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海钩沉品人生

 虹72 2015-03-24



 

                               洪文旭

 

五千年的历史悠久漫长,五千年的文化灿烂辉煌;历史承载着星转斗移,沧桑巨变;文化承载着荣辱兴衰,悲欢离合。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中,文人的命运也随着时代沉浮,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沿着他们的轨迹,去品味人生的艰辛。

 

文海钩沉品人生文海钩沉品人生 文海钩沉品人生


    文海钩沉品人生文海钩沉品人生

 

    文海钩沉品人生      文海钩沉品人生

                                                 (一)入 仕 

先说文人的入仕。由于受“学而优则仕”的影响,文人多选择仕途,然多坎坷。归纳起来有三类:

一是直言遭贬。如战国时期的屈原,官至楚国三闾大夫,因其性格耿介,锐意革新,多次受到朝廷冷落,二次流放江南,终于不能伸志,投入汨罗江自尽。只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20余篇楚辞能以明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身虽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司马迁赞曰“推其志也,与日月争光可也”。从而博得人们永远的怀念。再如韩愈,官至吏部侍郎,也因刚正不阿,反对宦官执政,历数拜佛之悲,多次贬官仍不低头,“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敢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他倡导的以古文取代骈文之“古文运动”及大量气势奔放的诗文,堪称“文起八代之衰”,(苏轼语)奠定了他在文坛的重要地位。

二是含冤入狱。如汉代司马迁,官至太史令,由于秉性公直,为李陵辩解而遭“宫刑”,为了完成修史,忍受巨痛屈辱,身陷囹圄而志不改,“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报任安书》)终于完成上自五帝下至东汉3000余年的伟大著作《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成为我国史传文学的创始人。再如北宋苏轼,胸怀旷达,然有人以写诗讪谤朝政为由,大兴文字狱,制造出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御史台),牵连朝廷大臣数十人,他亦陷入缧绁,因此贬谪未得重用。“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但他立意新奇的散文和豪放不羁的诗词,却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留给后世丰厚的文化遗产。

三是朋党遗祸。如晚唐李商隐,少年登第,春风得意,但在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麾下效力,得其赏识而娶其女为妻,却陷入“牛李党争”,他不肯随波逐流,长期受到压抑,最后以45岁英年早逝。他的诗饱含激情,哀婉动人,“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均自《无题》)“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至今仍然传诵不衰。再如北宋欧阳修,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为人公正义烈,早期参与“庆历新政”而受打击,被保守党攻讦为“朋党”,“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朋党论》)他据礼以争,但无济于事,而遭贬官,仍欣然面对:“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戏答元珍》)他领导的“新古文运动”,造就了诸如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曾巩等散文大家,并修纂《新唐书》、《五代史》、《欧阳文忠公集》等,在史学和文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二)隐 居 

文人的隐居,与向往自然、穷困潦倒有关,他们大都忘情山水之间,过着闲云野鹤的岁月。如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彭泽令而隐居庐山,甘受贫穷而不改节操,“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躬耕山野,悠然自得,“开荒南野济,守拙归园田”;“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田园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他创作的许多自然朴实、意境深远的诗文,如《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 柳先生传》、《拟古》等,影响极其深远,唐宋文学大家均给予极高的评价。

又如清代袁枚,中年辞官后,在江宁小仓山筑“随园”闲居,赋诗论文以终,其诗倡性灵之说,散文佳作叠出,著《随园全集》,内容丰富,才华斐然。“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享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先生者也”。(《国朝先正事略》)蒲松龄毕生怀才不遇,清贫一生,以游学、坐馆为业,但执著文学创作,著有诗词、戏曲、杂著多部,尤以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而举世瞩目,赢得中外人士赞叹和敬仰。再如清初曹雪芹,虽世代簪缨,不幸家道败落,饱受世态炎凉,命运捉弄,只能出入梨园,粉墨登场,无端遭人歧视。后来闲居西山小村,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完成千古绝唱《石头记》(即《红楼梦》)成为“中国说部,登峰造极者”。(林纡语)在世界文学史上写下璀璨夺目的一页。

