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任”让人活得放心 父母与子女间的信任是家庭教育的基石

 青衣问道 2015-03-24







“信任”让人活得放心





其先前的承诺。相互依赖表示双方之间存在着交换关系,无论交换内容为何,都表示双方至少有某种程度的利害相关,己方利益必须靠对方才能实现。




在管理和教育领域中,对管理或者教育的对象给予期许和其能力的肯定,从而获得积极正向的结果,这效应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人际信任的经验是由个人价值观、态度、心情及情绪、个人魅力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组心理活动的产物。

美国的心理学家Deutsch于1958年通过著名的囚徒困境实验将信任研究引入到心理学领域。
信任他人意味着必须承受易受对方行为伤害的风险,因此,承担易受伤害之风险的意愿亦是人际信任之核心。


在心理学中,信任是社会影响概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为影响或说服一个信任你的人是容易的。因此,这个概念已被广泛的应用于预测组织(例如:政府机构)的行为。然而,再次感受到诚实,能力和价值的相似性(value similarity, 稍微类似仁爱心)是必要的。

若因为明显违反了其中的三个因素而丧失了信任,将很难修复信任。因此,建设信任与破坏信任有一个明确的对称性。










信任,要从自我开始。

信任自我,是愿意在内心无条件地敞开、接纳自己一切的存在,爱自己的优势和缺陷,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情绪。






善意让信任者确信被信任不会伤害自己且会保护自己的利益,因而愿意信任对方。善意的表现再更进一步就是慈悲心的流露,慈悲心是指被信任者不以自私为导向,而会以信任者或共同利益为优先,善意可以被视为人际信任产生之关键;缺乏善意之信任,只可被视为信心。对于不同的时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效果。


如果仅是一厢情愿的相信他人而无任何的怀疑,将会导致危机或加剧信任滥用的情形,当信任者在交换过程中获得被信任者值得信任的证据,如口碑、意图、能力、可靠性,及前述的善意等,然后信任者会依其信任倾向来决定是否信任对方。


人的情感状态会影响信任经验,并影响对被信任者可信任性的判断。这与前述之理性面向的论点并不矛盾,认知性及情感性的元素同时存在于人际信任之中,如果只有情感而没有理性认知,信任就成了盲目的信心,反过来说,如果只有理性认知而没有情感性元素,则信任只是冷血的预测,因此信任通常是情感及理性思考之混合体。






在与人交往中,我们不需要多说多做,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就能真切感受一种莫大的信心和力量,在内心产生美好的共鸣。正因为如此,信任也十分脆弱,它很容易遭受破坏,面目全非,就像一页纸,一旦撕碎,再也无法复原。


信任,要从自我开始。信任自我,是愿意在内心无条件地敞开、接纳自己一切的存在,爱自己的优势和缺陷,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情绪。上天赐予我们的躯壳无法改变,而心灵却拥有改变与创造生命价值的精神力量。在心灵的镜子前,我们了解自己,认清自己,探索自己,建立起生命最初的信任。这种信任,将带来一切欣喜变化。选择主动承担,完全信赖自身所具有的面对、解决问题的内在力量;勇于承认缺陷,不妄自菲薄,自暴自弃,极力发挥与生俱来的天赋特质,真正成为自己;认真把握当下,放下无谓的执着,舍弃妄想贪念,不对自己抱有过分或不切合实际的期待要求,焕醒生命的活力。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那么他的世界就是正确的。心灵的信任,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很多时候,内心所产生的不信任,正是我们头脑中对人事物抱持的一颗偏见与分别之心使然,是一种不合理思维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激发事件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的间接原因,而引起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的直接原因,则是由个体对激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决定的,正是这种非理性生活态度,导致了心理的失调。客观事件本身并没有好坏对错,而不正确的只是我们内心看待与评价它的态度方式。

怎样做到自我信任呢?如果你想知道,心灵会告诉你答案。就像去往一个目的地,心灵是一个随风自由转动的方向标,它主动为你指引行走的标志。仔细聆听,如果此刻你正感受着痛苦、沮丧、烦恼、压抑、伤害情绪,那么停下来,你肯定走错了地方,偏离了原来的方向。不管你去向哪里,心始终在那里,不近不远,不离不弃。只是,它经常被人们自己眼睛、头脑所接收、所形成的各种虚假幻相、消极暗示所遮蔽,由此失去本真色彩。生活中,一阵掀起的风沙,一团笼罩的迷雾,都可以让我们鲜活的心灵花园,瞬间失去相互之间信任的温暖光照。越是害怕,越是受伤;越是担心,越是失去——自我信任的缺失,是一个巨大又无形的意识空洞,如果你不学会尽快远离,那么你将陷入一种如履薄冰,无法体验宁静与平和的痛苦生活。生命能量分崩离析、微弱渺小,不足为自己、为他人带来更多的喜悦、幸福、自由生活,不足为未来漫长而艰辛的人生旅途指引光明,又怎能感受快乐?

