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聖佳歷史講堂 | 20年珍品回顧之清宫廷紫檀雕龙纹宝座

 k先生日快乐 2015-03-22


────

禮人慎獨的立德

先知後行的立身

專心任事的立行

持成開新的立業

────

聖佳歷史講堂 | 20年珍品回顧


编者按

────

2009年是中贸圣佳成立以来第十五个拍卖年,为了保证拍品质量,公司放弃了春拍,全力以赴筹备秋拍的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十五周年十五个专场,近两千件标的,鏖战三日,总成交额高达7.8亿元人民币。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手卷(第二期回顾)、石涛《明皇出游图》、朱耷《独立睥睨》立轴、清乾隆紫檀雕云龙纹宝座等被称为“十大珍稀”同时亮相中贸,气势恢宏,叹为观止。


清代宫廷紫檀雕龙纹宝座及脚踏

────

宝座:73×110×109cm

脚踏:34×70×10cm



▲清代宫廷紫檀雕龙纹宝座及脚踏 | 十五周年庆典艺术品拍卖会 1120萬元人民幣成交


此宝座的构件均为紫檀木制成,座面以下打洼束腰,下衬托腮,牙板及腿足作澎牙式,并以浅浮雕手法饰牡丹花。牙条下沿垂洼堂肚,足端做出内翻马蹄。坐落在框式托泥上。座面之上的靠背及扶手作五屏风式,以活榫开合结构与坐面结合。每屏以拐子纹攒框,内镶板心,靠背三格分别以浅浮雕手法雕饰海水纹及龙纹。屏扇正中高,两侧低,屏扇上有雕云纹及蝙蝠纹的屏帽。两侧的扶手板心用两面雕的手法饰海水纹及龙纹。无论腿、牙及脚踏上的牡丹纹,还是坐围板心的海水纹及龙纹,都雕刻得精细入微,牡丹纹枝叶繁密,花朵大小分布匀称,海水纹线条流畅,一丝不苟。龙纹有大有小,组成教子升天图,为中华民族传统装饰图案,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靠背的背面为素板面,正中板心于民国四年(1915年)阴刻隶书铭文,简要记述了江夏陆羽平辗转以重金购得此器的亲身经历,并提及此宝座原为恭亲王府旧物。从牡丹纹、海水纹及龙纹的雕刻手法和风格看,这座宝座的作工及艺术风格与民间迥异,应出自清宫造办处之手,突出特点是材质珍稀,雕刻细腻圆润,雍容华丽。这是民间作坊很难做到的。



▲故宫博物院藏紫檀宝座


宝座在帝王时代是至高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走进北京故宫博物院或某王爷府第,你会发现在帝王们生活和居住的正殿明间,都有一组独特的陈设,它以宝座为中心,后面有屏风围护,左右和两侧陈设着太平有象、宫扇、甪端、香筒等,名曰“宝座间”。皇宫中宝座陈设虽多,摆放形式也千篇一律,但宝座、屏风的形制和纹饰却无一相同,构成皇宫内原状陈设的独特一景。它不像人们想象的只是一组简单的家具组合,而是体现着中国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在室内陈设布局中,宝座必须居中陈设,它是皇权至高无尚的象征。平时除皇帝或皇太后外,任何人不得随意去坐。本宫主位只有在重大节日时,或遇本宫主位生日时,可临时坐在宝座上接受本宫众仆朝贺,其余时间也是不可随意去坐的。遇有皇帝巡幸某宫,会事先通知本宫于座前的甪端、香筒内点燃檀香,香烟从甪端的口中和香筒的孔中冒出,室内轻烟撩饶、香气宜人,形成一种君权神授的庄严气氛。

传世宝座规格的大与小,用料的厚与薄,雕刻的深与浅,与等级、档次毫无关系,它只是依据宫室面积和陈设来设计制作的,通常配置相同材质和纹饰的脚踏。北京故宫的所有宝座都有脚踏。仅有一种例外,就是座面距地面高度较低的小宝座,可不配置脚踏。


铭文篇

────



▲宝座的屏风式靠背(背面)


▲宝座椅背上的铭文(拓片)


民国四年仲秋,余自江夏入京,与友人凤溪先生晤于东兴楼饭庄。先生素知余之所好,无非尺木寸简,而为引见此器,悉其为恭亲王府旧物也,余嘱凤溪先生以重金求之。未复。辗转十数日,终得之矣!欣慰有余,铭此文记之。江夏陆羽平。


这篇铭文简炼而生动地记述了1915年陆羽平从武汉到北京购得这件宝座的全过程。从阴刻铭文的氧化程度来鉴别,无人为作旧痕迹,包浆自然,完全排除近期后刻之嫌。综合以上因素,该铭文的雕刻时间与其内容所述年代相符。在珍贵而稀见的清宫紫檀宝座上洋洋洒洒地雕刻94字的长篇铭文,如果仅仅为了说明该宝座出自恭王府,则似乎有添足之嫌。因为标榜宝座出自清宫远比出自恭王府更具价值。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购藏者并非以此获巨利而愚弄人,只是记录了亲历者对宝座出处的确认,以及购藏后的莫大欣慰,也为清宫家具的流传增添了一段佳话。



