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录】 行将消失的黄房子

 红豆居士 2015-03-22
行将消失的黄房子
                              ——踏访花园街中东铁路职工住宅街区
      这一片曾冠以“哈尔滨·1898”项目名头的开阜街区,曾因其带有沙俄殖民色彩而被废弃;这里曾经是中东铁路职工住宅区,保存着哈尔滨开埠之初的俄罗斯庭院式民居数十栋。如今,衣衫褴褛,残垣断壁,且即将夷为平地……在今天,若是你想了解一百年前的哈尔滨是个什么样子,除了老道外,剩下的就是这里了……

IMG_1731.jpg (576.35 KB, 下载次数: 177)

IMG_1715.jpg (396.8 KB, 下载次数: 176)

IMG_1674.jpg (482.79 KB, 下载次数: 176)

IMG_1**.jpg (490.28 KB, 下载次数: 176)

7


      这里的老房子始建于1898年。是为当时修建中东铁路工程技术人员所建的集体宿舍。中东铁路工程结束后变为苏联专家的私人住宅。苏联专家回国后,移交给哈尔滨铁路局管理(产权单位),后变为哈铁职工宿舍
      据考证,中东铁路始建于1898年,最初的选址在如今的香坊火车站。在香坊区一带修建铁路的同时,俄国人选择了秦家岗(即南岗区)作为管理机构的落脚点,从1898年开始,由首任工程师列夫捷耶夫主持设计并修建,在花园街附近,由大直街、木介街、海关街、红军街、耀景街等街路围合形成四个街区,当时称为“新城子”,也就是后来人们俗称的“黄房子”铁路员工住宅区,在当时,这里是哈尔滨最繁华的俄罗斯社区。

IMG_1658.jpg (536.23 KB, 下载次数: 175)

IMG_1685.jpg (491.55 KB, 下载次数: 175)

IMG_1694.jpg (528.16 KB, 下载次数: 176)

IMG_1694.jpg



      自这种俄式的“黄房子”便落户哈尔滨之后,这个色调便成为了冰城建筑的主色调之一。那时候,这些“黄房子”门前屋后栽满了美丽的丁香树。每到花开之际,未见丁香花,已先闻到幽馨的花香。时至今日,好多“黄房子”周边还依然挺立着丁香树,虽然有些孤单,但它们执拗地在证明,这里曾有过冰城花季盛景……

IMG_1619.jpg (414.69 KB, 下载次数: 176)

IMG_1700.jpg (385.57 KB, 下载次数: 175)

IMG_1708.jpg (525.1 KB, 下载次数: 174)



      走近这些老房子,尽管它们大多已经“衣衫褴褛”,但仍然依稀可辨当年的风采。这些正宗的俄式房屋,外墙一律涂成黄色。独立式房屋,每户门前自带门斗、大门和小栅栏,普遍采用砖木结构,墙体足有两砖半之厚,双坡式屋顶,冬暖夏凉。房子里有壁炉、厨房、阳台、花窖和菜窖等,还有踩上去发出“笃笃笃”发出闷响的红色木地板。在当时几乎所有哈尔滨人看来,“黄房子”是绝对是奢侈的高档住宅。只不过,夜半时分,会清晰感觉到地板下“吱吱”的怪叫,以及来回奔跑的鼠影……

IMG_1605.jpg (623.13 KB, 下载次数: 169)

IMG_1611.jpg (495.62 KB, 下载次数: 8)

IMG_1661.jpg (562.49 KB, 下载次数: 4)



      在冰城,原本这样的黄房子随处可见,并不稀罕。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尤其是老城区的拆迁改造的不断推进,随着隆隆的挖掘机声,这些“人老珠黄”的老房子,首当其冲的就成了高楼大厦的牺牲品。眼下。开阜老宅区,还能有点规模的,也就剩下花园街北京街这一小片了。
    以往也曾多次路过这里,每次路过都会关注地瞧几眼,看到的是老建筑就一天天地在消失。除了沿街还有几栋在为里面已经拆成遍地瓦砾的废墟的惨象遮羞之外,,里面已经成为一片瓦砾了。即便是有个别暂时幸存,也仅仅是苟延残喘,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这个见证了哈尔滨城市史的开篇,演绎了哈尔滨城市史最辉煌篇章的老街区,不久将来就可能彻底消失了。
    走在废墟旁,看着这残垣断壁,看着这曾经的风光不再场景,心情是很沉重的。一百多年的历史就这么流逝了,是我们亲手把历史消灭掉的,那些现代的钢筋水泥建筑,即便再新潮,也只能留下些没有历史与文化的积淀的浮躁与虚华。

