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戏曲介绍——眉户

 爱的乐音贾军紫 2015-03-22

眉户,即眉鄠,或称“迷胡”,“迷糊”,“曲子戏”,“弦子戏”,是陕西省和甘肃省的主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眉户盛行于关中,陇东,陇中一带,而山西,河南,湖南,四川和宁夏等部分地区也有流行。眉户以其曲调委婉动听,具有令人听之入迷的艺术魅力而得名。

曲子戏以民间业余演出为主,专业演出团体很少。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曲子戏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已经频临失传。

2008年,由陕西省华阴市和山西省临猗县申报的眉户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由山西省临汾市申报的晋南眉户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迷糊起源于山陕豫三省交汇处的黄河转弯之处,也就是古魏国地域遗留下来的地方曲调。至今主要演唱仍然该地区,与甘肃方言的眉县与长安方言的户县没有任何关联。

起源:眉户源于何地,尚无文献可考,艺人相传,说法不一。

一说源出眉县,户县(鄠县),故称“眉户”,眉县和户县位于秦岭太白山麓,自古盛行民间歌曲,眉户起源于这些歌谣,古称“清曲调”。眉户曲在华阴和华县一县逐步发展为眉户戏曲。

一说源于秦穆公宫廷的一种宫词曲,最早流行于雍邑(今陕西凤翔县)。因唱腔,音韵委婉抒情,词句通俗易懂而备受民众赞扬。如晋陆机说:“名激情唱,榜人纵棹歌。”唐李白道:“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一说源于晋南的蒲州,临猗,临晋一带。但可以肯定的是晋南眉户是由陕西眉户演变而来的!它的唱腔中既有眉,户二县的太白山歌,也有华阴,华县的民间小曲,更有晋南的民歌调。

一说源出华阴,华县,因曲调动听,迷人,陕西有将“胡”作“戏”解之说,故称“迷胡”,及迷人的戏的意思。华阴和华县是周朝郑国地域,眉户可能受到“郑地”的影响。由此眉户在关中分为东西两路,关于东路眉户,流传有“同州的梆子合阳的线(‘线’吊线木偶,线腔戏,流传于合阳一带),二华的眉户天下传”的说法。清朝乾隆年间,随着秦腔等各地戏曲艺术的发展,眉户逐渐被搬上了舞台,形成了一定数目的剧目。

抗战时期,延安称“眉户”,所以今称眉户者居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