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阳故宫各宫殿建筑的用途和特色——中路(下)

 RK588 2015-03-22
2015-01-10 这里是沈阳

这里是沈阳

 

因为篇幅过大所以只好把一个帖子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今天我们继续介绍沈阳故宫中路的建筑

9、关雎、麟趾、衍庆、永福四配宫

皇太极时期的内廷宫区,除中宫清宁宫外,还有6座配宫。其中4座位于清宁宫前东、西两侧,分别是崇德改元称帝后晋封的四位皇妃的寝宫,即东宫关雎宫住宸妃、西宫麟趾宫住贵妃,次东宫衍庆宫住淑妃、次西宫永福宫住庄妃。这4座宫的建筑样式几乎完全相同,都是五间硬山琉璃瓦顶前后出廊式,但其宫门并不像清宁宫那样开在偏左的一侧,而是开在正中,入内后明间仍是搭设锅灶,而且和南侧两间相连,形成外三间里两间的室内格局。在其内外屋,都设有贯通两间的“万字炕”,因是厢房,东、西炕较宽用以住人,南(北)炕则类似正房中的西炕,只用作摆放物品和供具之用。


清入关前的许多宫廷习俗与民间十分接近,皇宫内一夫多妻状态下的居住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皇帝和皇后一起住在清宁宫,如皇帝需要与某个妃子同住,则到那个妃子地寝宫中,这与入关后的北京宫殿中,皇帝固定住在乾清宫或养心殿,“侍寝”的后妃则从坤宁宫或东西六宫到皇帝居住的习惯有明显区别。在清宁宫前的这四座配炽宫中,做为寝室的里间屋,靠院心的那铺炕都设有用木隔扇遮挡的“暖阁”,即是本宫主人(或与皇帝一起)居住的地方,而外间则是接待客人和用餐等日常活动之处。


应该提到地是,这四座配炽虽然在建筑样式和装饰等级上都是相同的,但从实际情况看,根据各宫所在位置的不同,其主人的地位还是有差别的。具体说,应是东高于西、北高于南,即东宫地位最高,西宫第二、次东宫第三、次西宫最后。只书中称这四炽的主人封号分别为东大福晋(“福晋”为满语“夫人”之意)、西大福晋、东侧福晋、西侧福晋,也证明了其身份的不同。后面我们谈到这四宫主人的具体情况时,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她们为何会有不同的地位。


清宁宫之北两侧还各有一座较小的配宫,均为三间硬山琉璃瓦顶前后廊式建筑。它们虽然也是建于清入关之前,但并没有被命以什么文雅好听的名称,而只是按其所在的位置称为“东配宫”和“西酡宫”。关于其在皇太极时期的使用情况,史书中并没有具体记载。只是在乾隆年间的一些档案中曾提到,皇帝东巡时曾在这里备办清宁宫祭祀所用的糕、酒等供品。这两座房子都是与前面四配宫一样的黄、绿琉璃瓦顶装饰,不可能是宫女、太监等“下人”居住之处,据分析应是皇太极地位较低的妃子的寝宫,因为其主人远不如关雎宫等四妃那样显贵,所以住在了后面的小宫里,而且在历史上也没有专门的记述。


碾磨房和仓房


在沈阳故宫内廷高台之后,还有一些年代很久的附属性建筑。据档案记载,有碾房三间、磨房三间、仓房二十八间,神堂处官房等,共同构成了建筑群中路最北端的区域。

碾、磨房位于距高台北墙几米远之处,碾房在东、磨房在西,由于其远不如前面各宫殿那样重要,有失修缮维护,约在清末民初即倒塌拆除。1986年,沈阳故宫博物院根据档案的记载找到了原有的地基,并参照清代同类房屋的样式重建,恢复了这两座建筑。


仓房的位置在现在沈阳故宫的北大墙中段处,建于康熙年间,归盛京内务府管辖,用作存放当地皇庄交纳的粮食,以备供给其所属人丁口粮和做牲畜饲料。二十八间房中,有六间是通道门(称“后宰门”),其余二十二间每间各一丈五尺左右,可盛放粮食六百仓石(约合六十万斤)。清末民初,这些仓房因失火烧毁。现有仓房也是1986年根据地基重建的。因为原基址有一半在大墙下和墙外,所以只恢复了前半部,用作旅游工艺品和餐饮服务部。


