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今译:青苔半浮石半湿 浣纱人去不多时

 高山仙人掌 2015-03-23

古诗今译:青苔半浮石半湿  浣纱人去不多时

古诗今译:青苔半浮石半湿 <wbr> <wbr>浣纱人去不多时
(2007-07-23 20:36:55
古诗:
青苔半浮石半湿  浣纱人去不多时
 
今译:
还像被刚才揉碎了那样,
水没有褪去笑脸一样的红。
轻轻的啊,
摇荡着青草,
碰痛了冰凉的滑石,
低低地呻一声哦。
去看一行行河滩上
浅浅的脚印。
浣纱的人儿你走得不远么,
捣衣声  请留下来吧。
        1987年作于醴泉
 
注:今日翻看丰子恺的画,这一张的诗异样的熟悉,于是又找了半天从前写的东西来。也不知当时从什么地方看到这句诗,就顺手翻译了一下,现在看还很生涩,但也不妨是一种意味,跟当时的心境有关了。苏珊·朗格有一句话:“一件艺术品总好像浸透着情感、心境或供它表现的其他具有生命力的经验……”(《艺术问题》),看来就是这么回事。
仔细看,诗句好像有出入,不太一样。丰子恺引用的是“水藻半浮苔半湿”,而我抄的是“青苔半浮石半湿”,不知原诗是什么?于是便查。
诗是出于明代的一个笔记小说《尧山堂外纪》,作者蒋一葵,咱不熟悉。再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到这部书的情况:“一葵字仲舒,常州人。尧山,其读书堂名也。是书取记传所载轶闻琐事,择其稍僻者,辑为一编。上起古初,下迄明代,每代俱以人名标目。雅俗并陈,真伪并列,殊乏简汰之功。至以明诸帝分编入各卷之中,尤非体例矣。”作者蒋一葵自己也说他的这部书类似《齐谐》,是专意搜录世间的逸闻趣事的。这样的书,我很看重,从文献学上来说,它就保留了大量的材料,尤其保留了大量曲文,如散曲等,还有一些今天已经佚失的古籍,对有关版本研究、校注勘误大有裨益,同时,它还记载了大量戏曲小说作家、演员的生平交游、传闻逸事。这很不简单,我们研究戏曲小说,总为成书情况、作者生平没有资料而苦恼,这本书应该帮助很大的。
该书卷65(宋金)时期列“刘瞻”条就收录此诗:
【刘瞻】 〔字岩老,自号樱宁居士。天德三年南榜登科。〕
刘岩老作诗,工于野逸,《春郊》诗云:“桑芽粒粒破春青,小叶迎春未展成。寒食归宁红袖女,外家纸上看蚕生。”又赋所见云:“倾欹石片插涟漪,上有萧萧杨柳枝。藻荇半浮苔半湿,浣纱人去不多时。”
其中,“天德”为金海陵王完颜亮的年号,三年则为公元1151年。是金代诗人写的,从名字上看作者是汉人,而且汉人也才有这样的情趣和训练,“南榜登科”,大概刘岩老也为江南人了。可是,你看,这书中的诗句又和丰子恺引的还不一样,可见版本之混乱,如果《尧山堂外纪》是最早录此诗的,那么当以此为准了。
不过,再读读原诗,的确很美很野逸轻飘的意境,到江南的人,常为此牵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