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博(094)民族服饰博物馆(2)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4-04-19

京博(094)民族服饰博物馆(2)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藏族八宝

 此为藏传佛教寺院中陈列的法器,铜胎镀银,完全以手工敲制而成。此为其中的四件,底部为莲花座,顶上雕有发螺、谷、桃、石榴等供奉之物,令殿堂肃穆庄重。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柯尔克孜族银镶宝石头饰

20世纪早期,新疆阿克苏)

此配饰为银质花丝工艺,造型别致,独特,银饰上镶有红蓝宝石,阿富汗青晶石,祖母绿,下面用银链垂挂着象牙珠及珊瑚珠,是阿尔克孜族女子典雅、华贵的头饰。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阿尔克孜族银镶宝石胸饰

此配饰为银质花丝工艺,工艺精巧细致,银饰为正三角造型,镶有一颗圆形、三颗水滴形的石榴石,下面用银链垂挂着两排银铃,是柯尔克孜族女子一种典型的胸饰,体现了北方民族金工的特点。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苗族大银角

20世纪中期,贵州省雷山县)

此饰为银质,錾花工艺,银片制成,形同水牛角,分为银角和银棕叶花两部分,银角上錾刻有二龙抢宝的纹样,其牛角鱼尾龙的造型为苗族所特有,扇形的棕叶花上錾刻有凤鸟。这种大银角是台江、丹寨、三都、都匀、凯里等地苗族女子盛装时最重要的头饰。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苗族项圈

20世纪早—中期,贵州省黄平县)

此项圈为银质,錾花工艺,项圈的主体錾刻着二龙戏珠的纹样,项圈的下端连缀着各式银牌及银铃,银牌上錾刻着鸟纹、兽纹、祖庙纹,项圈的两侧各有一个小银盒,项圈的下端中间垂挂着一个大银盒,錾刻着龙纹,银盒下面垂有18般武器中的9种,其意在于避邪。

参观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