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早期阅读新主张:极简主义

 长沙7喜 2015-03-22

“米妈,你说,我家里满橱柜的书,为什么孩子还是不爱阅读?”

“米妈,我也根据你说的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可是孩子不是看漫画就是看乱七八糟的书,你看要怎么办?”

“米妈,我给孩子买书时根本不在乎花多少钱,只是是我认为的好看的书,有价值的书我都会去买,可是孩子根本没像米小那样那么爱看书……”

因为个人比较关注儿童的早期阅读,也希望孩子通过阅读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也会分享一些和孩子阅读时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也认识了很多的家长,偶尔也装模作样的给大家做一些推荐和分享。

很多父母都意识到孩子爱读书是件好事,但是在阅读习惯的养成上过于粗暴,也许这些行为在很多家庭都会出现过。

不尊重孩子的喜好,过分粗暴的买一堆自己喜欢的书,温柔的强迫孩子进行阅读。

不顾及孩子的知识体系和阅读能力,带孩子阅读一些高深的内容让孩子感觉阅读的枯燥无趣。

不参与和孩子一起的阅读过程,把阅读变成儿童自己的事,就算是有一定的亲子阅读陪伴,也都敷衍了事。

……

我想,也许从我这个个体的案例上可看到,孩子阅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尊重天性,并通过阅读带给孩子愉悦感的过程体验。

从这点意义上来说,这样的愉悦感的过程体验也挺符合人民日报推崇的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

人民日报推崇的极简主义,首先是欲望的极简,了解自己的真实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从这点意义上来说,在儿童阅读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父母就没有了解自己和孩子的真实欲望。

米小喜欢科普类的图书和文字描写细腻丰富的绘本,身边的好几位朋友也会翻阅米小的书橱然后对照米小的阅读清单来采购图书,每个孩子喜好不一样,又怎能全盘拷贝呢?

再说精神极简主义,了解、选择、专注于1-3项自己真正想从事的精神活动,充分学习、提高,不盲目浪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很多儿童在早期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赋予了他们极大的成功的愿望,有些孩子甚至在幼儿园阶段有着十多门种类课程的学习,而这些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并没有尊重孩子的天性、没有符合孩子的特性,父母更没有好好去研究孩子的特长,孩子枯燥无趣,家长倍感压力。

阅读也是如此,在绘本文化的鼓励下,在大家鼓励早期阅读思潮的影响下,父母恨不得把所有的书都买回来,让孩子泡在书海中进行阅读,这样的快消品式的学习和阅读方式,也很难将孩子带入一个唯美的有趣的童书世界中。

……

再说阅读体验,和米小一起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我都会带着表演、情感、互动的方式进行,而每天阅读的图书都由孩子自主选择,家中的每一本图书在购买时都会充分考虑女儿的学习习惯和个性特点,同时每一本图书我都要进行学习,并对各类延展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在和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进行延展学习。

在这样的过程中女儿慢慢的积累起对各类知识的兴趣点,如今当提及莎士比亚、植物的分布、阿基米德原理,她都能与你有一些互动,甚至她比你知道的更多时,你才会感受到阅读带给我不一样的一个女儿。

而这些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积累,在这四五年的阅读陪伴路上,付出的又何止是时间呢?

回归到阅读体验和触点管理上,很多家庭连儿童安静的阅读的环境都没有营造,又怎么能让孩子喜爱上阅读呢?

以米小为例,在阳台上有她的阅读角,她定期整理自己喜爱的图书放在她喜爱的小书架上,在阳光温暖的周六日,她会花很长时间窝在图书角里看自己喜欢的书,听自己喜欢的古典音乐和钢琴练习曲。

在家里书房的书柜里,女儿喜爱的图书都从上层移到下层,便于她的挑选。

在她卧室的床头柜上也有她喜爱翻阅的图书,和我需要讲的一些睡前故事。

在这样从环境、到意识形态、到父母的全身心的投入下,女儿才会表现出对阅读的极大的热爱,跟着我对每本故事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

科学的管理、客观务实的态度、父母热情的参与、尊重孩子的习惯、深入的学习每一本书及背后的故事。

这应该是极简主义的阅读风格,而实质上这样的极简主义却最简单和高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