦公元见寄》等。其中虽多酬送往还之作,但文章“所作类多修洁自好,不为支蔓之词,亦不为艰辛之语”。而非“野调芜词”者可比。他还曾选辑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等八人之文,冠以《八先生文集》之名。清王应奎在《柳南随笔》中即以为:“世传所谓唐宋八大家者,系归安茅氏所定,而临海朱伯贤实先之”。 

  宗泐(1318—1391年)精通诸子百家,善诗。明洪武九年(1376年),太祖临天界寺,赞赏其博学通儒,呼为“泐秀才”。其诗风骨高骞,圆融渊湛,“所为文词,禅机渊味,发人幽省”,为虞集、黄缙、张翥等名家所推重,被誉为“博远古雅,当代宏秀之宗”。所著有《全室外集》九卷,《续集》一卷。时人天台徐一夔序其集曰:“学甚辨博,才甚环伟,识甚超迈,而皆发于声诗。其诗不沦于空寂,推叙功德,则发扬蹈厉,可以荐郊庙;褒赞节义,则威慨激烈,可以厉风俗;至于缘情指事,在江湖则其言萧散悠远,适行住坐卧之情;在山林则其言幽琼简淡,得风泉云月之趣;在殊方异域则其言慨而不激,直而不肆,而极山川之险易,风俗之懒恶。其诗众体毕具,一句一字,涤去凡情俗韵,一趣乎雅,有一唱三叹之意焉。故其大篇短章之出,四方争相传诵,震耀耳目”。钱谦益认为,《全室外集》中,“以钦和御制诗为首”。《明诗别裁集》录其诗二首,即《夏夜与钱子贞集西斋赋诗叙别》和《听泉轩为藏无尽作》。此外,《千顷堂书目》尚载其有《西游集》一卷,“盖奉使求经时道路往还所作,见闻既异,其记载必有可观”。 

  叶见泰(1341—1390年),字夷仲,临海人。年轻时“束书翱翔燕京,袖出文章,诸公惊骇”。后为明将朱亮祖部从事,并屡立功勋。曾出使安南(今越南),官至刑部主事。其所著有《兰庄集》,宋濂评论他的文章“温醇而有典则,离逸而有思致,其辞简古而不庞,其神丰腴而不脊,求之行辈中,未见其敌也”。他传世的诗作虽不多见,仅《兰屋》、《赠方希直》、《沧浪渔者》等几首,但颇多妙语。 

  林右(1356—1409年),又名佑,字公辅,以字行,又字左民,临海人。历官王府教授、中书舍人、春坊大学士等,与杨大中、方孝孺、王叔英、叶见泰等为友。其气高才敏,于人鲜推让,视人行行然有不满色。方孝孺说他“为文章,善放词驰骋”,著有《林公辅集》三卷。 

  张廷璧,生卒年代不详,名彀,以字行,号古学,临海人。少时聪颖绝伦,曾受学于陶凯。洪武中(1368—1398年)当过太仓州及仙居训导等小官,永乐初(1403—1409年)校帖翰林。著有《古学集》,方孝孺称其为人奇伟,不肯苟服人。他的诗“刻削森秀,为世俗异味”,有《感旧》、《下终南山》、《登巾山看月》、《心远楼》、《寄衣怨》、《朗月行》、《卖驴买牛歌》、《百花清洞歌》等行世。 

  王胤东(1521—1584年),字伯祚,号盖竹,临海人。自幼聪颖异常,五岁能书衣裾,有“为人当学文丞相”语,赋诗则有“九天日月鸟双飞”句。九岁时千言不休,书过目成诵,所读五经、诸子、两汉,旁及天文地理、阴符六甲、黄老禅释等等,“靡不镜览,而得肯綮”。后以岁贡这常州府学训导。一生发愤专理古文字,非秦汉不谭,诗必建安开元。所著有《台岭集》、《庚辛集》、《兰陵集》、《云言舟行集》和《回浦集》。 

  王士性(1547—1598年),字恒叔,号太初,又号元白道人,临海人。其自幼贫而好学,“为诸生,读书过目成诵。性磊落不群,不治生产,家甚贫。……学使林按台,首拔异等,以天下士目之”。明万历五年(1577年)得中进士,授确山知县。升礼部给事中,调广西参议,迁云南澜沧兵备副使。后历任河南提学、山东参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终南京鸿胪寺卿。 

