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族服饰】图案优美、巧夺天工的海南苗族银饰(2)

 文化龙乡 2015-03-25

银角

银角是苗支系西江式、雅灰式等服饰的头部主要银饰之一。西江式是将银片加工成水牛角形状;两角弯成半圆形,两角对接中央有一圆形浮雕太阳纹或团花。角高70厘米,角尖用白色鸡毛装饰。太阳图案上边插有银片呈扇形放射状,象征初升的太阳;光芒四射。丹赛、三都一带的“白领苗”银角造型为两只对称的小银角,中央还有一块稍高如花瓶状的银片;呈“山” 字形,固定在一块长20厘米。中间宽.两头窄的如梭子般的银片上。两角的中央为一圆形铜鼓面纹图,图两边外延约5厘米,直至角尖;角尖可见一刀口将角分成两半,犹如两对角重叠。戴时,将梭子形银片钉在包头花带上,包于额上,系扣于后。

银梳、银簪

苗族银梳造型别致;多为月牙形,大小、厚薄、宽窄不一。一般为木质外包银皮,上饰鸟、凤、鱼等纹样;是苗族妇女必备的装饰品和实用品。

丹寨孔庆一带为月牙形,约2厘米厚,两面花纹不一,而且在梳脊面用银链吊三层纹饰。一层为飞翔的银鸟,二层为银叶片,三层为小银铃。雷山大塘、桃江一带银梳呈半圆形,用银皮包裹而成,镶二龙戏珠,龙头上有银花束,参差不齐,花丝中有两只跑鹿,两梳角以银链、银针相连。佩时插人发髻。

银髻更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有圆锥形、方条形、扁平形等,而且直的、弯的都有。最为精细的可谓施洞地区的腰子形银髻和精致的龙头银髻。腰子形银髻的里层是一块腰子形银片,故此得名;两面各为银丝连接,有双凤、蝴蝶和银坠。顶部为银丝缠成的龙。底部凹处有长锥,佩时插入发髻中。龙头银髻更为别致,多呈圆锥形,如筷子一般;整个造型是一条龙。雕刻精美十分诱人。雅灰、八开一带的银管是用银片雕 花后焊接而成。两端为一宽一尖,宽的一端还吊有银花。在月亮山区还有一种一端为螺丝圆轮的锥体银簪。

银耳饰

银耳饰在苗族地区佩戴甚广,部分地区的男子也佩戴银耳环,其型为对片式、悬吊式、灯笼式、双状式等。还有单环、龙头环、双环、花环等品种。台江、施洞喜戴银耳柱,呈圆柱形;戴上它,两耳拉得很长;有垂肩之感。剑河一带有一种造型独特的耳环,将粗如毛笔竹杠的银条弯成弧状,一端卷弯如蕨尖,挂于耳,弧脊镶5至7颗光华白亮的银珠,有如叶瓣,又如轮齿。员丰一带妇女耳环造型则更粗大,是直径为3厘米的圆环,以织带吊在两耳边,挂于头巾上。两环下有银叶片。银花饰物等。

(责任编辑:抱抱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