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尔街的质疑:万一...美联储今年不加息了呢?

 H瀚客H 2015-03-25

华尔街的质疑:万一...美联储今年不加息了呢?

关于美联储的加息时点,现在市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6月还是9月,但有一种被大家忽视的可能性是:美联储也许今年压根不会加息。

对冲基金巨头质疑加息

关于这种可能性的认真讨论最早来自于达里奥(Ray Dalio)——全球最大对冲基金Bridgewater的创始人,他在3月11日时表示,如果美联储升息太快,市场可能重演1937年时的大崩盘,他称

“我们不知道,美联储也不清楚,(政策)收紧的程度要达到多少才会推翻苹果车(市场崩溃)。我们认为,美联储最好晚一点、程度比正常水平低一点。

Ray Dalio在报告中将近些年与1937年前夕的市场做了对比。两段时期的相同之处在于:利率都降至零,货币政策刺激资产价格大幅上涨,也拉动了美国经济复苏。

他回忆:1937年至1938年3月期间,当美联储通过几次加息收紧货币政策,债券市场出现大规模抛售,股市暴跌超50%。这促使美联储最后逆转了政策。

Ray Dalio并非金融业唯一一个担心美联储加息过快风险的明星级经理。被誉为“新债王”的Jeffrey Gundlach近日也对美联储激进的政策发出警告。

DoubleLine Capital联合创始人之一Gundlach本月曾将美联储称为“傻瓜”,如果美联储2015年年中加息的话,未来可能不得不降息,因为世界上其他央行早前已经出现类似的先例,而美联储却不从中吸取教训。

Gundlach的想法与美联储副主席Stanley Fischer的讲话遥相呼应。本周一Fischer在纽约经济俱乐部上就货币政策发表讲话称,:

美联储加息路径还不确定。首次加息后,美联储在之后的每次会议上都会评估应采取的货币政策,有可能是进一步加息,但也有可能是降息。

管理着1753亿美元资产的TCW公司的首席固定收益投资官Tad Rivelle认为,美联储对金融市场释放出的利率观点互相矛盾。他称之为“迈克尔·杰克逊的月球漫步”,因为看起来像是要往某个方向前进,但事实上却是往反方向走。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上周三美联储利率决议公布后,更是直接表示美联储今年都不会采取加息行动。该行美国首席经济学家Ellen Zenter 表示,核心通胀较低和美元升值都将阻拦美联储加息。

本周一,美银美林(BoAML)全球利率及货币研究团队也加入了辩论,该团队表示,FOMC最新的点阵图显示了只有两位委员认为今年不应该升息,有41%的委员认为今年应该加息两次,而且从期权市场推算出来的隐含概率显示,今年不加息的概率只有14%。表面上看起来似乎美联储今年基本确定要开始利率正常化。该行在报告中写到:

但我们仍然认为市场低估了这种(年内不加息)情形的可能性。如果通胀,特别是构成通胀的核心元素,继续下降,美联储很难对通胀回到中期目标有‘合理的信心’。所以核心通胀继续下降的话,我们认为美联储可能推迟加息。

但美银美林似乎对自己的推测也不是很有信心,该行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们认为市场可能低估了今年不加息的可能性,但我们也不认为这是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我们的经济学家依然预计美联储9月开始利率正常化。

华尔街的质疑:万一...美联储今年不加息了呢?

下注美联储今年不加息 大量投资者涌向亚洲

事实上伴随着大量资金涌入亚洲新兴经济体,已经从侧面证明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目前猜测美国今年加息无望。

瑞士私人银行Lombard Odier亚洲首席投资官Jean-Louis Nakamura上个月曾表示,美联储冒险加息、甚至只是小幅加息的难度越来越大。他说,一旦加息美国金融市场将成为全球流动性的黑洞。美国债券收益率的上升将吸引来自全球的资金,进而推高美元并且有损美国出口。而在此背景下,资金将流出美国,而亚洲新兴市场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Lombard Odier在全球范围内管理着2380亿美元资产。该行卖出了美国和日本股票,并将资金重新投向亚洲新兴市场股票以及亚洲公司发行的美元计价公司债券。

例如,在印尼近期的国债拍卖中,海外投资者需求激增,导致5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年初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此外据兴业证券观察,流动性已经开始明显流入韩国、台湾等基本面较好的经济体。

国际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的数据显示,投资者今年1月向新兴市场股市和债市投入180亿美元。

根据彭博统计数据,印度成为外资最青睐的金融市场,年初至今流入该国股市、债市的资金共71.5亿美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