纹饰篇

────



▲宝座的屏风式靠背(正面)


▲宝座屏扇、靠背三格纹饰(拓片)



▲宝座两侧扶手


▲两侧扶手板心纹饰(拓片)



▲框式托泥上的澎牙式腿足及牙板(正面)


▲框式托泥上的澎牙式腿足及牙板(拓片)


当你品味和欣赏这座紫檀宝座时,映入你的视线的首先是它的造型和纹饰,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宝座的色泽、构图、质地、线条以及结构布局,顿时让人耳目一新。一件优美的家具必须具备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而装饰图案所表现出的涵义则是让人领悟思想文化的情感条件,以形象美和文化思想去引发人的情感,是文化价值的显着特点, 正如这座宝座上雕刻的龙纹、牡丹纹、海水纹等。

龙纹:龙纹自古为华夏民族崇拜的图腾,被尊为华夏之神。传说龙为鳞虫之长,能兴云雨,利万物,使风调雨顺,丰衣中食。故为五灵之一。《易经》有云:“飞龙在天,大人造也”。秦汉以后逐渐用于比喻君王。历代皇帝都以真龙天子自居,认为自己是龙的化身。故此,用龙纹作装饰的器物为帝王所专用。我国古代传说的龙有多种,各具不同形态,然而最常见的则是有角、有爪、蛇身、鱼尾的所谓黄龙,在众龙之中声誉最高,属于最高等级的瑞兽,其恣态之美生动可爱,为历代视为神圣的崇拜物。《瑞应图》:“黄龙者,四龙之长,四方之正色也。神灵之精也。能巨细,能幽明,能长能短,乍存乍亡。王者不漉池而鱼则应和气游于池沼”。《孝经授神契》曰:“德至水泉则黄龙见者,君之象也”。

云纹:云纹大多象征高升或如意,应用较广,多为陪衬图案,常和龙纹、蝙蝠纹、八仙、八宝纹组合在一起。云纹在思想观念中常称为“庆云、或五色云、景云、卿云”。古以为祥瑞之气。《汉书·礼乐志》效祀歌:“甘露降,庆云集”;《天文志》:“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芬芬,萧索轮囷。是谓庆云,喜气也”。景云亦称“祥云”,《孝经·授神契》:“徳至山陵则祥云出,德至深泉则黄龙见”;《后汉书·蔡邑传·释海》:“连光芒于白日,属炎气于景云”;《瑞应图》:“景云者,太平之应也。一曰:非气非烟,五色氤氲,谓之庆云”。

海水江崖纹:海水江崖纹在家具上使用较多,通常在有龙纹的图案中都有海水江崖纹相配合。海水象征大江大河,在海水纹的中间耸立着山石,江水和山石组合,象征“江山”。海水江崖之上有双龙和祥云,构成真龙天子主宰江山社稷的寓意画面。这种图案不仅在家具上,在其它各类日用器物上也被广泛使用。

牡丹纹:牡丹纹分为折枝牡丹和缠枝牡丹。折枝牡丹常在柜门或背板上雕刻或彩画,缠枝牡丹则常用以装饰边框。装饰手法多用螺钿镶嵌或金漆彩绘。周敦颐《爱莲说》载:“牡丹花富贵者也。”后人多以牡丹花象征吉祥富贵、繁荣昌盛。牡丹纹花形饱满,绮丽多姿,故成为使用最广泛的花卉装饰纹样。


流传篇

────


▲恭王府多福轩内景


据《清宫恭王府档案总汇——奕欣秘档》记载:咸丰二年三月二十九日(1852年5月17日),咸丰皇帝赏赐恭亲王奕欣安府用木器,“旨将紫檀木宝椅一张,紫檀木纹榻一张,紫檀木宫椅十张,着传添补垫子送至恭府。钦此”。这份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中的“紫檀木宝椅一张”应即为宝座。此后不久即四月二十日(1852年6月7日)咸丰帝再次下旨,赐给恭亲王紫檀家具47件、黄花黎家具4件、楠木家具1件、金漆家具4件、黑漆描金家具1件、洋漆描金家具2件、文竹家具1件、红雕漆家具1件,共计61件。由于这批家具全部为清宫旧用(咸丰皇帝前任或者前几任皇帝使用过的),故难免有破损之处,咸丰皇帝特旨:“以上木雕活并玉镶嵌钢面叶合扇套筒均有不全之处,相应找补齐整,见新为此”。这些历史档案证实恭王府确有紫檀宝座,来源于咸丰皇帝恩赐,而且是前朝旧用之物。

目前已知恭王府旧藏家具成批流失的共两批。一批在北京戒台寺,共计64件,一批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共计33件。北京戒台寺收藏的恭王府家具是在1884年恭亲王奕欣被慈禧皇太后撤销一切职务后,奕欣借养疾为由,避开政治漩涡,隐居戒台寺时带去的。台北故宫由社会征集的这批家具全部为清宫造办处制作的紫檀、黄花黎家具,经与中贸圣佳拍卖公司当年成交的紫檀宝座比对,其材质使用、纹饰风格等方面大体一致。


▲咸丰二年清档中记述了赐予恭亲王宝座一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