                                                 (三)友 谊 

文人的友谊,一扫千百年来“文人相轻”的旧习俗,而赋予志趣相投、情意和谐的新境界。如唐代李白与杜甫,一个诗仙,一个诗圣,诗风迥异,情同手足。天宝三年(744),他们偶然相逢于东都洛阳,当时李白44岁,杜甫33岁,两人却一见如故,结伴而行,饮酒赋诗,非常惬意。在开封又遇高适,酒酣之时同登吹台,慷慨怀古。秋至孟诸(今山东单县)大泽,游猎烤肉,围坐饮酒,其乐融融。次年又至齐州(济南)北海太守李邕处聚会,游览山水名胜,亲如兄弟,醉眠同被,携手并行,友情更深。不久高适离开,杜甫到兖州又与李白相逢,后来在曲阜石门洒泪而别,这一年多的聚散,此后竟再未见面。此间李白有诗:“我来意何事,高卧沙丘城”;“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地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杜甫则有诗:“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天末怀李白》)“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他们互相思念之情跃然纸上,令人黯然神伤。最后,李白在孤独中病逝,年61岁,并非传说之酒后跃入江中捉月而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语)成为谶语。杜甫因在成都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而称“杜工部”,58岁死于湘江风雨飘摇之舟中,未能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开颜”之愿望。韩愈赞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说出后人景仰之意。

又如元稹与白居易,两人系同科进士,同授秘书校书郎,同对策举科制,又同任左拾遗,可谓志同道合的笃友,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时称“元白体”。元诗情意真切,白诗平易通俗。“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体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成为新诗准则。他们彼此酬唱甚多,元稹有:“莫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辞。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重赠乐天》)“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等。白居易有:“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君言苦相忆,无人可寄书”(《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等。内容很多,从《全唐诗》粗略统计,白居易给元稹的有120余首,而元稹给白居易的有70余首,可见两人相契之深。元稹逝世后(831),白居易写祭文与墓志文,并赋《哭微之二首》,有“八月凉风吹白幕,寝门廊下哭微之”;“文章卓荦生无敌,风骨英灵殁有神”之句,而且诸如《长恨歌》、《琵琶行》、《秦中吟》等诗,代表他的风格,白居易诗作之丰,在唐代也是绝无仅有的。

还有柳宗元与刘禹锡,两人也为同科及第,因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同时被贬,柳为柳州刺史,刘为播州刺史。因播州地域荒僻(今贵州遵义),交通不便,加之刘有八旬老母需要侍奉,柳就请代刘去播州,由于宰相裴度帮助,改派至连州(今广东连县),两人一同离京,同行至衡阳分别,“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重别梦得》)同病相怜,生死与共。后来,柳宗元47岁时病逝,留下两对儿女,刘收养长子,还遵老友遗愿,将其诗文编成《河东先生集》,其友情感人肺腑,令人浩叹!

                                                (四)爱 情 

文人的爱情,也多了几分曲折,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陆游与唐婉、冒辟疆与董小宛等,由于戏曲、影视的渲染,早已家喻户晓。下面仅说两则故事:

一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与赵明城,两人夫妻恩爱,共同搜集金石字画,整理编阚《金石录》,李清照为其撰序,倾注了不少心血,但当丈夫外出当官时,她未免思念惆怅,便写了许多表达情感的词,如“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点绛唇》)“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等,既表达了忧思愁绪,又流露出才华真情。后来丈夫病逝,她极悲恸,在孤立无援之病中,勉强嫁给张汝舟,一失足成千古恨。她难以忍受其谋财、凌辱时,将张告至朝廷,但她虽得解脱,却因告夫而入狱,所幸被人救出。经过此次变故,她将激愤化作诗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其中“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些词句,情景交融,堪称绝唱,令人击节赞赏!

二是清代文学家钱谦益与柳如是,一个是文坛泰斗,东林党魁;一个是妙龄女郎,风姿绰约。当柳奔波于吴越之际,耳闻钱学士才华出众,立即倾慕拜访,数次交往,彼此唱和,便相见恨晚,情意融洽。为此,钱营造“我闻室”藏娇,柳以才貌誓结同心。次年两人以25岁与60岁之年龄悬殊结为伉俪,同甘共苦度过了23年风雨岁月。此间钱因反清通海入狱,柳四处求告拼死营救,终于获释。钱逝世之后,为保护钱氏财产,柳自缢以解家难。大义凛然,可歌可泣。钱谦益毕生赋诗两个千余首,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问世。柳如是有《戊寅草》、《湖上草》集,辑诗词百余首及尺牍引通等。其词有《梦江南》20首,其二:“人去也,人去鹭鸶洲。菡萏结为翡翠恨,柳丝飞上钿筝愁。罗幕早惊秋”;其九:“人去也,人去梦偏多。忆昔见时多不语,而今偷悔更生疏。梦里自欢娱”。另有《金明池·咏塞柳》,为《戊寅草》未收,录于后:有恨寒潮,无恨残照,正是潇潇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迷离,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垂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这词大约是在未嫁钱学士之前所写,据此可见其才情并茂。今人陈寅恪先生有《柳如是别传》80万言,可谓详尽。以上从四个方面论述文人的命运片段,如能读后有所裨益,则不负此文写作之初衷。  (洪文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