  王士性一生喜游历,其足迹遍及当时的二都十二省,写下了许多精彩的游记与纪游诗,结集为《五岳游草》十卷,《广游志》二卷,成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旅游家、山水文学家。晚年更是对所游历、考察的事物进行了概括和理论总结,撰成了其所著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地理学著作《广志绎》。此外,还著有《玉岘集》、《吏隐堂集》和《东湖集》等。王士性的诗文造诣很高,大为知者所称道。明王世贞称:“恒叔于诗,无所不精丽,而歌行古风,尤自出人意表”。而“文尤能近西京,出入《史》、《左》,叙事委致,而以险绝为功”。清潘耒则认为其“下笔言语妙天下,兴寄高远,……发为诗歌,刻画意象,能使万里如在目前。盖天下之宦而能游,游而能载之文笔如先生者,古今亦无几人”。如此评价,诚为中肯。 

  陈珍(1585—1643年),临海人。明代临海及台州最杰出的女诗人。其为礼部主客司主事陈锡的孙女,“幼侍父兄,旁听读书,即举目成诵,既而尽通经史,尤善于诗”。她的诗五言出入陶渊明、韦应物,七言长篇效逼刘禹锡、白居易,近体则似高适和岑参。所著诗集《绣佛斋草》,“为一时名流所称许,曾采入四库”。 

  陈函辉(1590—1646年),初名炜,字木叔,号寒山子,临海人。少年颖悟,年十二即作“仁物论”数千言。“尝键户云峰山中,学成而出,浙东西无不知其名”。虽被太史韩求仲称为“旷世逸才”,但怀才不遇,崇祯七年(1634年)才得中进士。曾官靖江知县、兵科给事中等职。后回家乡,造“小寒山”以居,并赋诗其中。明亡之时,其随鲁王抗清,擢少詹事兼侍读学士,迁礼部右侍郎,进礼兵二部尚书。鲁王兵败,乃返临海,旋哭入云峰山,赋绝命词10首,于证道寺自缢身亡。陈函辉一生所著有《腐史》、《九寒》、《十青》等集,最能代表其才情胸次和品格特征的当数临终前所作《绝命词》、《自祭文》和埋骨记》。此外,还与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宏祖交往甚深,曾为其撰写“墓志铭”。 

  高纨也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高纨(1448—1517年),字士素,别号南郭,临海人。其承家学,敦古道,淡然无希世心。尝自咏云:“天应许我饱藜藿,梦亦无心上庙廊”。一生“居贫力学,至老勿去经史百家言,尤喜先秦书”。所著除诗文集若干卷外,尚有《朱子寓台录》、《义灵萃编》、《南郭子》、《挥麈内外编》等行世。卒后祀乡贤祠,台州知府顾辚立石表隧,夏鍭为之辞。 