神堂处官房原址在现北墙之外数米处,建筑现已不存。据嘉庆年间清宫档案记载,有东、西两座房共十四间。这处建筑,清代档案中也称为“阿姆孙房”,“阿姆孙”是满语“祭神的酒食”之意,由此可知是为清宁宫内祭祀备办供品之处,所以称作神堂处官房,其与仓房、碾磨房等共同构成既与宫廷有一定关系又相对独立的特殊区域。


从历史记载中得知。乾隆年间以前,清宁宫院落中本没有通往后面的门,因乾隆初次东巡前拟定要在清宁宫重开萨满家祭,为便于给这项礼仪服务的人员出入宫区,盛京地方官员特奏请皇帝批准,在清宁宫后墙西侧新开一处“随墙门”通往北面台下,后来这座门便一直保留下来,至今犹存。由此人们可能会联想到一个问题,即清入关前除凤凰楼下层的正门外,是否还有其他进出台上宫区的通道?因为按照当时的等级制度,在宫内服务的“下人”属奴仆身份,是不应该与皇帝后妃一样从正门出入的。1987年,这个谜终于被解开。沈阳故宫在安设清宁宫避雷针引线时,发现东山墙下距地表不深处有砖石砌筑的遗迹,经继续向下挖掘,竟出现了一条上部砌成拱形的“地道”,从台上直通至台后的地面。经过分析认为,这就是台上宫区通往外部的另一个出入口,应是清太宗时期伺候皇帝后妃的人进出宫区之处,清入关初年,可能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将其堵塞填平,直到几百年后才被发现,如今这条通道已经过修整重新开放,使由此走过的游客对当年的宫廷生活又增添了几分暇想。


11、东所颐和殿、介祉宫


乾隆年间所建供东巡期间皇太后使用的行宫,因位于崇政殿之东,清代称为“东所”。这里的“所”,是清代宫廷中对一些较小规模独立居住院落的一种命名习惯,其位置一般是处于主要宫殿附近,院内的各单体建筑都各有专名,只是按院落所处方位总体称为“某所”,以便于区别。如北京故宫有南三所、北五所等。沈阳故宫的东所、西所也是这种情况。

清代皇帝标榜“以孝治天下”,而乾隆又是继位后生母见在的少数几个皇帝之一,皇太后钮祜禄氏直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八十多岁才去世,所以这位“盛世天子”的孝母事迹在历史上也是最著名的。在其巡幸各地时,只要太后身体状况好,愿意同去,则必“奉母前往”,东巡盛京也是如此,因而在增建沈阳故宫内驻跸之处时,特意为母亲建造了这座行宫。


东所中供居住的共有三进院落。进入最南端的琉璃宫门,头进院左右两侧原各有五间厢房,清代档案中称为“阿哥所”,应是随驾东巡的少年皇子所居之处,现已不存。进垂花琉璃宫门是第二进院,座北朝南有颐和殿三间,歇山琉璃瓦顶周围廊式建筑,这里是皇太后居此期间接受朝贺之处,殿内设有宝座屏风,西墙上原有乾隆御书联“福凝东海增芝算,祥拥西池长鹤龄”,表达对母亲多福多寿的祝愿。殿后的第三进院中正面即是皇太后居住的寝宫介祉宫,五间硬山琉璃瓦顶前后廊式,室内有吊罩隔扇,太后寝房所在的东间,有乾隆御题“式训徽音嗣,颐神景福绥”,宫后另有小院栽种花木供太后休息观赏。


东所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建成后,有两位皇太后曾在此居住过。一位即乾隆之母钮祜禄氏,在乾隆十九年随皇帝东巡来此;另一位是道光朝的太后,也姓钮祜禄氏,是嘉庆帝皇后,但并非道光生母,按制度在道光即位后被尊封为皇太后,道光九年东巡时随皇帝同来居住于此。因为皇帝东巡时在盛京宫殿内只住几日便启程回京,所以东所建成后至清末,真正有皇太后住在这里的时间总共也没有超过半个月。

