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埃舍尔(之二)--“相对性” | 文艺科学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Zmb121 2015-03-22

        “相对性”是埃舍尔要着力表现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觉得“世事无绝对”,对相对性强调的顶峰要算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了,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中,没有了绝对的空间,也没有了绝对的时间。在这组画作中,埃氏也以其高超的想象力通过其版画作品表达了这种相对性。

㈠《相对性》 在埃舍尔的这个《相对性》世界里,在这里既有“左派”,又有“右派”,更有“中间派”,但只要你将这幅图转一个角度,所有的“派别”又都得重新命名了。同时,所有的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合理地生活着,你能说只有那一个才是正确地生活着吗?通过这幅画,我们是否受到启发,相对性其实已孕育着多样性,对相对性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对对多样性有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多样性有发自内心的宽容。


㈡《高与低》 你从画的下部往画的中间看,你会发现你是在往楼顶上看去;你接着从画的中间开始再往画的上方看去,你会发现你还是从楼下往上看;你再次回到画的中间,这次不要往画的上部看了,改为往垂直于纸面往离开画面的方向看,你又会看到你是从楼的地面向楼顶看。经过这样的三次“运动着看”的体验,你完成了一次高与低的“互换”,体验到了高与低的“无常”和“相对性”。高与低在这里互纠互缠着,高中有低,低中有高。好像在跟你在上一堂辩证法的课,也好像在讲述一种人生哲学,在阐释一句佛教的偈语。这样的画,岂能不称奇,不称妙?


㈢《彼岸Ⅱ》 仿佛要麻醉你的神经,打乱你的方向感,《彼岸Ⅱ》展现在你面前的是没有固定方向的画面。重力梯度方向不再是渐变的,天地之间也是可以互换的。你在上方还是下方?天在上方还是下方?没了定数。我们应该还记得的,不久前到过大气层以外飞行的航天员回到地面就都曾讲到过这样的感受,即在失重的状态下,人会丧失去方向感,叫做“空间运动病”。其实,这那里是病呢,是人受惯了地心吸力的约束,没了约束反而不习惯了,是一种“贱病”!曾几何时,在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绕地球一周回到欧洲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之前,反对地球是圆的人就是用“地球若是球体,地球下面的人不就倒立了吗?”来诘问肯定者的。显然,就是犯了承认相对性的常识性错误所致。


㈣《阶梯宫》 一种看似怪物的爬行类动物连滚带爬地在阶梯宫中攀爬,但你怎么也找不到它们攀爬的最高点。看来它们注定要永远地攀爬下去了。看着这幅画作,你再次会被画家深邃的思想所折服。它仿佛是在道说着人生的真谛:在攀登却永无止境,在向上却难觅所终。它仿佛又在批评我们日常管理中的毛病:盲目地努力着,忙乱地勤奋着。


㈤《泥塘》 《泥塘》中画了一串脚印和一潭水,以及水中的倒影。本来,水中的倒影是幻想,可是,画家却给我们绘画出了与真实世界一样的实像,似乎在倒影中我们应该看到一个比真实世界更真的世界,反而,真实世界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在理论上预言正电子存在的理论物理学家狄拉克就曾有一个对反粒子的物理解释,即所谓的“空穴”说,该学说认为真空被某种高能粒子打出一个空位(叫空穴)来就是这种粒子的反粒子了。粒子和反粒子所以有如此高的对称性,就是因为他们是互为镜像的。泥潭中树的倒影是如此的清晰,以致我们可以认为那就是一棵真实的“反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