  明代临海的诗文大家除陶凯、朱右、宗泐、叶见泰、林佑、张廷璧、王胤东、陈珍、陈函辉和高纨外,较为突出的诗文学家尚有僧无愠(1309—1386年),性慧好学,博览洽该,工诗善书。著有《拈古》、《颂古》、《山庵杂录》、《净土诗》等行世。僧福报,生前与刘仁本、刘諲等交好,有《诗集》行世。僧至道,著有《梦室集》。陈璲(1385—1466年),著有《逸庵集》。王偡,著有《枫江集》。侯臣,著有《青琐》、《薇垣》等稿。陈员韬(1406—1459年),学兼通数经,尤邃于诗,有诗义及诗文数十卷。贺浤(1406—1480年),工诗善书,诗存《贺氏四世文存》。陈瑊,博学约取,为文雄深。年二十八以诗魁浙江,著有《慎独斋稿》和《元宵唱和集》。曹衡,著有《易庵存稿》。冯银(1427—1487年),著有《可山集》。陈选(1429—1486年),著有《丹崖集》。赵岳,著有《存庵稿》。陶肱,著有《巽斋稿》。吴珏(1445—1520年),日以纂述为事,所著有《劝学》、《表忠图说》、《续牧民心鉴》,会纂《夔门杂录》、《怡泉集》,较刊《临海志》等。蒋颙(1458—1552年),淹博经史,著有《达意录》。王铖,有才名,所著《木讷稿》。侯汾,学问优长,著有《学吟稿》。郑良璧,著有《石泉稿》。蔡潮(1467—1549年),诗文纵笔而成,著有《霞山集》。陈器,有《读律肤见》、《石居漫兴》等稿。陈子直,著有《龙山文集》。戴时弁,著有《东华文集》。王洙,有文名,所著《宋史质》百卷。赵渊(1483—1537年),工诗文,尤好玩易,有诗文集。侯缄(1488—1546年),著有《三峰稿》。罗南川(1494—1558年),所著有《小学讲》及《中庸读》二书,诗赋五百余篇。王度,学有定见,著有《石梁文集》。蔡云程,著有《鹤田集》。张鈇(1504—1566年),博群书,工诗文。相传有红梅诗,脍炙人口。人称“翰苑宗工也”,所著有《剑崖集》。徐质,能为古文辞,尤工于诗。金浚,字画诗句大为士林所赏。张志淑(1509—1580年),文甚奇丽,人辄取为式,“比为古诗文,尔雅邃洁,不袭流俗人语”。僧道錓,寄情诗酒,每兴酣落笔,往往有惊人句。徐商,能为古文辞,尤工于诗。应明德(1513—1585年),著有诗文十卷,《西曹记》二十卷。金立敬(1514—1592年),著有《存庵集》。蔡宗,多识古奇字,著有《龟陵集》。何宽(1514—1586年),著有《宜山集》18卷。侯鸣,笃行博洽,著有《从拙稿》和《北崖樵唱》。秦鸣雷(1518—1593年),状元及第,诗文直抒性灵,不作钩棘语,著有《倚云楼稿》、《谈资》。邓栋,著有《澄庵集》。陈公纶,善为五言律,清新婉挚,有《白云楼类诗》40卷。项思教,著有《丹霞集》和《白云》等稿。戚复泰,善吟咏,著有《椒江稿》。冯兴邦,究心诗歌律绝,极其工到,与贺客孺时相唱和,为莫逆交。其诗多载《皇明诗选》。王亮,著有《稚玉集》。项复宏,著有《栖云稿》。蒋承勋,所著《麟经心印》、《吴楚谳存》和《覆缶集》。李果(1547—1586年),为诗闲雅,“不以贫故为牢愁悲歌,听之可挹”。王士崧(1549—1598年),著有《支离》、《吏隐》、《浮弋》等稿。陈承翁,著有《凭枕编》。王豪(1553—1607年),著有《天台游考》一卷、《鼓槖要言》二卷、《吟口》二卷、《罗经》一卷行于世。王士昌(1559—1624年),著有《三垣摘疏》、《镜园草》、《斗溟集》。金以谏,博学工诗文,有《蔷薇草》和《如意吟》。僧慧诰,日与文人倡和,有诗集若干卷。僧慧佐,“乡联诗社,恒推其执牛耳”。所著有《初明漫稿》。僧慧佑,著有《云心稿》。僧灵岩,著有《树泉集》。僧昭临,著有《如画轩》。周颂(?—1628年),著有《清啸集》和《谈心稿》。王立程,有才名,所著《折酲诗草》。冯绳祖,顾笃好诗文,著有《窥园草》、《蛙鸣》和《琴山杂咏》。金维宁,工诗,有雁字诗绝佳,全韵30首,体物入情,如雁影寒潭,潭无留迹,非唯宾雁绝唱。陈明琯,以松菊自娱,人比诸陶渊明,著有《慎旃堂集》。何懿,与陈明琯等徜徉山水间,以诗名。何衡,工文词,尤精于诗。著有《忆焚草》、《客游集》、《鳌江杂著》。冯元鼎,醇谨好学,著有《缶鸣编》。 