信任是一种真爱,一种心灵的魅力。放弃抗拒,才能拥有,发自内心接纳和放下,全然信任自己,才能信任他人,弥补残缺,修复圆满,延伸生命的真实美好。为什么我们内心会犹豫、会猜疑、会抵触?是因为担心、害怕和抗拒。担心错误,害怕伤害,抗拒失去。我们相信的是错误本身,而不是错误掩盖下的事实。

大道自然,心灵的信任也是维系宇宙万物之间一条无形的纽带。譬如,天地相融,山水相依;春去秋来,四季轮换;万物生发,昼夜交替。信任虽形至简,却情深似海。海纳百川,聚溪汇流,敞开博大胸怀,才能不排斥、拒绝、抗拒,不害怕被伤害,内心才有强大的包容、过滤、澄清的力量,化解不公与纷争。

信任带来的变化、成长显而易见。没有紧迫,没有催促,信任是一种涤荡在举手投足之间的自在与自由,一种透过外在仪表与形象流露的淡定从容风度,一种于游刃于人与人之间芬芳的吸引魅力。真诚的接纳,无言的尊重,将呈现出更多、更丰富的美好景致。真实,就是一种值得充分信任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像山崖一样巍峨屹立,岿然不动,可以像流水一样历经时光年轮辗转而永不褪色,可以像闪电划过黑夜长空,带来刹那神秘的光亮。一切就是本来存在的样子,哪怕不完美,哪怕仍有缺陷,它们就是真实朴素的沉淀。事物如此,心灵亦如此,信任把这种透过心灵的真实存在诠释成为另一种独特的风格。自我的信任,既带来内心充盈与富足,又带来人与人相互的信任,它让生命彰显无比高贵纯真的品质,让生命富有更高层次的包容与爱。

给予信任,才能收获信任;建立信任,才能习惯信任。放弃利益之心,淡化得失之心,全然的信任自己,信任他人,它将如同一艘航船,承载着你在的大海上迎风起航,一路前行,最终抵达爱、喜悦与和平的幸福彼岸。







亲密关系中请呵护信任



亲密关系中的信任需要长久的努力才可以建立,却也可能因为一次失信就完全失去,就好像是你在搭积木,小心翼翼的在搭建的时候一个不注意最后积木全部的塌陷。这就是为什么夫妻关系中如果有一个人出轨过一次,即使对方可以原谅,但是仍然心生怨恨,在之后的相处中不断的提起,最终两个人之间的信任再也不能恢复如初。


在亲密关系经营中一定要在答应对方的事情上努力,即使做不到也要有良好的沟通,信任稳定之后也是要去经营而不是一劳永逸,因为一旦破坏即使付出之前十倍的努力也是不能让一切恢复如初的。


大学的时候班里有对人人羡慕的情侣,女生漂亮优秀,男生高大帅气,每年都被评为我们班级的“最佳情侣”。毕业之后,他们也非常努力在一起。男生在北京找到一份工作,女生因此努力考取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记得女孩的人人日志曾写到,周末为了见一面要在地铁上挤两个多小时,却在见面那刻相视而笑中疲惫感一扫而光,觉得灰蒙蒙世界那个明亮的笑容让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但是美好的事情似乎都比较容易破碎,就在日志发出不久之后,她发了一个状态说是男生出轨。我们都是见过这个美丽娇弱的女孩如何在冬天给打了一天篮球的男生洗那些臭衣服,知道她如何没日没夜帮助男生写论文,却在毕业不久之后被劈腿,惊讶之余满是同情。



之后女孩和我聊天说她已经原谅了男生,正一起外出旅游尝试恢复关系,但是她心里却再也回不去了:“他说的每句话都觉得是谎话,他的每个表情都觉得假,每个笑容都给过那个女人,总是觉得他是脏的。觉得有种窒息感,不再信任他,再也坚持不住了。”


看到女孩打过来的字觉得深深的遗憾,那些信任再也回不来了,虽然他们非常努力在一起。最后的结果也不再是他们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而是女孩也出轨,分手之后男生很快找了另外一个女生闪了婚,而且是奉子成婚。抛去很多其他的方面,单单就两人之间无法恢复的信任来说像是玻璃做的球,被狠狠摔碎,无法复原,即使有的时候摔下来不碎也是有裂痕的。



生活中这样的故事并不多,但是男女恋爱和婚后这样的故事却是常常发生。男人答应女人说,我再也不抽烟了,不动手了,不喝酒了,不忘记给你买礼物了……结果说过的话像是空气一样,女人的失望日复一日,男人却觉得不是太大的事情说了难道要真的都做到吗,值到一天女人提出离婚而且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男人才发现原来女人的信任像是流过的眼泪捡都捡不起来。也常常听到某些人骄傲幸福的说,只要他答应我的事情都会努力去做。那么怎么样才能将彼此的信任关系想着良性的方向去发展呢?