当皇太后于此居住之际,东所里要有许多礼仪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在皇帝于崇政殿接受群臣朝贺,庆祝祭祀祖陵大礼告成的当天早上,皇帝要先率诸王公来到东所,太后升坐颐和殿内宝座,皇帝等上殿行三跪九叩头礼,众文武官员则在大清门外排班,在司礼官的导引下同时行礼,礼毕,太后回介祉宫,皇帝也回到西所,众王公官员在崇政殿前重新排班站位,再举行朝贺皇帝的典礼,由此也可知皇太后地位的重要。另外,在此居住期间,皇帝和随驾前来的诸后妃、皇子皇孙,每天早晨和晚上都要到介祉宫给太后请安,有时还要陪着进膳;盛京城内有身份的皇亲国戚、文武大员和他们的妻子,经允许后也要来到东所内向太后行礼问安,可见往在这里的老太后也是难得清闲。


12、西所迪光殿、保极宫


崇政殿西侧与东所相应的位置,是东巡盛京时皇帝和后妃的行宫,称为“西所”。

或许有人会问,沈阳故宫原本就是皇帝宫殿,为什么还要另修行宫呢?按照清代皇帝的观念,沈阳是清朝的奠基之地,这里的宫殿是“国初圣迹”,做为太祖太宗的后世子孙,只可以瞻仰礼拜,如果自己居住其中,就是对开国先皇的不敬不孝,这是原因之一。此外,可能还有一层不便明言的理由,就是沈阳故宫时期的皇帝,统治范围仅限于东北地区,而入关后的皇帝则是中原大一统王朝的君主,如果住进旧宫,则不符合自己的身份。所以康熙年间的几次东巡,或者只在故宫举行礼仪活动但并不在此居住,或者住在宫殿前空地搭设的御帐中。乾隆第一次东巡时也是如此,只是在凤凰楼前和台上宫区分别搭设帐幄,供自己和皇太后居住。也正是由于这种“有宫不能居”的状况,才促使乾隆皇帝做出了在故宫范围内另建东巡驻跸行宫的决定。从其第二次来此之开始,“西所”便成为皇帝后妃安然舒适的住处了。


西所的建筑面积与东所相同,前部格局也大致相似。第一进院两侧各有值房三间。入垂花门,第二进院中是与颐和殿同式的迪光殿,室内安放宝座屏风,并有“继序其皇”、“迪光怄六韵”等乾隆御书匾联,皇帝东巡驻跸期间即在此处理政务、批阅奏章。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又于殿前东、西各建配殿三间,供随驾的内阁、军机处及各部院值班大臣使用,以免耽误军情政事的上传下达。


皇帝居住的寝宫在殿后的庭院中,名为保极宫,虽然样式与东所介祉宫相同,但宫前两侧有抄手游廊,直通迪光殿后檐廊下,这样即使是在下雨天,皇帝也可在两座建筑间便利往来。游廊梁架上画有人物故事等题材的装饰彩绘,衬以红绿相间的廊柱宫窗,闲暇游赏,令人专旷神怡。保极宫室内东间是皇帝寝房,西间为读书和召见官员之处。此宫内悬挂皇帝御笔楹联颇多,大部分出自乾隆手笔,如正面配柱上有“帝命式于九围本支百世,天心佑夫一德承绪万年”,南窗左右楹柱上有“保佑命申丰邑亿年垂裕,会归建极箕畴五福用敷”等等。史书中记载,皇帝居此期间经常单独召见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等地方大员,了解边防政务和吏治民情,表示对东北地区的关心和重视。

东、西所行宫都建于乾隆时期,在艺术风格上已与入关前有着显著的区别。在外观上,已没有清宁宫那种厚重的墙体、朴实的窗棂、宽敞的庭院,而代之以精巧、恬静、幽深的气氛。室内当然也不会再有万字炕、大铁锅之类,基本上都是用雕刻精细的吊罩、落地罩等加以分隔,器用陈设更是强调古董奇珍、翰墨书香的典雅高贵。以保极宫为例,据档案记载,乾隆时期的室内柜格桌案上放有:掐丝珐琅炉瓶盒一套、红花白地甘露瓶一件、官釉圆洗一件、青玉双凤笔架一件、青花白地水盛一件、青白玉墨床一件、沉香木笔筒一件、嵌玉黑漆盒石砚一方、定窑蒜头瓶一件、木雕及漆盒七件、掐丝珐琅兽面尊一件、青绿出戟双管尊一件、碧玉把金皮腰刀一把、青白玉山子一件、青绿蚕纹双马尊一件、汉玉素璧一件、龙泉釉撇口尊一件、《御批通鉴辑览》十二函、书画册页三件。这些基本上都是陈设品和文房用具,由于是行宫,所用并不算十分精致,但也都是皇帝喜爱的御用珍品,由此也可见当时宫中陈设之一斑。