  此外,明代临海著名的诗人还有,陶谊,有《送人从后》、《山居》、《湛上人钟秀楼诗》等诗;叶惠仲,有《暮岭》等诗;周宗璲,有《过沙门岛》、《过王彦参故宅》等诗;戚存心,有《过澄江渡》、《秋夜》、《题钱舜举金碧山水手卷孟镇抚所藏》、《暮春书怀》、《过浔阳驿》、《舟中有怀》等诗;贺银,有《题画》等诗;胡玲,有《送杨信归宣城》等诗;赵次进,有《戊戌正月朝回省宝坻教谕家兄》、《期徐御史游灵谷》、《公馆书怀》等诗;叶恩,有《遣兴》、《过土木有感》等诗;何惟机,有《夜泊》等诗;王臣,有《登金鳌山善济院》等诗;贺椿,有《舟中无聊有怀曹黄门表兄》、《杂诗》、《独宿》等诗;贺杰,有《登三山绝顶》、《感怀》、《漫兴》、《题冬折枝翎毛》、《双鹊》等诗;赵溥,有《寄友》等诗;冯琳,有《挽天台娄先生》等诗;陈世良,有《和洪司寇堤上作》等诗;戴乾,有《丹崖山舍》等诗;赵玑,有《宫词》等诗;周玉,有《庆成宴》、《玉堂对月》、《过衍法寺》等诗;秦文,有《夜渡扬子江至金陵》、《太平堤即事》等诗;秦礼,有《谒郑广文祠》等诗;王朝卿,有《夜行徐州路》、《秋日病怀》、《登黄鹤楼》等诗;季聪,有《宿云阳》等诗;戴德孺,有《与王阳明游云龙山次乔白岩韵》、《题素扇》等诗;余宽,有《梧江夜泊》、《陆方伯石泾泛舟饮别晚复移席海珠寺》、《题方丹山狎鸥亭》、《平阳河下》等诗;叶忠,有《除夕寄阳明先生》、《赠别方棠陵》、《过瓜州龙王庙和王瓯滨》、《游琼花观》等诗;林元叙,有《次题黄氏江云阁》等诗;章岳,有《城南访旧》、《秋日感怀》、《城头吟》、《晓发沧州》等诗;周宠,有《题碧悟楼凤图》等诗;钱楞,有《春日》等诗;陈逵,有《玉岘晨钟》等诗;秦鸣夏,有《题柯烈妇》、《送方源童先生司教沔阳》、《送胡龙山别驾》、《送季竹亭之官普定》、《镜光阁同诸宫辅观雪和韵》、《嵊县问道感述》等诗;张凝,有《贵州道中》等诗;陈光哲,有《夜泊城下》、《秋日东湖会梧罔一江白崖诸公》、《陈希斋方伯设席柳洲亭》、《夏至书斋独坐》等诗;孙锐,有《舟中分得移字》、《雪夜》等诗;何宠,有《山游》、《登雨花台》等诗;金立爱,有《东湖燕集次韵呈华峰宜山两尚书》等诗;李梦云,有《送张君》、《睡起次韵》等诗;刘恩至,有《雪楼为王检校赋》、《次乐慎斋登楼韵》等诗;陈汝观,有《中秋同诸友望月》等诗;陈锡,有《宿能仁寺次韵》等诗;戴汝愿,有《客中即事》等诗;朱经,有《元夕同龚分教作》、《游国清寺》、《贵溪别江少峰徐东山》等诗;何汝哲,有《能仁寺》等诗;冯学易,有《登金鳌山》等诗;何大缙,有《次韵答所亲》、《初夏送金太守》等诗;应汝稼,有《龙阳篇吊叶烈妇》等诗;王万祚,有《贺氏忠孝歌》等诗;陈三槐,有《题方正学先生祠》、《题东湖樵夫祠》、《登龙顾山城隍庙》等诗;周必超,有《九日登枫山清修寺》等诗;僧木庵,有《国清寺》等诗;戴谠,有《邹将军庙》等诗;陈蒙吉,有《石梁次壁上韵》等诗;王立彀,有《玉甑峰》等诗;何舜韶,有《题阙》、《途次和同官昆明泛舟韵》等诗;何舜龄,有《南中丞公招同诸郡守饮次韵》、《会稽郡斋题壁》等诗;何舜岳,有《苦雨谣》等诗。 

  清代初期,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严重地影响了临海诗文的发展。特别是“两痒闹学案”和雍、乾时期的“文字狱”,使临海的下层知识分子受害极深。尽管如此,清初的临海还是出现了一批诗文学者,著名的如何纮度、叶素娘等。 