■不轻易许诺:有的时候对方会头脑一热许下一些不能实现的诺言,却在之后完全没有在意或者努力实践最终这个被破坏的诺言就像是针一样扎在两人的关系里不能碰触,一碰就伤。不要轻易去许诺,当然如果为了安慰对方可以告诉你愿意尝试去为了对方改变一些,但是也不要夸下海口成为之后关系里的炸弹。


■许诺努力实现:如果真的因为太忙太累很多外界的因素很难将诺言实现就尽量采取一些措施如做提醒和记录以防忘记,然后如果实现不了要好好地沟通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非常想完成整个诺言但是又做不到的原因,只有这样对方才能比较好的理解和原谅。


■出现信任危机的时候尽快采取措施:发现对方因为你失信而失望之后不要采取逃避的态度,而是要尽快提出或者采取措施进行补偿或者解释。比如已经答应对方不会忘记带礼物但是最后因为过于忙碌忘记那么就要尽快进行补偿如抽时间陪伴或者买礼物。


■修复出现裂痕的信任需要时间:如果某一方失信很严重而两个人都愿意尝试恢复也不是不可能实现,但是其中有个条件非常重要就是时间。没有不会淡的疤,随着时间推移在双方努力下让信任再重新建立,在发泄负面情绪之后还是好好呵护不要常常去碰触疤痕。(文/心窝:夫丹)













 西美尔的信任理论概述

  “信任”已成为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尤其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最为瞩目,不管是国际上还是国内,信任研究的文献日渐增多。信任问题的出现几乎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信任的概念,是经由哲学和政治学著作进入社会学理论。在前现代阶段,信任的研究主要是从伦理学角度人手的。从伦理学研究到社会学研究的转换伴随着从前现代到现代的社会变迁。通常认为,社会学的信任研究从西美尔开启。然而,通观当前信任研究的文献资料,尤其是国内的信任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低估了西美尔对信任理论的贡献。

  西美尔开启了当代社会学信任研究的先河,但他的贡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货币哲学》和《社会学》中,西美尔提出的信任理论具有开创性的价值。他认为社会开始于人们之间的互动,在当代,互动的主要形式是交换,尤其是以货币为中介的交换,这种交换离开信任就无法进行,进而,整个社会的运行离不开信任。西美尔认为,信任是重要的社会综合理论。信任不同于弱归纳性知识,不仅包含有认知性因素,还包含一种类似于信仰的超验的因素。

西美尔信任理论的形成背景

  西美尔生于1858年,与迪尔凯姆同年,略早于乔治·赫伯特·米德(1863)和马克斯·韦伯(1864),卒于1918年。他的公认的代表作是1900年出版的《货币哲学》和1908年出版的《社会学》两部大部头著作。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在《西美尔论货币和文化》一文中评论道,“西美尔代表了一个不同的类型”。尽管他对一战前德国哲学气候有着非凡的影响,尽管他对德国社会学和对美国社会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哈贝马斯认为:“西美尔是一个生气勃勃的而不是一个系统的思想者。他试图用社会科学的倾向来对他的时代做出哲学的诊断,而不是固守于哲学或者社会学一隅。”《货币哲学》一发表,立刻在当时的学术界掀起了一场波澜。到底该把这部著作归为哪一类,有人认为该书方法是形而上学的,内容是经济学的,论述人与人的关系的大框架是社会学的。米德认为,西美尔在《货币哲学》中分析经济现象的形式,而不是经济现象的内容,这明显与马克思的《资本论》不同。其实在《货币哲学》发表之前的1889年,西美尔写了一篇论文《货币心理学》,在这篇文章里,西美尔概略地提到了很多后来在《货币哲学》中发展的观点。从1896到1899这几年间,西美尔断断续续地写成了《货币哲学》的主要部分,之所以不再叫“货币心理学”,是西美尔想努力去构建一种货币哲学,而不同于经济学和心理学对货币的论述。在《货币哲学》中,西美尔超越了对货币经济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关注,不仅显示了他对货币经济影响社会和文化生活的社会学的关注,而且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文化哲学和一种关注日常世界的生活形而上学。

  《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中》(以下简称《社会学》)是西美尔的社会学代表作。在该书中,西美尔详细地论述了他的社会学思想。早在《货币哲学》中,西美尔已经阐述了他的社会学的基本思想:强调社会交换和社会关系。他认为交换是人类社会化中最纯粹、最原始的形式之一,交换创造了人们之间的社 会关系,产生了社会化,创造了社会。在交换之中,货币充当了一种交换媒介。信任在货币发挥正常功能的过程中起着支柱的作用。

  在《货币哲学》分析卷第二章第三节“社会交换与社会关系”标题下,西美尔提及了信任问题。从西美尔的整个著作来看,他并没有专门论述信任问题,和信任有关的论述除了刚提到的这一处外,还有另外两处,分别在《社会学》一书中第五章“秘密和秘密的社会”正文部分和注释部分。这三处尽管加起来篇幅还不到1O页,然而这些思想却是相当丰富,充满启发性。