13、别致神秘的继思斋


保极宫之北相距数米远,有一处小巧而别致的建筑──继思斋。其面宽、进深均为三间,平面基本上是一个正方形。屋顶十分奇特,并非通常所见的前后“两面坡”,从侧面看是三个相连的三角形,如按古建筑的命名法,应称为“悬山卷棚三波浪式”或“勾连搭式”。其内部的分隔也很特殊,是用“井”字形的间壁,平均分成九个小间,以不同的方式连通,而只有南面正中的一个出入口,门前有一座数米长的直廊,与保极宫北门相连。这种建筑样式,不仅在沈阳故宫是独一无二的,在其他宫苑建筑群中也十分少见。

更令许多人感兴趣的是到底是什么人住的。因为无论在清代史书中或在宫廷档案中,都没有发现关于继思斋使用情况的明石记载。从其命名看,“斋”似乎应该是皇帝读书写字的地方,但从其室内格局和装修即可看出并非做为书房之用。斋中悬挂的两副皇帝御笔楹联:“每以念功崇继序,益维图易凛思艰”、“谟烈远垂钦善继,治安长守凛深思”,仅是把“继思”二字嵌入其中,表达仰慕先皇功绩,实现长治久安的政治涵意,仍未能透露出建筑本身的功用。


经过仔细的分析,人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继思斋应为皇帝东巡期间随驾后妃们居住的地方。


按照档案的记载,清帝东巡每次都有后妃随行,人数一般是三至五位,那么,她们在新建的盛京行宫中必定有固定的居住之处,而且应是在外人不能进入的区域,并距离皇帝寝宫很近。沈阳故宫符合上述条件的地方只有一处,就是建于行宫高墙深院中的继思斋。清代沈阳故宫陈设档案记载,斋内九间房中,有的摆放佛像供案,有的悬挂书画卷轴,有的摆设妆奁用具、有的布置文房四宝、还有的备有“暖净”和“凉净”,即坐式马桶。据此分析,斋中有的房屋属于“公用”,如佛堂、明间靠南和居中的一间,其余四至五个房间,每室住后妃一人。

民国初年的一些书中,曾对继思斋中的居住情形做过这样的描述:皇帝居于“九宫格”正中一间,有门可通四方,后妃们则环居周围数间,而且彼此有板壁相隔,听不到其他室内的声响。这在常人看来似乎是一种很有趣的说法,却完全不符合于清宫制度。在介绍清宁宫时已经提到,清入关后的皇帝在宫中都有固定住所。夜间同他住在一起的后妃是按照旨意到皇帝宫中,盛京的行宫内也是如此。皇帝居于保极宫,后妃居继思斋,被选定侍寝者可通过斋前直廊进入侣极宫后门,即合乎礼制又十分方便。因此,那种“有趣”的说法实际是很荒唐的。要知道,清代皇帝虽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却不可违制妄行,也需要“以身作则”,何况后宫并不只他和几个后妃,还有众多的宫女太监,皇帝是不会做那种有失天子尊严的蠢事的。


14、贮存皇室族谱的敬典阁


在东所最北的一进院落中,是一座二层歇山琉璃瓦顶楼阁,名为敬典阁,专作收藏《玉牒》之用

所谓《玉牒》,即清代皇族爱新觉罗氏的宗谱。这个氏族的诞生颇有些传奇色彩,按照清代流行的神话传说,他们的始祖名叫布库里雍顺,是在长白山洗澡的仙女吃了神鹊投下的红果后受孕而生。又经过了许多的波折。其后代才定居到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赫图阿拉附近一带,兄弟六人各居一城,其中一人即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清朝建国后,称此六人为“六祖”,他们的后世子孙也就是清代的皇族,《玉牒》则是记载其宗族支派流传的谱书,从顺治十八年(1661年)开始,每10年修撰一次。清代规定,凡皇族生子至周岁,家里就要将其名字、生年月日时、排行次第、生母姓氏嫡庶等报到宗人府,由宗人府定期记入档案撰修成《玉牒》。