  何纮度(1628—1704年),字迹潘,号石湖,临海人。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曾官山西临晋知县,因不结权贵而罢归。其潜心伊洛之学,从游日进,乐道安贫,足不履城府,学者称心斋先生。所著有《四书讲义》、《客言》、《醉石稿》和《心斋四逸篇》等。 

  叶素娘,临海章安(今属椒江)人,康熙年间(1662—1722年)才女。她的诗清丽婉约,以抒情见长,格律工稳谨严,甚有韵度。如《纳凉》:“树抄扑轻罗,凉生贴贴波。避人开玉匣,还自掩金河。浴罢风来细,香清梦亦多。今宵有微月,幽意待如何”。最著名的为“十分清瘦在梅花”之句,所著有《寒香录》。侯嘉翻曾评称:“素娘才质于古名媛中当兄事若兰(南北朝女诗人苏蕙)、弟事淑真(宋女诗人朱淑真)”。 

  清代中期以降,临海著名的诗文学家有侯嘉翻、秦锡淳、冯赓雪、黄河清、宋世荦、郭协寅、金铭之、王郁兰、朱元通、张廷谟、黄瑞等。 

  侯嘉翻(1695—1746年),字元经,号夷门,临海人。雍正十三年(1735年)拔贡,历官上元主簿、金山丞和江宁丞。其“少负异才”,初肄业于杭州敷文书院,掌教杨绳武以为浙中人才第一。他“纵横排阖,不可羁世”,学使帅念祖“奇其文,以为樊宗师、刘蜕后一人”。清代大诗人袁枚称生平所见敏于诗者四人,即张鹏翀、周长发、金兆燕和侯嘉翻。他还在所作《随园诗话》中多处论及侯嘉翻,云其“诗文迅疾,挥霍睥睨,瞬息百变。每裹袖泼墨,数十人环而拥之,十指雨下,字迹横行斜上,如长河坚冰,风裂成文,莫知条理而天趣可爱”。书法家、状元秦大士赞其“深情绵貌,幽致动人”,为一代“奇人”。所著有《夷门诗钞》十四卷、文一卷。 

  秦锡淳(1710—1786年),字即瞿,又作执癸,号沐云,人称赤城先生,临海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举人,做过平山知县和瑞金知县。曾与张廷俊等人结“霞吟社”,做诗长于古风,尝游南京明孝陵,赋得七言古诗二百韵。《台州府志》说其:“于书无不穷涉,为诗文风发泉涌,与齐召南、侯夷门齐名,一时有‘三杰’之目”。所著有《白云楼诗集》、《江南集》等。
冯赓雪(1720—1782年),字缵修,号瑶田,又号百花洞史,临海人。其为乾隆岁贡,曾从秦锡淳就学,诗词散文俱佳。他的诗“正雅流畅,韵致翩跹”。天台齐周华称其:“知是吾郡中侯夷门后一人也”。有《击壤集》、《兰竹居诗草》、《鹤田集》、《钓鳌集》、《环碧楼集》、《湖山汇草》和《台南洞林志》等行世。 

  黄河清(1747—1804年),字文征,别字润川,临海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历官四川德阳、昭化,以及江西宜春知县。他潜心力学,于经史百家言无不究。诗格前后凡三变,初规模唐音,入蜀后自出手眼;江西所作,沉郁雄奇,直逼杜韩;尤长纪游山水和论古之作。著有《朴学堂诗钞》十五卷及《台故随笔》等。 

  宋世荦(1765—1821年),字卣勋,号确山,临海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举人,嘉庆十九年(1814年)选授陕西扶风知县。少颖悟,读书过目不忘。曾于京师馆大学士朱珪第,文名很盛。其诗多有感而发,“长四六骈丽之体”。生平喜考订乡邦文献,尝刻《台州丛书》。著有《诗经文字古义通释》、《台郡识小》、《台诗三录》、《扶风杂咏》、《韦川诗徵》、《确山骈体文》、《红杏轩诗钞》等。 

  郭协寅(1767—?),字沧州,别字石斋,自号八砖居士,临海人。其博学多才,好聚书。尤留心桑梓故实,曾手录先辈遗书数百种。著有《台州述闻》、《台诗存录》、《赤城续集》、《三台书画志》和《钱荟》等。 