西美尔信任理论的主要内容

西美尔信任理论的出发点

  西美尔信任理论的出发点是互动。西美尔认为正是互动形成了人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形成了社会。个人之间的互动是所有社会构成形成的起点。社会生活真实的历史起源仍然晦暗不明,但不管怎样,一种系统的发生学分析一定要从这个最简单、最直接的关系出发,即使到了今天,这种关系也仍然是无数新的社会构成形式的源泉。西美尔认为,现代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互动形式或社会关系是交换。对此西美尔虽然没有做深入的历史的考察,我们仍认为他的评价是恰当的。他认为交换不仅存在于有货币参与的经济领域,这一点在资本主义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且社会交往本身也是一种交换,每一次互动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交换,只不过是交换的评价标准不同而已。




在经济领域中,我们用货币来评价交换双方的付出和收获,所以我们对交换的评价标准是交换价值,由此,西美尔认为是交换决定了商品的价值,这是有失偏颇的。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交换的作用是明显的,交换教会我们的不仅是事物的相对价值,而且教会我们互惠。在前资本主义时期,货币经济尚不发达,主要的交换形式是物物交换,互惠就表现得更加明显,否则交换就无法进行。虽然在货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不再是物物交换,而是以货币为中介进行交换,互惠的性质仍然没有改变,因此西美尔认为互惠是所有人类关系中的一个构成因素。现代社会中,交换是创造一个社会的人们之间的内在联结和有机团结的前提条件之一。


不仅如此,西美尔更进一步强调,交换创造了人与人之间内在联系的功能之一——社会,只不过替代了单纯的个体集合而已。当然,无论从历史上还是逻辑上都不能说交换创造了社会。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分工的充分发达,交换更加普遍,社会关系的形式更加丰富,交换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接触和联系,也就为发展新的更多的个人关系和其他形式的社会关系提供了可能,开辟了新的空间,现代社会的良性运转离不开交换的正常进行。

  因此,交换机制的前提条件同样也构成社会的持续性的前提条件。交换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是信任。如果人们彼此没有一个一般的信任,社会自身将会解体,因为很少关系可以完全建立在关于他人的确定的认知之上。如果信任不像理性的证据和个人经验那样强或者更强,也很少有什么关系可以持续下来。现代经济是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交换形式是货币交换,货币是交换的媒介。西美尔认为现金交易离开了公众的信任是无法进行的。不仅如此,人们还必须相信被接受的货币不会贬值或者至少不会大大贬值,而且可以再次消费掉。这种形式的信任似乎是对作为物的货币的信任,但西美尔强调信任必须是对赋予货币有效性的人或者政府的信任。社会的运行离不开信任。






西美尔信任理论的基本观点

  1.信任是重要的社会综合力量

  与当代大多数信任研究者一样,西美尔对信任的重要性做出了最强烈的呼吁,在这一点上西美尔的文本中明显提及的有两处。一处在《货币哲学》中,“离开了人们之间的一般性信任,社会自身将变成一盘散沙”。另一处在《社会学》中,“信赖是在社会之内的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对个体行动者来讲,信任的功能是“提供一种可靠的假设,这种假设足以作为保障把实际的行为建立在此之上。”无论是在社会层面,还是在个体层面,信任都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信任研究吸引了众多的学科参与,尽管分歧很大,即使像信任的概念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仍然没有达成一个公认的、清晰的定义,但在信任的重要性这方面,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却达成了高度的一致。

  2.从人格信任到系统信任

  虽然西美尔没有自觉地把信任分为人格信任(包括特殊主义的信任和普遍主义的信任)和系统信任,但在他的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出,西美尔已经间接地提到了这个问题。西美尔写道:“政府在十八世纪以前发行的库存债券是最早发明的对作为整体的国家税收所具有的要求权形式。在这个例子中,可获得偿付的确定性不依赖于那种一定非得查明的特殊情况,而是依赖于对国家偿付能力的一般性信任。”这种国家信贷的形式区别于个人信贷的形式,不可能像个人信贷一样,去了解另外一个人的信用状况。西美尔认为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伴随着社会中的信任类型从以人格信任为主转到以系统信任为主。而且他认为正是货币在人格信任向系统信任的转化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工具和尺度,已经改造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在《货币哲学》中,西美尔做了一个历史的考察,他认为货币在现代社会逐渐获得了一个抽象的和永恒的地位。正是通过货币,建立起了限于特定目的的非个人的联系,从而取代了传统社会的个人联系。因此,在人格信任方面,货币在特殊主义的信任形式向普遍主义的信任形式的转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韦伯对这个问题也有详细的论述,他认为特殊主义信任基于血缘或地缘共同体,普遍主义信任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受到新教的影响。新教倡导的兄弟般的关系在信徒中间产生了普遍的信任。同时,货币经济发达的背后是对系统的信任,从西美尔的文本中我们可以推断他所说的“一般性信任”或者“普遍的信任”并不是人格信任意义上的普遍主义的信任,而是对系统的信任。西美尔关于货币媒介的理论被后来的卢曼、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等人继承。卢曼从系统理论和符号功能主义视角,对信任的类型做出了明确的区分:人格信任和系统信任。同时,卢曼对交换媒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1979年发表的《信任与权力59,他提出了三种主要的交换媒介:货币、真理、权力。卢曼认为这三种交换媒介在信任情形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吉登斯对信任的类型学做出了新的概括,他认为信任的种类包括:人格信任、符号系统和专家系统。

