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申谈故宫收藏中的赝品

 真友书屋 2015-03-25
陈若茜                                                                  

2011年6月1日,《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

“别以为台北故宫里的都是国宝,其中很多宋元作品,真的少假的多。”近日,傅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傅申是中国著名鉴定家、书画家,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此次,他受浙江大学艺术学系邀请,将在浙大连续举办六场《书画鉴定与艺术史》公开讲座。

作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中国艺术史学者、鉴定家,傅申的话引起很多关注。

“别以为台北故宫里都是国宝”

傅申说:“很多人觉得台北故宫里的都是国宝,其实台北故宫的收藏都是历代皇家积累的,也有很多假画。比如说,皇帝生日时,大臣花很多钱买来藏品拍马屁送上去,但他们毕竟不是科班出身,真伪杂陈。台北故宫很多宋元作品,真的少假的多,那么多范宽只有一张是真的。”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有两卷,我们称为《子明卷》和《无用师卷》,两卷大同小异,但书法很不一样。乾隆皇帝当时认为《子明卷》为真,但其实后来很多学者都认为《无用师卷》才是黄公望真迹。后来,徐复观先生却说要替乾隆皇帝翻案,徐先生不懂书画鉴定,但他学问很好,文章犀利,我就开始和他打笔仗。他后来写了一篇《定案》,我就写了《片面的定案》,但老先生很固执,又写了《定案还是定案》。后来我们在香港一起吃饭,他还送我一套古墨,但关于鉴定的结论还是各执己见的。”傅申这样对媒体表示。

早在几年前,美术史学者、书画鉴定家徐小虎就曾提出,“在中国,大师留下的赝品总是多于真迹”,“我们看到乾隆皇帝的收藏,大部分不是真迹。很多是好的东西,可是名款和作品相一致的情况很少”。她在其著作《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中放言,在传世的吴镇50多幅画作里,只有三幅半作品为真迹,引发书画鉴定新争论。

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副主任凌利中告诉澎湃新闻,傅申的话不算一个很新的观点。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收藏家、鉴定家吴湖帆就讲过这样的话。“那时候两岸故宫尚未一分为二,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了藏品安全而南迁,南迁的过程中寄存在上海。在上海期间,故宫要聘请专家选一些藏品到国外参展,就聘吴湖帆为鉴定委员。吴湖帆看了几个月,然后也说了这样一句话,‘故宫作品真伪相杂’。他有写下来的,那时候是一种很大的声音,而且他当时就指出说,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乾隆题了很多跋的那件是假的,另一件是真的。”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历代皇家也会积累假画”

“所有的博物馆,在其藏品当中都存在一些真伪,这是艺术史的复杂性。(古代书画)至少在唐宋开始就有仿品,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更加繁荣的时候,作假就更多了,当时很多画家活着的时候就有很多人作他们的假画了,这些作品大量积累下来,的确会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有的伪作已经看出来了,有的还没有看出来,这都有可能的。”凌利中说。

浙江省文物鉴定审核办公室古代书画方面的研究员周永良也对澎湃新闻表示,故宫藏有一定数量的假画,这在业内不甚稀奇。“故宫藏品多为清宫所藏,就书画而言主要是乾隆《石渠宝笈》所著录的这批东西。乾隆皇帝可以说是把宋以前的画都搜罗殆尽,所以他《石渠宝笈》编得水准也高,当然这其中也会鱼龙混杂一大批假东西。明代国库里基本没什么好东西,好画都散在民间,比如董其昌这些大收藏家手里,清早期还有梁清标这些大藏家,但是乾隆年间全部收归国有,所以乾隆以后宋元的书画留在外面基本不多了,属于凤毛麟角。直到清末以后国势衰落,藏品又散出来了,所以民国时期又会出现那么大藏家,解放后大陆的文物基本收归国有,台湾基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古代书画就是这样一次次经过起落聚散。”

“说到进贡假东西,高士奇就是一个例子,他是康熙的宠臣,收藏很多书画,他经常把假东西进贡给皇帝,把好东西自己留下来,他有一个证据是他著的《江村书画目》,是罗振玉发现的,他把贵的东西自藏,把便宜的假的东西要么送朋友,要么进贡给皇帝,所以宫里出现大量的假东西不足为奇的。”周永良说。

赝品获得“真迹的功能”

“虽然宫里出现大量的假东西不足为奇,但是要区分一个问题,就是故宫里的假与外面地摊的假不是一回事,程度不一样,年代不一样。比如故宫的假画很多是明代仿宋代,清初仿明代,不仅仅艺术水准是很高的,而且仿的年代也很早,这些仿品现在看来也是非常难得的。”周永良说。

凌利中表示,就艺术角度看,一些赝品也有其特定的价值,也要区别对待。“有些很拙劣的,其艺术价值基本就没有,有些高水平,比如系名家的学生仿的,就存在一定的艺术价值,还有一些是纯粹的民间之作,比如做吴门画派的‘苏州片’,其中艺术有高低,很多的‘苏州片’可以看到一个造假史,研究造假史就挺好玩的。”“艺术史不是单靠一代人就能解决的,靠一代人,一个鉴定家是解决不了的,这就是古代书画的客观现实。”

因一些颠覆性的言论,徐小虎总是饱受争议。她曾在公开场合这样表示,“在中国艺术史收藏里,留下来的书画绝大部分是赝品。这些赝品都是一代代被爱,被视之为真迹的东西,所以我在书上说它们获得了‘真迹的功能’。所以在中国艺术史里头,不同于国外,赝品是很大的宝贝,而且它们很多是头等的东西。所以,在发现它不是那个时代的作品之后,我们的责任是去考证各个赝品是出于什么时代。那么这样我们排列起来,就能了解中国的书画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