  金铭之(1801—1845年),又名权,字其箴,号竹屋,临海人。其博雅好古,诗词书画无不详究。所居西溪草堂,聚书万卷。所著有《一得录》、《类鉴家言》、《钱鉴》、《经史偶闻》、《等韵正误》、《经济越语》、《梓里述闻》、《西溪杂记》、《闰余集》、《本草正味》、《地学随笔》等。 

  王郁兰(女)(1794—1862年),字宪芝,一字清闺,号香谷,临海人。其禀承家学,自幼以能诗称。所做之诗清爽、明畅,颇受当时诗坛名家推重。著有《吟秋阁诗稿》一卷、《绣余琐录》二卷。 

  朱元通,临海白竹村人。幼入临海八仙岩为道士,善诗。清同治间(1862—1874年),杨昌浚抚浙,使玉皇宫方丈丈召集道俗开坛考试,诗才与考者四百多人,朱元通被录为天仙状元,名著一时。 

  张廷谟,字汝梁,别字若坨,杭州人。尝客山东曲阜,纂修《阙里志》。晚寓临海巾子山麓,自号抱山老人。日课诗一章,“识者许为高、岑一流人”。著有《芦碕草堂诗集》、《降娄鸿爪词集》,以及《拭醭麈谈》、《府志诛茆》等。 

  黄瑞(1837—1889年),字子珍,号蓝叔,临海人。年弱冠,以花亨泰赋受知于学使张锡庚。他古文诗词皆精,又好乡邦文献,还能篆刻金石。平生著作等身,所著《钱文考略》八卷、《金涂塔考》二卷、《天一阁碑目补正》三卷、《全浙访碑录》六卷、《台州金石录》三十卷、《台士登科考》一卷、《台州书画识》十卷、《盖竹山志》二卷、《金鳌新志》一卷、《金鳌近集》一卷、《秋籁阁诗文略》等。 

  清代临海还有一个诗僧群体。著名的有超复、明函、真源、览莲、妙明、了鼎、超奇、明通、元润等。超复,字祖雷,临海人。清初著名诗僧,著有《巢云集》。张玉壶曾为其诗集作序:“祖雷大师,慧业宿根,功深面壁,洵禅林之龙象也。今著为诗,歌复擅骚坛之妙。固知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空山雨雪,诗有禅机;庭前柏树,禅有诗意,安得以文字誉之哉。独惜云门、雪窦,禅而不诗;惠休、无本诗而不禅,且让祖翁两头担着”。极尽称赞嘉许之语。明函,字雪涧,临海靖江山保寿寺僧,临海人。工诗善书,倪太真称其“恢临济之宗风,振三唐之逸响。濡墨挥毫,慧光满纸”。著有《怡鹤堂诗草》。真源,号湛一,俗姓董,临海人。曾重建天宁寺崇楼和两庑,并更名芗林。敏于酬对,词藻俊发,人皆敬服。览琏,字淳壁,临海天宁寺(今龙兴寺)芗林院僧,临海人。其诗能独辟町畦,有高洁隽永之致。著有《芗林集》。妙明,又名超明,号松圃,临海泉溪人。少出家,从释由是远游参学,妙证南宗第一义。归居临海峙山慧门寺,后主天宁寺。诗有长庆风,所著《松涛吟》、《中峰三啸集》。了鼎,号霞章,临海人。居临海天宁寺,曾重建悟凤院。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主临海昌国寺。其诗与祖宪、笠山等齐名,著有《如吟集》行世。许云恪曾为之序,赞其诗“穆如风清,使人自远望而知为有道者”。超奇,号云可,临海人。所著有《莲岭吟》,陈扑庵称其诗:“有真才始有真禅,有真禅始有真诗。非上品利根未易语此”。明通,字宗达,又字达一,临海人。善诗,工写真。其诗:“诗瓢所挂,兼云山沧海之奇观”。所著《云岫集》。元润,字济南,临海人。垂髫能诗,著有《摩松堂诗集》。其诗悲壮苍凉,雄视一切,王丹山评论说:“即骚坛宿老见之,未尝不退避三舍”。还有思文,字笠山,著有《复存草》。照心,字空印,著有《岩集》。觉际,字远峰,著有《引青集》。晦云,著有《语录》二卷及《和寒山子诗》。怀膏,字雨青,著有《瑶篇》。写庵,有“呈正老和三明堂大师原韵”诗。照临,字立行,著有《望洋草》。净符,字位中,有“夜坐书怀”等诗。真宿,字处林,著有《绝句》等。如相,字楚本,著有《岭云集》。元清,字虚泊,著有《锡鸣草》。超相,字睦轲,有“寒山诗”等。明言,字化机,著有《留云草》。妙瑄,字雪文,工声律,著有《栖云草》。旭昶,字凭麓,有“以长句索和次韵答之云”诗。元英,字孤宗,著有《烟水吟》。观月,字扫云,著有《扫云稿》。岳茂,字嵩阴,著有《自怡草》。照澈,字若潭,著有《烟汀草》。承杰,字汉亭,著有《闲居集》。文来,有“芙蓉洞”等诗。正解,字伊我,著有《随寓草》。圆松,字鹤林,著有《幻云草》。法正,字祖规,其诗如林籁江声,翛然自远。著有《帢帻杂咏》。妙阴,字荣千,著有《语石编》。实善,字楚琳,著有《看云集》。行心,字松月,著有《翠霞集》。善思,字梅岑,诗才清绮,著有《寒香集》。妙贤,字汉标,著有《镜岩清啸》。心琦,字天池,有“仙岩文信国祠”诗。定含,字海印,著有《寒蕉集》、《按指集》。巨灵,著有《融禅师语录》。真聪,字月相,天宁寺僧,临海人。工吟咏,所作有大历风味,遗稿载《香台集》中。 