  3.信任不同于弱归纳性知识

  在《货币哲学》中,西美尔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一个农夫对他的土地将像前一年那样出产粮食没有信心(confidence),他就不会去播种;如果一个商人不相信(belief)公众会需要他的商品,他就不会提供这些商品,等等。这种信赖只是归纳性知识的一种弱形式。”西美尔认为这种弱归纳性知识并不是信任,它不能够为信任提供可靠的基础,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统计规律。他把这种弱归纳性知识和借贷行为以及对他人信任的例子区别开来。区别就在于前者只是弱归纳性知识,而后者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他称之为在宗教信仰里面体现的最清楚的“难以描述的因素”。

  卢曼把这个问题说得更明白,人要处理与世界的关系,世界包括自然和人类两个部分。卢曼区分了风险与危险,他把来自自然界的威胁称为危险,把来自人自身行动后果的威胁称为风险。他把信任与风险联系起来,认为信任是属人的。风险是行动论,不去行动就不会有风险。波兰社会学家什托姆普卡在这点上和卢曼持基本相同的立场。卢曼继承了弱归纳性知识,他认为这是由于认识论上的永久的差距决定的。卢曼写道:“归纳到底没有确切根据供给信任;但信任总是从已有的证据进行推断;如西美尔指出的那样,它是知与无知的融合。”吉登斯也看到了这一点,他用了“欠充分的归纳性知识”这个概念。虽然弱归纳性知识不是信任,但对人的信任总是离不开弱归纳性知识,无论如何还要从弱归纳性知识出发,除了宗教信仰的例子外。西美尔认为,我们总要行动,信赖让我们敢于行动,因为这种信赖基于对未来的可能事件的可靠性的预测和计算之上,信赖作为假设是对一个人的知和不知之间的状态。彻底知晓的人不需要去信赖(他人),根本不知晓的人,从理智上讲,根本不可能信赖(他人)。因此,信赖介于知与无知之间。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可以肯定在信赖(confidence,也有泽为“信心”)和信任之间存在着概念的差别,西美尔、卢曼和吉登斯都已经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做这样的区分在对信任的更深入的分析过程中是必要的。那么,如果我们要付出信任,需要多少比例的信赖因素(也就是弱归纳性知识)?有些人在信赖因素占很高的比例下,才肯付出信任;而另外一些人可能在信赖因素并不占很高比例的情况下,付出他们的信任。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异?又是什么因素在信赖之外对信任的付出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至少可以看到:当前关于信任基础的解释模型没有一种可以声称是普遍适用的,比如理性选择论、制度论、道德基础论等都是如此。信任需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除了信赖因素之外,西美尔提到在信任中存在一种“另外的元素”。





  4.信任中存在超验的因素

  在谈完货币交易与信任的关系后,西美尔用了一句话:“这种信任另外还有极微妙之处”如何微妙?他接着讲到,在借贷的例子中,以及对一个人的相信(befieve in someone)中,存在另外的元素,介于知和无知之外,也就是说无法用知识的范畴去把握它,是超验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对上帝的信仰、当某人说他相信上帝的时候,这并不仅仅表明是一种对上帝知识的尚不完善阶段,而毋宁说是一种与知识无关的心灵状态,它既比知识少,也比知识多。这个例子中完全不涉及弱归纳性知识,也就是说与知识无关。在《货币哲学》的中译本中存在一个误译,“经济上的信用不包含这种超理论的信仰因素在内”应为“经济上的信用肯定包含这种超理论的信仰因素在内”。在英译本中可以看到译者在“包含”一词前用1中不仅包含弱归纳性知识因素,还包含这种超验的因素。德国年轻的社会学者M.llering认为从《货币哲学》到《社会学》,在如何处理这个“深层因素”上,西美尔的态度有些变化,在《货币哲学》中,西美尔想把这种因素限定于宗教信仰,表现在他并没有过多地谈论这个因素,甚至说要努力去消除这个因素。但在《社会学》中他最终肯定了这个因素的存在,认为它不仅在宗教信仰中存在,而且存在于一切对他人相信的例1子中。 这种写作方式不太符合西美尔的惯常风格,有学者认为他是为了引人注意,不过也让很多人把这处关于信任的非常关键的评论给漏掉了,比如卢曼就没有注意西美尔信任理论中的超验的因素。吉登斯显然是注意到了西美尔所讲的这个因素,信任不同于弱归纳性知识,在于“信任意味着是对'承诺’(commitment)的一种跨越,这是不可化约的'信念’(faith)的一种品质”。信任把弱归纳性知识与这种超验的因素结合了起来。M.llering提出了“悬置”的概念,以解决从信赖到信任的跳跃。他认为信赖属于认知领域或者是解释领域,信任的情形属于期望领域,在两个领域之间裂开了一道鸿沟。跨越的方式,就是“悬置”,通俗地讲,就是忘掉,不去想它。是什么因素促成这种悬置?比如说制度、法律、惯例等因素在这种“悬置”过程中起到多大的作用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我们所做的事,心都会记录下来



