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南华西街区旧城改造引发文化保护争议

 昵称11587603 2015-03-22
    走在蜿蜒有致的南华西路骑楼街上,南华西一期改造后新建的几幢高楼扑面而来。两幢18层、两幢30层的高楼,紧贴在只有两三层高的骑楼街后,形成俯压之势;又像冲天而起的火箭,打破了由前面骑楼街、后面珠江构成的开阔天际的宁静。

    这种突兀、不协调的空间形态引来了不少争议,不少规划专家认为:在一个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建高楼破坏了历史风貌。

    除了在骑楼街后建高楼,南华西一期另一个引起争议的是:改造只保留了一条骑楼街和一条麻石路,而将骑楼街后面的小街小巷及老房子全部拆除,老街区的肌理、格局荡然无存。

    作为首个完成改造、同时又位于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内的南华西一期,其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是否有值得检讨之处?

    争议1

    骑楼街后建高层破坏历史风貌

    “南华西作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是不适合建高层的。现在建的18层回迁房、30层的商品房都是不应该的。这破坏了核心保护区的空间格局、天际线、建筑造型等历史风貌。”广州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教授对此很不满。

    《广州市旧城保护与更新规划纲要》项目负责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专业总工程师赖寿华也认为:“通过对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城市更新案例的学习,我们有一个共识:对于老城区,为了保持老城区的风貌,高度控制是最重要的!高度控制比简单的容积率的控制更重要,在严格控制高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低层、高密度、高容积率的开发。”

    赖寿华指出:“一期的历史文化保护很少,只保护了骑楼街。后面的地块可以建高层来安置和销售,所以能实现财务平衡。目前这种只保护骑楼街一层皮,放任二线高度的形态不是很理想,更不是所有地方都适用。”

    “财务平衡的模式不是任何地块都能用。旧城改造还是要因地制宜,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考虑单个地块来平衡改造。但在历史风貌控制的范围内,不适宜这样的改造模式,而是要通过政府的财务运作或者旧城更新改造基金来实现区域平衡。”

    汤国华则直指:“因为要实现就地经济平衡,而要建高层。这种模式不适合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杨宏烈甚至说:“南华西改造,开发商要远离。开发商是逐利的,一切利益最大化,他们不会自觉保护历史建筑、街区,会建设很多与历史街区不相符的东西。事实也是如此。”

    延伸话题

    不建高层,能否实现回迁?

    不主张回迁而是就近安置

    赖寿华认为:“原址回迁、地块能实现经济平衡是南华西改造完成得比较快的原因。”那么如果不建高层,不实现经济平衡,原住民能回迁吗?

    “做不到,只能政府贴钱,所以原址回迁不是好办法。第一,不利于空间资源利用的调整,因为能够做商业的地方就应做商业,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方就应让更多的人共享。旧城更新要实现功能置换,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第二,回迁风险极高,假如有人不满意回迁的标准,要多一点面积,不愿意走,就会烂尾。一旦烂尾,就无法回迁;第三,很多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为公益性用地公共设施的地块、风貌协调区内的商业开发地块都难以实现居住地回迁。所以我不主张原址回迁,还是就近安置、异地安置比较好。应由市、区两级政府统筹建设安置房源,货币安置、就近安置、异地安置等多种安置方式相结合。”

    可以回迁,在建设控制区建4-7层楼房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应将原住民留住,实行整体保护一直是汤国华教授的主张。他认为:“原住民回迁是应该的,也是可行的。不追求就地经济平衡,不建高层,但仍然可以在历史文化街区的非核心保护区,即建设控制区内建4至7层的楼房来安置原住民,居民的生活条件也能得到改善。但目前在紧贴骑楼街的地方建高层,显然已进入核心保护区了,是不对的。”

    三旧办:总体思路是异地安置与就近安置

    原址回迁既然是南华西一期得以顺利推进的原因,未来的旧城改造中能否得到复制?

    广州市“三旧”改造工作办公室建设管理处处长刘杰表示:“旧城保护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补偿安置问题,总体思路是根据需要,优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有计划、分步骤统筹建设一定数量的跨区域异地安置住房和本区域就近安置住房;补偿安置方式包括货币补偿、异地永迁、就近安置三种方式;补偿标准及价格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执行。

    争议2

    老街区不应全拆应整体保留风貌

    南华西一期为何采用几乎全拆模式,这里面有没有重要的文物建筑与历史建筑?除此以外,老街区的街巷肌理、空间格局是否应保留?

    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程晓励介绍,在改造前,曾对一期所在地块进行过评估,邀请市文物专家做过一些调查,了解到里边虽然有一些历史建筑,但文物价值不高。他们考察到有一条巷子是红砖屋,属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青砖屋就零零散散一两间分布在街道中。

    新快报记者曾为此向曾参与调查的市文物专家了解,他们均表示,因是多年前的事,印象已模糊。

    即使没有文物、历史建筑,也应保护风貌建筑

    汤国华教授认为:“将老街区完全拆除也是不应该的。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区内,即使不是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只要是风貌建筑都同样要保护。改造应保留外立面,内部可以现代化。对于危破房,拆与不拆不是仅看历史文化价值,而是看危到什么程度。而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非历史建筑要拆除还要经报批。(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十三行时期的单体建筑和周边的环境很协调,指的是街巷肌理等。所以骑楼建筑周边也要保护,保护要有一定范围,街巷河涌格局要保留,街道不要拓宽,新建建筑体量不能太大,太高。南华西小街小巷小院落是它的特色之一,应维持好。南华西最好的地方贵在总体风貌上的连续性。”杨宏烈的另一个身份是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副主任,而南华西街区正是在十三行行商的居住区上发展起来的。

    一位规划专家认为:“在历史文化街区内,即使某一地块没有有价值的单体建筑,但整个街区的风貌,包括格局、肌理都应整体保留。”

    背景

    南华西历史文化保护区

    南华西开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距今已两百多年。以潘氏振承为首的一批十三行商贾,在今海珠区乌龙岗西面置地开村建宅,并建漱珠、环珠、跃龙三桥以利交通。南华西街区曾经是十三行行商的后花园,是一片美丽的园林宅邸。街区内还保存了大量传统建筑,包括行商府邸、洋房、竹筒屋、骑楼、传统园林建筑以及中西合并建筑等。2000年12月,南华西街被列入广州市第一批37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控),范围是东至宝岗大道,西至洪德路,南至同福西路,北至南华西路。2005年,开展了南华西街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工作。保护对象:南华西路、洪德路、同福西路的骑楼街,濑珠涌历史河道,历史文物建筑群以及内部控制的历史建筑海幢公园。

    南华西文物保护单位

    1.叶家大屋,南华西路敬和里街巷22号,清代,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基督教洪德堂旧址,洪德路洪德五巷23号,中华民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波楼、波台,洪德路洲头咀大街波楼大院3号,清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双清楼,同福西路龙溪新街42号,中华民国,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5.南达堂,同福西路258、260号,中华民国,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6.同福路潘氏家庙,龙武里社区同福西路龙庆北2号、龙溪南首约17、19号,清代,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7.潘氏大院,南华中路231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8.海幢寺大雄宝殿塔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