每次《玉牒》修成后抄写成三份,分别存放在宗人府(管理皇族事务的机构)、皇史 (国家档案馆)和礼部,以便保存和查阅。乾隆八年(1743年),根据皇帝的旨意,将原存于礼部的那一份,送往爱新觉罗宗族的发源地盛京。几年后,又建造了这处专用的敬典阁,并将存放《玉牒》的柜格打造齐备。乾隆十五年(1750年),《玉牒》正式运到盛京入阁收藏,此后历次修撰仍按制续送,直至清末。每逢《玉牒》由北京送往盛京之前,皇帝都要亲自到专门搭设的彩棚前行礼恭送,并钦派宗室王公率官兵前往,一路上以特制的彩绘木亭抬《玉牒》行进,将到盛京时,城内各衙门文武官员都要身着朝服到郊外跪迎,然后由鼓乐吹打为前导进入城中,至故宫崇政殿前,各官员人等再次行三跪九叩之礼。正式入藏敬典阁时,要按事先选定的良辰吉日,众官员仍要拜叩行礼,由此也可想见《玉牒》在当时国家中的尊崇地位。


清代皇族虽然都姓爱新觉罗氏,但从清太宗时期就有一个特殊规定,即皇族按与皇帝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宗室”和“觉罗”两个部分。“宗室”即努尔哈赤及其兄弟的直系后代,因按制可系明黄色腰带,所以俗称“黄带子”;“觉罗”则是宗室以外的六祖子孙,按制只许系红色腰带,所以俗称“红带子”。在修撰《玉牒》时,记载宗室支系的用黄色封面,称“黄档”;记载觉罗支系的用红色封面,称“红档”。敬典阁所藏,至清末共有黄档一百五十二包、红档二百三十五包,为顺治至光绪历次所修,大都是长二尺多、宽一尺多的大册,黄、红绢封皮,装帧精美,纸质精良,满汉文字书写工整,不仅是清代最有价值的一部族谱,也是珍贵的宫廷文物,现在都收藏于辽宁省档案馆。


15、收藏国史秘籍的崇谟阁


在西所北侧与敬典阁对称的位置,也建有一座同式的二层楼阁,名为崇谟阁,是乾隆时期专为在盛京故宫存放清历朝“实录”、“圣训”而建造的。

所谓“实录”,全称称是“大清某祖(宗)某皇帝实录”,是以皇帝为中心记录一朝史事的国家文献。每一朝的皇帝死后,由其继位者组织大臣官员,根据档案材料的记载,按编年体的形式修纂前朝“实录”。清朝的第一部《太祖武皇帝实录》,就是清太宗时期在沈阳故宫修纂完成的。清入关后修“实录”的同时,还将这一朝皇帝的谕旨分类选择,编辑成“圣训”,一同完成并收藏。


按原有定制,每朝“实录”、“圣训”修成后,以满、汉、蒙3体文字各缮写四份存于三处,即北京内廷乾清宫、国家档案库皇史 和内阁(两份)。乾隆皇帝第一次东巡前,感到盛京是清朝发祥之地,记载本朝国史的“实录”、“圣训”理应有一部存于沈阳故宫,于是传旨命将开国以来历朝实录、圣训以满、汉文各重抄一份,送往盛京收藏。完成后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运抵,先存放在凤凰楼,乾隆四十三年正式移入崇谟阁中。当时阁内已备好二十二顶金龙大柜,即专供存放之用。此嘉庆至光绪各朝修纂前朝实录、圣训后,也按制送满、汉文本各一份入崇谟阁,至清末阁内共有清太祖至穆宗(同治)历朝实录一千五百一十三包、圣训三百八十包。因原有柜格不够又增设顶柜二十二架。


除实录、圣训之外,崇谟阁中还有几部鲜为人知的清入关前珍贵文献。一是《满文老档》,是清太宗时期以满文记录的国史,时间从1607年至1636年,原本以老满文(也称无圈点满文)书写,是研究当时满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最重要的资料。清入关后带拄北京,至乾隆时期,皇帝命将原本用老满文和通行的新满文(也称加圈点满文)各抄写两部,其中一部被指定送往老档的诞生地──沈阳故宫,珍藏于崇谟阁中,共五十二函、三百六十册。这部重要的史籍因为始终秘藏宫中,清代一直不为世人所知,到了民国初年才陆续有人开始翻译公布,供研究清朝和满族历史的学者所利用。二是《满洲实录》,共八卷,修成于清太宗天聪九年(1635年),用满、汉、蒙三体文字合璧书写,并绘有图画八十七幅,所以也称作《满洲实录图》。原只一部,深藏宫中。乾隆皇帝七十二岁那一年重读此书时,觉得有必要加以复制,以免失传,于是传旨重抄两份,一存于北京宫中上书房,一送至盛京崇谟阁。这部书也是在民国年间才刊印行世。此外,崇谟阁中还收藏着几册汉文旧档,也形成于清太宗时期。其中即有当时一些朝臣的奏疏,也有与朝鲜国的往来公文,应是入关后由北京送回收藏于阁中的。


