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传志:正职与副职发生纠纷怎么办?

 Allanzhong1968 2015-03-25


一把手与副手发生纠纷


比如就是第一把手和副手在一个部门里面,并不是整个公司,而是部门骨干里面发生了纠纷,甚至是无原则纠纷,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大非,就是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顺眼,根本没法处理。这种情况在企业中非常多见,那么该怎么处理呢?我们明确地说明,如果这个部门业绩还可以的话,坚决调走第二把手没什么说的,你不能跟第一把手闹,调走。但是调走副手的同时,要对第一把手提出警告,告诉你只能有这一次,就是这种情况,你要注意。


这种事情只要发生,就要对双方有损伤,甚至一把手以后不能往更高级别使用,必须让大家对这个事有所认识。当然我指的是业绩还说的过去,如果这个部门业绩特别好,那这种事情公司领导你就要偏袒一把手一点,但是也要给他指出这是严重的问题,但同时,副手必须马上调走,这个话没有太多道理,就这么做。形成习惯以后,公司里面就不会再发生这样的问题了。


每个公司这种问题基本都有,也就是有对本部门的人不满,还有对上级部门不满,只不过这个人本身不说就是了。但这种事情确实很伤公司内部的风气。所以一个公司好的风气、文化与是不是能坦诚地处理这个事情是有关系的。当然特别重要的还是一把手自己为人正不正。


成为领导者的第一要求


我为什么讲要胸有大志?因为这个社会真的是五彩缤纷,看你追求什么。你要是只想过一个比较舒适的生活,人的聪明、勤奋也够,挺好,社会需要这样的人,这个容易实现,这就是“小草”。你要是想做棵“大树”,就困难的多。除了必须有大环境以外,你有很高的志向就够了吗?不够,能力不够,就是不行。


能力够了就行吗?可能还不行,还必须百折不挠。受到挫折、吃很多亏,能坚持下来就够了吗?也许还不行,还需要运气。就好比画家,有些很好的画家死了以后画才出名,只是运气不好。


评判什么是好总裁


做总裁首先要知道企业管理以及企业外部环境总体是怎么回事,粗细都要能够讲清楚,粗了一个小时,甚至5分钟就能谈出来,细了能谈一天,能写一本书;第二点是你自己和你手下的人是什么样的要清楚;第三点是要明白你想要什么样的人做这些事,这些人够不够格,理想的人选是什么样的;第四是怎么培养这样的人;明白事,明白人,明白怎么把你身边的人变成这样的人。


另外,如果总裁不是具有特别的德行,他很难把班子建好,他要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还要有心胸,有肚量,有一套控制企业的人格魅力等等。十仗里面打胜七仗,其实就是一个好的总裁,如果过于保守,永远不敢犯错误,企业反而会死掉。


求实比进取和创新还要高


这么多年下来,我对“求实”这一点看的比“进取”和“创新”还高。因为在咱们这儿求实是一个大问题。在联想,我会找后帐,跟朱立南、赵令欢和他们下面的队伍都找过后帐。比如你投了一家公司不成功,是因为领导者比如并不善于团结人,但当时你说他能够成为凝聚力的中心,实际他并不善于团结人。


我就要问,这个话当时是怎么说的?就是你根据什么说他能成为“凝聚力的中心”了?你说这话时负的起责任吗?求实了吗?我这样做,使大家在做别的事情的时候,对自己说话什么的都会严谨,会使我们所有有责任、有权利的人,做事情都会更加谨慎。思路上、想法上你可以很大胆,很冒风险,但是你的做法,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必须脚踏实地,这个也是慢慢形成的一种文化,求实的文化。


重用前如何考察这个人


如果我真是打算把谁往更高层次去用的话,考察的时间一般会很长,从多方面去了解这个人的德行。比如他如何对待同事,对待家人,对待一般人,甚至吃饭时对服务员,各个方面的态度,我都会漫不经心的留意,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了。


对德的方面,我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要有事业心,对公司负责任,对员工负责任,这个事本身不是很多人都能做的。然后看他的学习能力,就是他每做一件事情,我会特别喜欢跟他谈,听他谈他做事情的原因经验等等。真的重用的话,那个得观察两三年,但是两三年以后,并不见得机会就到了,就放在那里长期等着了,等到机会合适的时候再启用。


最担心的事情


甲午之败到底为了什么。中国90后的男孩子们如果有一半人喜欢读这种类型的文章,年轻的中国人的梦就会不仅仅是挣钱、娶媳妇过日子,除了浪漫之外还会增加了阳刚之气,中国就有希望!


我说的这些话,可能又引起85、90后的年轻孩子不高兴,说柳爷爷说什么,我们根本听不懂。你别笑,这完全有可能,可是,我就是被挨骂,我还是想这么说。因为中国经济,不管再怎么富裕,如果真是人心散乱,没有信仰、没有追求,中国在世界上立不住脚。 


点评接班人朱立南


朱立南的做事风格比杨元庆温和,比郭为硬朗,在联想内部看来,严格加严厉。他自己说:“这几年已经变得柔和多了。”杨元庆雷厉风行的风格,更适合PC业务,而联想控股需要处理的利益方更加复杂,这更需要朱立南的睿智,因为,有时也需要适当妥协,拐大弯。


“妥协不是目的,是一个手段。如果大家只是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不懂这个手段,那就会出事。妥协还有个度的问题,这两者一定要刚柔并济,对把握者本身有很高的要求。”在这一点上,朱立南显然更游刃有余。“朱立南最大的特点是,是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心胸开阔,为人正直公平,做事执着,有追求,学习能力强。”从不轻易夸人的柳传志对朱立南高度褒奖。


做企业之外的牺牲


我多年前就总结过自己为公司做出的几个方面的牺牲。第一个是跟朋友的关系。过去在研究所里,有不少同事跟我挺好,互相能够谈谈心里话。等到我办公司以后,有很多事情,关系公司利益的,我不能跟人家谈,来往自然就少了。还有一些好朋友在公司里面,因为跟我道不同,离开了,这让我也觉得很有损失。


第二个遗憾是,我以前兴趣很杂,踢足球、打乒乓球、跑中长跑,还喜欢看各种各样的闲书杂志,今天这些东西可能都没了。


注:本文由《世纪名堂》根据柳传志讲座编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