我们活在变幻莫测的内心世界里

我们每天活在哪里?其实,并不在我们所以为的现实中,而是在这个无形无相而又变幻莫测的内心世界里。比如,我喜欢谁或讨厌谁、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是谁在主宰这一切?正是内心抉择的结果。为什么你会喜欢某人?是贪爱的心理使然;为什么你想得到什么?是占有的心理使然。不仅如此,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来自与之相应的心理。

在每天的早晚功课中,都会念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一偈颂出自《华严经》,告诉我们:心的运作最终会发展出十法界,其中包括四圣和六凡,前者为佛、菩萨、声闻、缘觉,后者为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所有这些生命形态,乃至其间的种种差别,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根源于我们不同的心行。成佛取决于它,堕落同样取决于它。

我们所做的事,心都会毫无巨细地记录下来

我们为什么能成佛?是因为众生本具成佛的潜质,也就是潜在的觉悟本体,又称佛性。但同时,生命还有着无始无明,有着与生俱来的我执和烦恼,如果不加以阻止,便会将我们导向恶道。

左右生命走向的,正是那些绵绵不绝而又刹那变化的心念。每个心念的生起,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并通过不断重复积累成习惯。而习惯会成为心态,进而发展为性格,最终固定为人格。你有什么心态、有什么人格,就会营造出什么样的生命环境。所以说,每个心念的发展都代表着一条生命道路,顺着这个方向,最终会发展出一个世界。

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只关注外在结果,而忽略了内在因果。我们干了错事,如果当下看不到报应,就会心存侥幸,就会觉得无所谓,明天可以继续再干,这是非常短视的。因为阿赖耶识早已经忠实地、事无巨细地记录了这些信息。当我们在重复的过程中,这一行为在内心形成的力量就会随之强化。可以想见,如果阿赖耶识存储的都是不良信息,生命将呈现怎样的面貌、走向怎样的结果。

心灵结果比外在结果重要的多

社会上,很多人为了做事不择手段,最后把心做坏了。这种情况在教界同样存在,因为不懂得心行运作规律,做事时不能善用其心,虽然事情做成了,但已误入凡夫心的轨道,或执著于地位,或执著于事业,或执著于名闻利养。如此,人我是非也就在所难免了。

须知,凡事都有两种结果,一是外在结果,一是心灵结果。相比之下,后者远比前者更为重要。因为外在结果是暂时的,而心灵结果是长久的,并能长时间地影响生命的走向。我们不要以为坏事做了就会过去,事实上,它都会在内心形成心理力量。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负面信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导致心理疾病的成因。

佛教认为,善行能招感快乐的结果,而恶行会招感痛苦的果报。这种快乐和痛苦不仅是外在的,同时也是内在的。当一念慈悲生起时,内心是开放而柔和的;而当一念嗔心生起时,内心是扭曲而动荡的。这些结果,是我们当下就能感受得到、体会得到的。

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生命

如果心行力量强大,还会导致生理反应,影响色身健康。有些被烦恼折磨的人,甚至痛苦到要去自虐、要去自寻短见,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已无法承受这些烦恼,所以需要身体来共同负担,或以毁灭身体的方式进行对抗,可见这种力量是多么惊人。那么,这些力量从哪里来?事实上,这也是我们自己不断纵容起来、发展起来的。

所以,发心不仅意味着你要发展一种什么心理,还意味着你将成就怎样的人格、感得怎样的命运。这个问题实在太重要了,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发心是修行的根本所在。根,就是因——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若是因种得不对,比如以贪心、私心想要成佛,那是绝对无法成就的。

有什么样的心,就会导致相应的生命结果。这个发心包含最初的动机,也包含做事过程中每个当下的用心。有时,我们的确是本着高尚的利他之心开始做事,但在做的过程中却逐渐偏离方向,进入了凡夫心的轨道,这是非常普遍的。因为凡夫心代表着我们无始以来的固有习惯,如果不是时时警惕、刻意扭转,就很容易落入业已形成的惯性之中。








父母与子女间的信任是家庭教育的基石

在家庭里,父母与子女之间,十分需要信任。心理学家认为,追求信任,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每个正常人的普遍心理,也是一个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内驱力。信任的心理机制对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鼓励作用。  
 