崇谟阁的上述藏品,除汉文旧档外,现在都归于辽宁省档案馆收藏。

建于皇宫中的盛京太庙


在沈阳故宫大清门东侧,有一处红墙黄瓦的独立院落。它既位于皇宫范围之内,又不是皇帝后妃们居住的地方,这里就是乾隆中期以后的盛京太庙。

所谓“太庙”即皇帝奉祀祖先的宗庙。清朝有太庙制度始于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元称帝之时,当时的太庙建于沈阳抚近门(大东门)外五里的地方,前殿供奉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后叶赫纳拉氏(皇太极生母)神位,后殿则供奉努尔哈赤以上四代祖先,即猛哥帖木儿、福满、觉昌安、塔克世及其妻的神位。太庙建成后,每年逢清明、除夕等日,皇太极都要亲自前往焚香祭祀。顺治迁都北京后,先是把太祖朝的神位移往北京太庙,原来的盛京太庙因为只剩下四祖神位,改称为“四祖庙”,顺治四年(1647年)四祖神位也迁往北京太庙,盛京的原建筑“神去庙空”了。


大清门东侧原本是明朝的一座道教观宇,内供天官、地官、水官,名为三官庙,早在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前就已是城中的著名庙宇了。在兴建沈阳故宫时,皇帝不但没有拆掉它,而且还继续保留庙中的香火,清入关前,有许多与宫廷有关的重要事件发生在这里(详见后述),顺治、康熙、乾隆等皇帝还多次赏赐银两和御笔匾额,表示对这座与开国宫殿同在一处的庙宇的特殊重视。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第三次东巡盛京时,为了完备陪都城的规制,传旨重修盛京天坛、地坛、堂子(皇帝按满族萨满教礼俗祭天之处)和盛京太庙。当时其他三处的旧建筑尚存,而太庙则因多年废置难以修复。于是乾隆决定把在三官庙旧址重建太庙,并举出古代宫殿前“左祖右社”(即宫阙左建太庙、右建社稷坛)的制度做为依据。同时传谕,把三官庙(此时已改名为景佑宫)移至德盛门(大南门)内重建。几年后,搬迁重建工程全部竣工,三官庙的位置,被新的盛京太庙所取代。


由于太庙是供奉皇帝祖先之处,所以在建筑上有一些与宫殿不同的特点。它由太庙门、正殿和东西配殿、耳房等组成,有趣的是,整个庙院并不是在平地盖造,却是像皇太极时期的帝后寝宫区一样建在高台之上,而且太庙门的位置比皇宫正门大清门还要突出,房顶的琉璃瓦也一律用黄色而不加饰绿剪边,这样做的目的显然都是为了表明其地位的尊贵。这座太庙建成后,因空间比较狭窄,并没有在这里供奉清朝历代帝王的“神主”(牌位)。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皇帝传旨,把京师太庙中所供奉的太祖至雍正五朝的玉宝玉册,用新疆和阗出产的上等玉重制一份,而将原有一份送至盛京太庙尊藏。所谓玉宝玉册,是记载为死后皇帝所进的庙号、谥号的典制文物,按制收藏于太庙中,而且每位帝后死后必有一份,所以乾隆皇帝也同时规定,嗣后再新制玉宝玉册都要做成两份,北京、盛京太庙各藏其一。按照这一制度,至清末盛京太庙共收贮清太祖朝至穆宗(同治)朝玉宝玉册三十二份(详见后述)。


太庙建成后,自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起,东巡祭祖陵的皇帝在进入沈阳故宫之前,都要先到庙中向自己祖先的玉宝玉册上香行礼,所以这处建筑尽管面积不大,地位却高于故宫内任何一处,是平常的“庙”所不能比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