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其他眼病妙方 1养肝明目饮 【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 【歌诀】养肝明目用首乌,菊花桑叶赭石贞, 黑豆苦茶龙牡粉,决覆青葙蒺藜关。 【组成】制首乌15克,杭菊花10克,冬桑叶10克,赭石粉15克,龙牡粉15克,女贞子15克,黑豆皮10克,苦丁茶10克,关蒺藜10克,青葙子10克,旋覆花(布包)10克,决明子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10剂为1疗程。1疗程后改用丸药善后,即以上药十倍剂量,共炒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每次服50粒,每日3次,早、中、晚饭前后皆可服,白开水送下。 【功效】补肝血,养肝阴,兼化痰涤饮。 【方解】凡肝肾阴虚之人,多有眼花视物不清,但移时即安。但幻视所见之影不变,此与眼花有别。故方用制首乌以滋补肝肾,养血祛风;佐以代赭石养血气,平血热;龙骨以益肾镇肝;牡蛎以清热补水;甘菊花以平木火而养目血;冬桑叶以养血祛风明目;女贞子以益肝肾,补风虚,聪耳明目;青葙子以祛风热,治青盲障翳;决明子以治目疾而益肾精;蒺藜子以益精明目,泻肺气而散肝风;旋覆花以消痰结而去头目之风;苦丁茶以活血祛风;黑豆皮以清热而治目翳。诸药合用重在补肝滋肾,养肝血,滋肝阴,泻肝火,熄肝风;亦兼软坚化痰,涤饮祛浊,补攻并行。 【主治】幻视,症见先觉脑转耳鸣,头目眩晕,继发幻视。一般所见,多为链状之无数小亮圈,或断或连、或见类似虫蚁成群之黑影或见小蛇、蜈蚣、蜘蛛、蜻蜓、蝎子以及各种虫类异物,随两眼视线所及上下左右,皆可见到,俗称“挂影”。 【加减】若在夜黑眼闭见到蛇影,此痰饮为患。王隐君有“人之诸疾,悉出于痰”之说。可再加茯苓60克,菟丝子60克,制龟板120克,当归30克,甘草30克,入丸剂中,共炒研末蜜丸。 【附记】坚持服用,每获良效。
2消炎饮 【来源】李文亮《千家妙方·下》(祁宝玉方) 【歌诀】消炎饮内生石膏,二防羌连白芷投, 腥萆红蔓地知柏,桑皮丹皮草苡仁。 【组成】生石膏30克,防风6克,防己6克,黄连6克,羌活6克,白芷10克,生甘草10克,鱼腥草12克,萆薢10克,红花10克,蔓荆子10克,生地12克,盐黄柏8克,知母8克,桑皮10克,丹皮10克,生苡仁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重者可日服2剂。 【功效】清热疏风,利湿健脾,活血解毒。 【方解】方用鱼腥草、生石膏、黄连、知母、生甘草清热解毒;黄柏清热坚阴;防风、羌活、蔓荆子、白芷疏风散邪;防己、萆薢、生苡仁利湿健脾;生地、丹皮、红花凉血活血;桑皮宣畅气机,清利肺气。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疏风活血,利湿健脾之功。 【主治】急性色素膜炎。 【加减】临床应用,可随症【加减】。如体弱脾虚者,减石膏,知母、黄柏,加云苓、党参、白术。 【附记】屡用效佳。
3丹红四物汤 【来源】李文亮《千家妙方·下》(邵有林方) 【歌诀】丹红四物用丹参,当归红花生地黄, 再加川芎和芍药,活血祛瘀治可痊。 【组成】丹参25克,红花15克,当归15克,生地25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或赤芍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活血祛瘀。 【方解】本方由四物汤加丹参、红花而成。方用丹参、红花、当归、川芎活血祛瘀;生地、赤芍凉血清热。合而用之,共奏活血祛瘀,凉血清热之功。 【主治】玻璃体混浊(陈旧性出血)。 【加减】若有出血倾向者,可加清热凉血药,如大蓟、小蓟、侧柏叶;病久体虚者,加党参、黄芪;有瘀血的酌加行气活瘀药香附、陈皮;瘀血久者,可加软坚药海藻、昆布、夏枯草等。 【附记】临床验证效佳。
4加味补阴抑阳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咯际平方) 【歌诀】加味补阴抑阳汤,龟牡知柏大生地, 远菖菟决菊苓草,赭石枣楮紫石英。 【组成】大生地30克,生龟板12克,生牡蛎12克,知母12克,黄柏10克,远志10克,石菖蒲10克,菟丝子10克,石决明18克,菊花10克,云苓10克,甘草3克,代赭石15克,枣仁10克,楮实子10克,紫石英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调补阴阳。 【方解】五官之中,惟目为最主要,得知,能察秋毫之微;失之,沸暏泰山之大。是知分昼夜,辨皂白,莫若为目。视赤如白者,乃心血之不足,而肺气有余所致,血不足而火衰,火衰而无强视之力,故肺气偏盛之金,反来侮心脏不足之火,以致肺气上逆,肾阴下降,阴阳乘乱,故视赤而如白。治宜调补阴阳。故方用大生地、生龟板、生牡蛎、知母、黄柏、楮实子、菟丝子滋肾坚阴而降虚火之上炎,平补阴阳;远志、石菖蒲、枣仁、紫石英养心安神;代赭石重镇降逆,而降肺气之上逆;云苓利湿健脾;菊花、石决明平肝潜阳。合而用之,共达调补阴阳之效。 【主治】红色盲。 【附记】屡用多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