 
  家庭教育是在父母和子女的共同生活中,通过双方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来进行的。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信任是成功家教的重要因素。一些教育专家在家庭调查中发现,子女对父母有特殊的信赖,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蒙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上的挚友。他们也特别希望能得到父母的信任。他们认为,只有父母的信任,才是真实、可靠的。父母的信任意味着理解、重视和鼓励,这是真正触动他们心灵的动力。  
 
 
  从教育效果看,信任是一种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信任可使子女感到他们与父母处干平等的地位,从而对父母更加尊重、敬爱,更加亲近、服从,心里话乐于向父母倾吐。这既增进了父母对子女内心世界的了解。又使父母教育子女更能有的放矢,获得更好的效果。反之,若父母对孩子持不信任或不够信任的态度,就无法了解孩子的愿望和要求,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因此而受到伤害,他们对父母的信赖也势必减弱。这样,家庭教育的效果也会相应减弱。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信任孩子。 










人类的直觉可信任吗
张华仙

直觉,是不假思索就快速冒出来的想法或者厌恶喜好,为我们提供不一定可靠的想法。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神经心理学家斯佩里认为,大脑左右分工不同,而直觉是右脑的活动。在做决定时,我们应该相信右脑的直觉预感,还是左脑的理性思维?这往上关系到国家领导人制定国策,往下关系到赌徒押赌注。


    很多名人喜欢凭直觉办事的,包括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英国王子查尔斯等。查尔斯认为,“发自内心的声音是最可靠的行动指南”。他的老婆戴安娜生前说过:“我做事全凭本能直觉,直觉是我最好的顾问。”很多作家、咨询师都鼓励人们培养自己的第六感,放弃理性的思考,在心理治疗、投资管理等方面提倡直觉。在中国,相信直觉的典型就是某些喜欢“拍脑袋”决策的领导。
    然而,这些信奉直觉具有“神奇力量”的人士似乎对人脑信息处理的科学研究视而不见。心理学家们指出,直觉很多时候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危险的,例如在上述事件中,俄罗斯飞行员相信了个人直觉,导致两架飞机空中相撞,无人生还。


    直觉的本质:套用过去的经验
    直觉是什么?目前的心理科学认为,直觉包括知道问题答案和做决策。这种能力并非无缘无故地出现在我们的头脑中,而是人类觉察到外界的变化后才产生的,包括周围人的面部表情和声音语调发生的变化,或者看到环境中有异样情况。因此,直觉是一种快速知觉,调用了大脑的快捷神经通路。目前心理学对直觉最好的解释是“配对游戏论”——大脑遇到一个情况,然后对过去乱糟糟的知识经验仓库做一番快速搜索,从中找到一个最相似的情况,然后按照以前的老办法处理。一个人直觉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过去在某个领域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


    美国心理学家加里·克莱恩研究发现,在有限的时间内,面对不断变化的情况,某个领域的专家们做决定时可以依靠经验来分辨:“这种情况是不是与过去的某个情况一样?”凭着直觉,他们可以做出比较正确的决断,证实直觉是一个配对的过程,可快速提供解决方案。

    例如,医生看到一个年轻女子脸色苍白,抱怨感到乏力气短,于是直觉地诊断为贫血;带过孩子的人和孩子一起的时候也会有更好的直觉,知道出了什么事该怎么办。但经验丰富不一定能产生正确的直觉,有时经验就是错误的,例如没有验血就断言贫血,有误诊的风险。