  此外,清代临海有成就有个性的诗文学家还有很多。马谦,著有《北窗闲咏》十卷。冯尹年,诗笔清华,为文苍古俊逸。洪钟,著有《愁城记》、《宜山近咏》、《闽楚纪游》等集。潘震雷,著有《享帚集》、《屠龙技》等。何文鉽,著有《滇行遗草》。何文铨,著有《四书剩言讲义》和《非庵诗集》。陈先行,善诗书画,人称“三绝”。彭颖,著有《绿香红影庐诗》。陈淑(女),工吟咏,有大家风韵,著有《妆阁遗草》一卷。傅廷标,长于诗,著有《螺斋诗抄》。洪音,诗出钱、刘间,著有《行泽吟》。朱景浮,能诗,著有《求志居诗文稿》和《馥泉山同声草》。章氏(女),能诗工画,著有《二云诗草》。张应伦,尤工诗,与侯嘉翻和天台齐召南相唱和,著有《一笑诗草》。叶丰,诗工香奁体,咏物之作尤传,著有《瑞鹿堂集》、《今又园集》和《水镜集》。黄为霖,著有《传经楼诗抄》及《瑞竹诗录》。傅冠,寓居天宁寺四十余年,著有《巾峰三啸唱和集》和《岩筑山房诗》。江镇东,著有《青侣稿》。洪枰,著有《雪疆老人稿》;沈光邦,著有《易例通解》等。陈文垣,诗学黄庭坚,著有《小谁园诗文稿》。李案梅,性嗜诗酒,日以孤筇双屐,远游山水,所至必有题咏。著有《萼辉诗草》。蒋履(1746—1818年),好吟咏,有《蔚霞堂诗钞》十卷。金鍊之(1784—1810年),著有《古罗庵诗钞》。娄承乾,能诗,著有《祗敬亭诗草》。董炜,著有《蠡测集》和《(左焦右鸟)巢集》。金沁藩,著有《寸草吟草》。宋经畲,著有《心芝述闻》。黄懋中,著有《霞秀楼诗存》。黄致中,著有《玉蟾漫吟》。洪震煊,著有《夏小正疏义》五卷、《石鼓文考异》一卷、《粘堂诗钞》一卷。洪瞻陛(?—1854年),工诗,有《存我堂诗集》十六卷。金掞之,著有《花信风楼诗》六卷及《金竹坪诗》。宋瑱(?—1861年),博涉经史,著有《赋梅阁诗存》、《益寿轩随笔》、《分年随笔》。应大成,著有《展庵诗钞》。李旭阳,著有《琴习堂诗集》。陈一鹤,著有《竹泉丛稿》。陈春晖(1800—1875年),善诗、古文词,著有《听秋吟馆诗草》三卷、《北游草》三卷、《春江小草》一卷。李肇桂,著有《梦觉草堂诗稿》一卷。江河清,著有《与竹居诗草》。沈元朗,著有《言志堂诗集》。葛晚园,工诗,著有《易学辨说》二卷。鹤道人,尝与孙春泽、金听石、侯石农等结诗社于嘉祐寺,才名与埒。有“洞口扫花红满帚”之句见称于时。郑家兰,工词章,著有《笋花斋诗草》二卷。江培(1831—1881年),著有《音音琴德居诗草》六卷。黄璜(1841—?),能诗,著有《黄溪渔隐稿》四卷。成玉(女),工诗,著有《碧琅玕馆稿》。陶菊英(女),能诗,著有《秋芳遗草》。冯大位,有《涌泉八景》诗等。葛咏裳,字逸仙,号叔霓。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授兵部主事。有诗十八卷,载所著《辄囊丛稿》中。屈茝纕(女),字云珊,葛咏裳夫人。能诗,著有《同根草》。朱軿,诗宗杜工部,才力尤超越常人。著有《在谷诗抄》。何兼善,侨居临海海门(今属椒江)。好吟咏,所著《岩居吟草》一卷。孙琴湘,著有《半山寒舍诗文稿》。 

