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选择题,一些可以多选,一些只能单选。杨慧,一个平凡的名字,一个平凡的人,在办公室一干就是十年,日复一日重复着枯燥、琐碎、单调、乏味的工作,却始终乐此不疲、无怨无悔,就是因为在做人生的选择题时,她选择了固守心中的那份奉献情怀。
1996年底,23岁的杨慧大学毕业后,怀着对检察事业的憧憬和向往进入检察院工作,当时年轻气盛,对未来充满着许多美好的幻想。但是想象与现实往往有一定距离,组织上将她分配到办公室,从事文秘、档案、保密工作,而她心中的理想是能在办案一线主持公正、大展宏图,而现在却要和枯燥乏味地档案资料打交道,现实与梦想的强烈反差,使她心中产生一种无以言状的失落感。但是她并没有退缩,而是及时地摆正了位置,调整了心态,毫无怨言地服从组织上的安排,毅然走上这一平凡的工作岗位。她坚信,只要心中有激情,平凡的岗位同样能体现自己的价值,看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找到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谱写自己的亮丽人生!
档案工作是平淡的。要干好这项工作,需要一种勇于争先、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1997年,该院档案管理工作要晋升省先进一级,上级院要求将近十年的文书卷重新进行拆卷和装订,并全部输入档案管理软件中,实现电脑打印编目。这是一项难度相当大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能不能完成任务并顺利晋级,对刚进出校门,参加工作不久的杨慧来说确实是一次考验。
当时杨慧刚结婚,为了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她跟爱人商量能不能先不要小孩,彼此给对方一点时间与空间干工作。她爱人也相当通情达理,表示同意她的想法,在关键时刻给了她莫大的安慰和支持。为了尽快完成输卷任务,她每天早出晚归,放弃休息日,加班加点,经常工作到晚上10点以后。当时正值深冬,档案室又是在三楼的一个阴冷的角落里,室内温度相当低,她由于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忙于输卷,手脚都冻得不听使唤。整个楼内更是静悄悄的,只能听见自己敲击键盘的声音,莫明的恐怖时时袭上心头。记得有一天晚上10点多钟,她正在电脑旁聚精会神地输卷,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她的心顿时狂跳不已,恐惧达到了极点,半天没敢吱声。倒是对方先说话她才听出是楼下值班大爷,他见她这么晚还没回家,怕她害怕,好心上来看看她,没想到,倒吓了她一跳。
那段日子里,由于天天长时间坐在屏幕旁,脖子僵硬,眼睛红肿。每晚关灯回家时,走廊里一片漆黑,眼睛一时适应不了黑暗,只能摸索着下楼,心中的恐惧更是无法言表。晚上过了10点,家属楼外的大门就要上锁。经常加班晚归,她不好意思总打扰门卫,只能跳大门。三米高的铁门,手摸上去,冰冷刺骨,为此她冻伤过手,刮伤过脚。但是为了工作,为了心中的信念,她要面对一切困难。经过她的不懈努力,该院最终进入了省先进一级档案管理单位。院领导要为她请功,当时她很激动,这一年的档案工作,对她一生都是一个难忘的历程,她真切地感受到,一个人只要真心付出,总会有回报。
2001年,高检院新上了一套档案管理软件,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市检察院组织全市各基层检察院档案员进行业务培训。当时,杨慧的小孩只有7个月大,正处于哺乳期,为了不耽误培训,她没有丝毫的犹豫,毅然决然地抱上孩子、带着保姆,按时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档案培训。恰逢那几日阴雨连绵,保姆抱着孩子只能困在屋里,新换了一个环境,小孩子一时适应不了,在屋里不停的哭闹,孩子那沙嗓的哭声嘶扯着母亲的心。但是,为了不耽误学习进度,杨慧同志只能狠心把嗷嗷待哺的孩子丢给保姆看管。中间,再利用老师课间休息的时间,顶风冒雨地跑到招待所给孩子哺乳。在亲情与工作之间权衡的时候,杨慧同志选择了后者,但是,为了工作她无怨无悔。
2003年,该院新建的办公综合楼落成,在五楼专门设置了档案库房、阅览室,荣誉室等,总面积近150平方米,使该院档案室、阅览室基本上达到了规范化、现代化的标准。在档案室迁入新楼时,主管检察长亲自组织有关人员对密集架、档案资料进行搬迁,杨慧同志更是全力以赴,对档案材料进行整理,将每盒按流水号装箱,并打上标签分装在84
