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樊大虾专栏】考试解决阅读问题的规则与方法(2)

 相机而动 2015-03-23
考试解决阅读问题的规则与方法(2)
樊大虾
阅读思维自我塑造的几个方法
1、提取式
   所谓提取式是指阅读赏析过程中通过提取句子中主要的词语进行赏析,然后对词语的内涵进行扩大,从关键词的意思扩大到句子的意思便可解决问题了。
      如: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儿子)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龙应台《目送》)
      这句话从理解上来看的确有一定难度,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句中有几个词语是很能体现整个句子要表达的意图的。比如说“无边无际”“凝望”“交会”等。“无边无际”是一个空间上的词语,展现了母子即将离别时难以割舍的情怀,“凝望”则体现了“我”对儿子的牵挂和不舍,“交会”刻画出了母子相互的留恋。经过分析,进一步提取出一个更能概括这句话内涵的词语“交会”。问题较好解决了,根据从“点”到“面”的思维逻辑。
     答案就可以概括了:
        “交会一词写出我对儿子的牵挂与儿子对我的依恋融合在一起的情形,形象表现出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
2、补充式
    有时候,一位作者在语言的叙述过程中把话说得很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这就叫“留白”。这种留白,往往就是考核的重点。对于这种句子的理解,只需要将留白的地方补充起来,就能解决答案了——补充的内容就是答案。
   如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沉湎过去的回忆,是老人的专利。(张平树《进取》)这句话难以解决就在于它太简单了,但简单的句子有时候恰恰无从下手理解。很多学生解题时都会说“老人喜欢沉湎过去”,“沉湎过去是老人喜欢的”等等,仔细观察会发现,和没说一样。其实这句话很含蓄地收束住了,后面应该有句话没说。“沉湎过去的回忆,是老人的专利。”那不是谁的专利呢?应该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年轻人该怎么做呢?应该勇往直前地向前看。这也就是这句话后面留的“白”。
    则句子的理解应该是:年轻人不该在过去的成绩里面徘徊,而应该拥有一份进取之心,应该勇往直前地向前走。
3、逆向式
    看孩子们玩走迷宫,从入口寻找突破往往会处处碰壁,而如果换一种思维从出口往回找,则线路要简单清晰得多。其实,学习的思维过程有时候也是这样的,当我们顺着思考难以理解时,不妨换一种角度,从结果往原因推理,答案反倒会容易找得多。
    如:认真阅读加横线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人们这才发现——哪怕是只狗,也是要有尊严的! 或者反过来说——它们比人更要尊严!(吴若增《军犬黑子》)
    这也是一句很简单的话,很多孩子在回答时不知如何下笔,有的答“狗也是要尊严的”“狗比人更要尊严”等等。也和没答一样,这时候不妨换一种思维,句子说“他们比人更要尊严”,逆向思考,不就是说:
    生活中有些人还没有够有尊严。这就是问题的答案了。
    再如:认真阅读加横线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假如你现在感觉到吃什么都不香了,看再美的景致都不激动了,住再大的房子,坐再好的车,都没有幸福感了,一定是你变了,变得离真实的生活愈来愈远了。(刘燕敏《桂花为什么不香》)
    仔细阅读会发现,这句较长的话语前半部分“假如你现在感觉到吃什么都不香了,看再美的景致都不激动了,住再大的房子,坐再好的车,都没有幸福感了”是整个句子的假设性条件,后半部分“一定是你变了,变得离真实的生活愈来愈远了”是结果。对于它的理解,我们不妨从结果开始着眼,“离真实生活愈来愈远了”就会产生前半部分哪种虽能享受充足的物质生活而却偏偏没有精神上愉悦的结果。那要是离生活近些呢?问题就好解决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我们贴近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就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因此,思维的自我塑造是解决问题很关键的手段,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总结问题,阅读的品质才会从根本上得以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