    直觉的优势:快速解决简单问题
    直觉的发生是迅速的。实验研究发现,一闪而过的图像就能让人产生印象,而且大脑只需0.25秒就能判断图上的东西是好还是坏,而这明显发生在理性思维启动之前。我们处理危险信号的速度更是以毫秒计算,例如在野外听到风吹草动,人们就会跳起来,然后才在大脑皮层判断响声是猛兽发出的还是风声而已。又有研究发现,从眼睛到大脑情感中枢的神经通路绕过了大脑皮层,因此我们常常还没意识到怎么一回事,就已经出现了情绪反应。
    直觉的高速度有利于人类生存。根据进化论,假如你在森林中遇到一个陌生人,你需要当场决定对方是朋友还是敌人。能够快速准确判断的人存活机会较大,才能够留下后代,因此今天的人类一瞥就能分辨对方的表情是愤怒、悲伤、恐惧还是快乐。
    认知科学家亚历山大·林哈尔称,关于爱、危险和快乐的知识不是学来的,而是感觉出来的。经验是由事实和感觉组成的网络来编码储存的,直觉配对不仅唤起了过去类似的经验和知识,还激发了感情。想象一下,你约会的对象让你想起了以前的恋人,就很容易产生同样的情感,突然爱上对方。
    缺乏直觉的人是痛苦的。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家安托恩·贝卡拉研究了一些大脑损伤的患者,他们做决定的时候无法运用直觉,只能通过有意识的思考,把各种因素都分析一遍。让他们在两种麦片中选择一种吃,如此简单的问题却花了几个小时。
    直觉的危险:人类愚弄自己
    直觉负责着人类相当大一部分的决定,然而实践一再告诉人们,这种不费神就快速得出的答案,并不像很多心灵学家、唯心论者所说的那样,比理性思考和分析的结果更正确。在很多复杂问题上,直觉常常犯错。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说过:“你一定不要欺骗自己,而自己就是你最容易欺骗的人。”
    在科学发展史上,人类的直觉一次又一次地遭受挑战。对于古代的人们而言,日出日落有两种解释: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着太阳转?直觉告诉人们前者,但伽利略的科学观察证实是后者。
    在心理学领域,人类被自己直觉愚弄的例子也不胜枚举。直觉的思维可以简单地归纳为:我需要,我得到,我快乐。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博士发现这种模式经常出错——人们梦想在荒岛上度假,但一旦梦想成真,他们却发觉自己对物质生活已经高度依赖,还是待在“石屎森林”比较舒服。又如,直觉告诉我们,彩票中奖和中风瘫痪会让我们长时间快活或者沮丧,但研究发现人们的情绪对利好或利空消息的消化速度比预期快得多,例如验出艾滋病病毒阳性的人过了5个星期之后,就已经不那么沮丧了。直觉忽视了心理的力量,包括合理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情感修复机制,能让人很快走出困境。
    上世纪7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对人类直觉能力进行了定量测量,发现直觉很强的人做决策的速度比较快,但决策没有明确的理由和依据,而决策的正确率与直觉不强的人没有差别。
    今天的认知科学并不否定直觉,而是努力提升直觉的准确性。心理学家们认为,直觉在一些地方发挥得很好,但在另一些地方需要加以限制和检查。很多人喜欢按直觉行事,然而直觉最好是用于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或者用来决定该做什么。在某一个领域,你的经验越丰富,你的直觉就越可靠,但仍然需要检测自己的预感,以免大脑联系到错误的经验,开动了错误的神经通路。







生活中或临床上,伴侣间的关系问题不少见;看看伴侣治疗的专家Melanie Greenberg博士如何谈”信任问题”。

 

[定义]

 

包括感觉对方不诚实、似乎隐藏什么,当需要对方时不觉得他们可靠、一致或可得到帮助,害怕被占便宜、不信任他们为人基本价值,对于在关系中表达真实的自己感觉不安全等。...

 

[为何如此]

 

不信任的关系中可能有嫉妒的感受,可能关乎个人的不安全感、被抛弃的恐惧。也许尝试控制伴侣,以期对方不会找到更好的人、不会离开;儿童期曾有受虐经验,或曾经历关系伤害者可能更易如此。

 

[为何是问题]

 

好的伴侣关系能帮助我们拓展自己,能藉着相互支持而探索、学习、成长、为彼此的世界注入热情和兴趣,以及鼓励自发和合理的冒险。但若缺乏信任,在尝试控制的关系中,世界变得窄小;与对方无法建立信任与稳定依附,不安全感和恐惧就会主导关系。

 

[后果]

 

缺乏信任感容易成自证预言。也许是不经意地展现疏离防备、愤怒行为,可能让对方感觉被推开,而真的失去爱。

 

[能做甚么]

 

如果你想改变困境,可试着思考,之所以在关系中缺乏信任,是因为对方过去的行为、或者自身议题、或是两者皆有?而,你有多信任自己?若不信任自己,是甚么妨碍了信任?是明显的不安全感、未疗愈的伤口、或忧郁等问题?若不信任感明显来自对方的某个事件,试着用不责怪的方式和其谈谈。可以讨论你无法接受的行为、设定合理限制;若发现有压抑自己去容忍伴侣的状况,可先承认未被满足照顾的需求,一起讨论找出解决方法。








◎人如果只活在自己的观念跟世界,就会形成一种傲慢,刚好有机会强大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霸权。

 

强者并不会打压别人,他是用他的力气把别人拉起来。也就是力量是用来把人拉起来还是把人压下去,这是取决于你自己。

 

◎成见造成焦虑,焦虑就会想要保护,想要保护就会产生更多的成见。

 

◎内在的挫折转换成外在的不满意,因为自己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最常会感觉到的是配偶给自己的不够或小孩有状况。(例如:爸爸的角色是隐而不显的,因此妈妈就显的更强悍、努力、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无形中这种压力就会加到小孩身上。那妈妈其实是很强势的在执行爸爸内心的愿望。)

 

◎会很柔顺的人,他一旦跨过了某些东西之后,释放出来的东西也许是更强势的,也就是说相反的东西是同时存在的。

 

表现顺从或强势,如果不是出自于内心的舒服,那都是在逃避某种东西,相反的那一面有一天就会爆出来。

 

◎每个人藉由婚姻,其实都有自己要寻得的东西。婚姻并不只是纯然的爱情,很多人看婚姻本来里面就有他要的东西,这是个人的选择。但是当你以为你选择了什么,这里面会有一些盲点是没有看到的时候,生活里面有没有一些管道会由其他人来提醒你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