只纸箱中。在运输过程中,亲自押运装卸,由于安排周密、措施得力,11581本案卷无一破损、丢失。刚刚搬入新楼,一位干警就急着来查档,那本卷宗一时无法确定放在84
只纸箱中哪个位置,但看着调档人一副焦急等待的样子,她尽管非常疲惫,还是义无返顾地帮助查找,耐心细致地打开每只纸箱,直至调阅者满意而归。
2004年,省检察院档案科组织了一场电子档案管理竞赛,要求将近三年的文书、诉讼、照片档案输入电脑,每增加100条加1分。杨慧同志深知要想争名次,就需要拿出比别人更多的耐心,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承受比别人更多的压力。但是想想,近几年省院还是头一次组织这方面的竞赛,行不行都要搏一搏,于是她报名参加了竞赛。在办公室她除了负责档案工作外,还负责文书、保密、统计、公章印信等工作,可以说身兼数职,样样工作她都要顾及到。她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每天输入卷宗不得少于150本。
那段时间她连续两个月放弃双休日的休息时间,主动加班加点,中午不回家,在院里吃点干面包,嚼口方便面,晚上又贪黑至8、9点钟。记的有一个周日,她女儿所在的幼儿园休息,她就一大早给孩子带点小食品来到单位,她在这边干活,4岁的女儿在那边玩,时间过的飞快,不知不觉中就到了下午三四点钟,女儿一直困在屋里玩,身边又没有玩具,加上饥饿早就有些不耐烦,在一旁不断地催促妈妈快点回家,她只能一味地搪塞孩子。
不知何时,没了声音,回头一看,见年幼的孩子蜷缩在沙发上睡着了,手里还抓着半块饼干。看着那情景,她心里非常的愧疚,但为了如期实现目标,她只能将这份愧疚深深埋在心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档案工作中。经过不懈的努力,杨慧同志终于如期并且超额地完成任务,共录入档案一万余条。几份耕耘,几分收获,在全省60余家检察院参赛的档案信息化竞赛中,该院获得了二等奖。
杨慧同志面对取得的一点成绩,她没有裹足不前,而是自我加压。她意识到在检察机关工作,就要有较强的素质和应变能力。所以,她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和竞赛,在全市检察机关演讲比赛上她获得过二等奖,在全县举行办的纪检监察竞赛上获得过三等奖。她撰写的文章也多次被省、市、县报刊杂志发表。总之,她注意从多角度锻炼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使自己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努力,努力成为一个多面手。
“人不管干哪一行,必须干一行爱一行,要有很强的事业心、责任心,要有敬业精神,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杨慧同志就是用这样一种思想一直鼓舞着自己,在办公室一干就是十个年头。这十年来,杨慧同志无论份内份外,无论体力脑力,从不拈轻怕重、挑三拣四,她总是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回顾走过的历程,她付出了许许多多,其中有太多的酸甜苦辣。
尽管家庭和事业在她的天平上总是那么倾斜,但耕耘与收获却是永远平衡的。1997年该院晋升为省先进一级管理单位,她被市检察院荣记个人二等功;又多次被梨树县档案局评为档案工作先进个人;一次在全县档案工作会上做个人经验发言;该院2003至2005年连续三年被四平市档案局评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十五期间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她本人被评为档案工作先进个人。
2005年,该院在吉林市召开的全省检察机关档案工作现场会上交流了经验;在全省检察系统组织的档案信息化竞赛中,杨慧同志获得二等奖。她分管的保密工作,2004至2005连续二年被四平市保密局评为先进集体,她本人被评为保密工作先进个人,这些闪光的荣誉无不见证着这位普通女性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奋斗。
办公室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没有法庭上激扬文字、唇枪舌战的风采,也没有反贪干警明察秋毫、攻破大要案后的喜悦,每天面对的仅仅是琐碎、乏味的工作。可就在这一平凡的岗位上,杨慧同志做到了平凡而不平淡,朴实而不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