  顺治时的王祖泽,有《游委羽山》等诗;陈臣谦,有《录近草成遗纸焚之》、《谢张湛先生惠唁云峰》、《新秋次韵》等诗;邵嘉藩,有《重至缑城》等诗;项佩,有《贼退呈郡守高公》等诗;吴士英,有《樵夫亭》、《题画》等诗。康熙时的杨复震,有《谒樵夫祠》等诗;金绍先,有《谒樵夫祠》等诗;蒋来泰,有《沙潭夜雨》等诗;何文监,有《望海》等诗;卢传臣,有《送客》等诗;李邺,有《春日示诸生》等诗;孙振邦,有《吊姚烈女》等诗;冯永年,有《同友人饮望海峰》等诗;陈吉修,有《金鳌夜泊》等诗。雍正时的周潮春,有《贼退呈郡守高公》等诗;陈颖,有《望赤山》等诗;乾隆时的蔡秉衡,有《仙岩吊古》等诗;张渊,有《述祖德诗》等诗;黄淳璐,有《百花洞》等诗;赵龙光,有《谒仙岩大忠祠》等诗;叶上林,有《登仙岩祠谒文信公及杜张胡吕诸公像》等诗;林锡爵,有《谒仙岩大忠祠》等诗;柳舒金,有《谒仙岩大忠祠》等计;冯邦训,有《谒仙岩大忠祠》等诗;党师孔,有《谒仙岩大忠祠》等诗;洪鼎煊,有《题赠黄邑蒋烈妇》、《和耕墨九日普福寺登高》;陈光中,有《樵夫祠怀古》、《重登北山文昌阁》等诗;洪承诰,有《仙岩大忠祠》等诗;马调良,有《仙岩吊古》等诗;商九勋,有《仙岩吊古》;周鸣麟,有《谒仙岩祠》等诗;应题陛,有《谒仙岩大忠祠》等诗;李斌,有《谒仙岩大忠祠》等诗;秦行涑,有《河闸告成歌》等诗;姜崇尚,有《百花洞怀古》;黄通理,有《谒仙岩祠》等诗;蒋佐乾,有《吊文信公》、《秋怀绝句》等诗。嘉庆时的沈河斗,有《郭石斋老友读书石龙庵诗以讯之》等诗;严乘潮,有《吊戴烈妇》、《吊蒋烈妇郑氏》等诗;郭翰,有《题是亦园》等诗;洪晋煊,有《江行》等诗;洪乾煊,有《山行》等诗;道光时的李用仪,有《题是亦园和原韵》等诗;张谦,有《题是亦园》等诗;徐正廉,有《茹古阁夜话》等诗;严沦,有《题是亦园和原韵》等诗;黄庭,有《题是亦园》等诗。咸丰时的洪锡麟,有《题米船楼》等诗;程霖,有《题是亦园》等诗;高凤藻,有《是米船楼》等诗。同治时的马彦木,有《入都留别》、《过亡友陈汝翼太史寓斋》等诗。他们也都是临海著称一时的诗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