IMG_1635.jpg (622.57 KB, 下载次数: 4)

IMG_1635.jpg

IMG_1669.jpg (571.77 KB, 下载次数: 4)

IMG_1669.jpg

IMG_1705.jpg (442.58 KB, 下载次数: 4)



本帖最后由 顾此失彼 于 2015-3-17 09:15 编辑

    曾经同样命运的三十六棚等一大批民居,相继消失了。这也许是它的宿命,但这拥有百年历史建筑,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否留存下来几栋老房子,更在于它保留下来的原汁原味的外来文化。因为它清晰印刻着哈尔滨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的历史,将哈尔滨的城市历史文化特质与灵魂,深深藏在了这里。
    况且,它本身也印证的一段不可复制的历史沿革——上世纪50年代,“黄房子”的所有权交由哈尔滨的铁路部门。这也许是“黄房子”得以留存至今的一个关键,那时候,是住在这里的铁路职工,有着一段最为美好的生活。不但住的舒心,还包括那时只花一毛钱的公费医疗,以及一年一次的免火车票探亲等“高级待遇”。怎奈好景不长,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住进这片民宅区的人已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铁路职工及家属,很显然,房子肯定不够住了,后来就在院子里见缝插针地盖起许多平房,甚至一夜间就搭靠在“黄房子”身边“变”出一个棚子来……从此彻底打破了这里原本平和、幽雅、充满贵族感的生活气质。
     到上世纪80年代,很多老铁路职工走了不少了,‘黄房子’租住给了附近的打工者。这些人不爱惜房子,那些老式的门窗坏掉后被仍掉,换上了铁门窗。大量的花果树也在这里从此绝迹。

IMG_1609.jpg (606.92 KB, 下载次数: 4)

IMG_1657.jpg (558.28 KB, 下载次数: 4)

IMG_1657.jpg

IMG_1693.jpg (484.15 KB, 下载次数: 7)

IMG_1693.jpg



      同样是在上世纪80年代,“黄房子”附近形成了著名的装饰大市场。大量来自南方的手工业者和小作坊仿佛一夜间涌入,装饰材料商店、废品收购站、食杂店在临街的“黄房子”里遍地“开花”。尤其是这里由于没有集中供热,冬季房屋的取暖全靠烧火,外加电网像蜘蛛网一样交错暴露在连片的房屋上空,消防安全,就像是埋在这里的一颗不定时**。平均每年都有若干起大小火灾。

IMG_1642.jpg (502.42 KB, 下载次数: 4)

IMG_1709.jpg (512.11 KB, 下载次数: 4)

IMG_1729.jpg (566.04 KB, 下载次数: 3)



      历史是不容复制的。但如何保留它的原汁原味,并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2005年,由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局、北京新都市整体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一份关于《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文本中,对花园街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功能要求如下:“重点保护好风貌区的整体环境,恢复风貌区的居住形态,保护好近代优秀建筑,加强市政及其他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适当调整用地功能,使传统风貌区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新天地的商业运作成功,映射出现代城市发展中对旧时代的回顾和眷恋。对外国人来说是猎奇,对中国人更多的则是怀旧。然而,结合哈尔滨的实际情况,“黄房子”不可能成功复制“新天地模式”,毕竟哈尔滨尚没有庞大的白领人群和外国人,照搬新天地的方法恐怕未必行的通。

IMG_1615.jpg (500.66 KB, 下载次数: 4)

IMG_1624.jpg (561 KB, 下载次数: 4)

IMG_1640.jpg (293.72 KB, 下载次数: 4)




      人往往就是这样,很多时候,老物件总是舍不得丢掉,这个感情几乎大家都有。其实,吐故纳新是自然的法则,房子老了就应该翻盖,衣服破旧了就应该换新。百年老房子还能坚持多久我不知道,但它毕竟承载了一段冰城的历史。哈尔滨的城市灵魂就是中西文化的交融,百年过去了,三十六棚已然不在,花园街附近的这些“黄房子”,已经成为冰城开埠住宅的“最后一景”,这个哈尔滨开埠之初城市面貌的“活化石”最终命运如何,也只能看它的造化了。

IMG_1653.jpg (446.03 KB, 下载次数: 7)

IMG_1653.jpg

IMG_1702.jpg (666.52 KB, 下载次数: 4)

IMG_1702.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