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毛胡庄人 2015-03-24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这次导照片的时候才看到9月在洛阳吃的这顿“传说中”的水席的照片。我一向对各地的“招牌菜”没有抱过任何的幻想,因为曾经在西安吃羊肉泡膜时心灵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那天还是在鼓楼旁边的回民街用那些美味的小吃填饱的肚子-____- 因为有羊肉泡膜的前车之鉴,这次对水席也是怀有芥蒂的,只是抱着“到此一吃”的想法而已。如果大家以后有机会去洛阳,如果像我们这种自掏腰包,6个人花880吃这种民间水席的话,建议还是不要吃了,性价比真的不是很高,但如果有人请吃那种一桌5888、8888宫廷水席的话,还是值得吃的,光看这排场也是一种见识。

    下面上“流水席”的片片,一共24道菜,我们6个人要吃也只能吃24道,不能删减,所以这个“流水席”还是有点意思的。除了先前的8道冷菜没拍,其他后面的16道“水菜”都是按上菜的宫女(穿宫廷服装的女服务员)上菜的顺序来拍的,看这一桌子的汤汤水水,就感觉饱了-______-

 

第一道,也是最有名的一道——牡丹燕菜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这个还蛮好吃的,我喜欢啃玉米^^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这个,放上来我就被震撼到了,看这卖相,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最终只吃了一颗小毛豆-____-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这个貌似是插播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这个,这个……油炸丸子放汤里,好奇怪的吃法-____-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八宝饭,也是其中的一道,感觉水水的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油炸红薯集体群溺-____-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这个绝对油到可以让你不想吃后面的菜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番茄蛋汤也是其中的一道“菜”?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吃完了,导游让我总结一下吃洛阳水席的感想,我总结:吃完一桌还是一桌!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洛阳水席传说中的16道热菜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看看隔壁包房5888元一桌的排场,都是官们来吃的,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倒是从古至今不会变的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旁边的小包房里的,都是自掏腰包吃民间水席的小老百姓,这也是从古至今不会变的

【中原之旅】这“传说中”的洛阳水席

 

    洛阳水席,来自民间,是洛阳一带特有的传统名吃。酸辣味殊,清爽利口。唐代武则天时,将洛阳水席旨进皇宫,加上山珍海味,制成宫廷宴席,又从宫廷传回民间。遂形成特有的风味。因仿制官府宴席的制作方法,故又称官场席。

    所谓“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全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 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顺序极为考究,先上8个冷盘作为下酒菜,每碟是荤素三拼,一共16样;待客人酒过三巡再上热菜:首先上4大件热菜,每上一道跟上两道中件(也叫陪衬菜或调味菜),美其名曰“带子上朝”;最后上4道压桌菜,其中有一道鸡蛋汤,又称送客汤,以示全席已经上满。热菜上桌必以汤水佐味,鸡鸭鱼肉、鲜货、菌类、时蔬无不入馔,丝、片、条、块、丁,煎炒烹炸烧,变化无穷。不过,现在民间的水席做法仍然有很多种,比如有的最后一道菜是八宝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