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刹那烟花不再一代名伶孟小冬的不了情

 汉青的马甲 2015-03-26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副刊) 图为:舞台上的孟小冬
     图为:生活中的孟小冬
     图为:孟小冬
     图为:孟小冬与梅兰芳
    
     编者按:在浮华如梦的20世纪30年代的大上海,孟小冬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她一生与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被誉为“冬皇”。但是她的名字之所以能够在戏剧史上留名,并不仅仅在于她的戏唱得好,还基于另外两个原因——一是孟小冬的崛起,为女演员在京剧舞台上争得了应有的地位;二是她与梅兰芳的一段伤感恋情。
    
     情到深处
    
     1908年1月9日,上海天气冷得异常。中午时分,在靠近法租界的同庆街观盛里(今观津里)一条弄堂中的普通楼房里,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这个刚降生的婴儿就是日后大红大紫,被剧坛誉为“冬皇”的一代名伶──孟小冬。
     孟小冬出身梨园世家,祖父老孟七文武双全,尤其是武戏有不少绝活。孟小冬幼时就开始练功唱戏。启蒙老师是她的姑父仇月祥。他对她管教甚严,艺术上稍有差错,就会责打,这也促使她从小就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7岁开始,孟小冬就曾两次搭班去无锡演出。9岁时,她正式向姑父仇月祥学习孙(菊仙)派老生。此后,她开始走上自己的戏剧天才之路。先后在上海、无锡、天津、北京等地演出《空城计》、《南阳关》、《探母》、《武家坡》、《乌龙院》等剧目。对于习惯了传统戏剧中的陈腔滥调的世人而言,扮相英俊、嗓音宽亮的孟小冬带来了一股清新独特的风气。在北京定居下来之后,她拜京剧音乐家、名琴师陈彦衡为师学习谭(鑫培)派唱腔,拜陈秀华为师,并得到名票王君直的指点,又与言菊朋一起切磋表演艺术。她在北京三庆园、新明戏院演出的《探母回令》、《击鼓骂曹》,声名大震,被时人称为“冬皇”。
     就在孟小冬在上海崭露头角的时候,她随着师傅等人到了北京。在这里,她认识了梅兰芳,也开始了她的那段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
     孟小冬初到北国,频繁演出于京、津两地,参加永庆社、庆麟社、崇雅社等坤班演出。她正值豆蔻年华,明慧照人,台风演技竟能与当时的著名男角老生相颉颃,一时成为风靡九城的红角。
     1926年下半年的一天,是当时北平政要王克敏的半百生日。既然是戏迷,他过生日当然要大唱堂会戏,孟小冬和梅兰芳自然均在被邀行列。在酒席筵前,大家正在商量晚宴以后的戏,座中忽然有人提议,应该让孟小冬和梅兰芳合演一出《游龙戏凤》。提议者说:“一个是须生之皇,一个是旦角之王,王皇同场,珠联璧合。”众宾客听了纷纷鼓掌赞成。
     这是一出生、旦对戏,唱做并重。梅兰芳常演这个戏,并多次与余派名家余叔岩合作。而孟小冬呢,虽然师傅曾经教过这个戏,但在此之前尚未演过,现在想现排也来不及了,只好“台上见”!
     所谓“艺高人胆大”,18岁的孟小冬,在从未正式登台演出过此戏的情况下,居然敢和梅大师“台上见”!连她的师傅仇月祥在台下也为之捏把汗,担心把戏唱砸!没想到,演出的结果出奇地好,他们俩把剧中人都演活了。尽管小冬扮的皇帝戴着长长的胡须,而梅兰芳扮的是活泼天真的少女模样,但是观众心里还是把他们阴阳颠倒:正德皇帝就是那位二九年华、楚楚动人的美丽姑娘孟小冬;而当垆卖酒的小姑娘李凤姐,还是那位怕难为情的美男子梅兰芳。
     台上梅孟表演时,台下简直是开了锅,人们不停地叫好。尤其是梅兰芳戏迷中的一些中坚分子,更是极其看好他俩的这段假戏真做。当时在场的有一位叫冯六爷,是梅兰芳的顶级戏迷,而且与梅兰芳等名伶来往也比较密切。他见一些朋友不断地要求促成梅孟百年之好,也就不再坚持梅兰芳已有家室的己见,同意与大家一起促成这桩婚姻。大家还正式委托另两位戏迷齐如山、李释戡做大媒。
     梅兰芳一听自然高兴!因为已和孟小冬在堂会上几次同台,配合默契,在心底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特别认为小冬是位难得的坤老生人才,又是个漂亮而不失灵气的女孩子,日后前途无量,将来必定是须生行的中流砥柱。心想,若能与之结合,台上扮着夫妻,台下也是夫妻,夫妇同唱,何等美好! 对于梅兰芳,孟小冬也是芳心暗许。
     1927年春节过后的农历正月二十四,孟小冬与梅兰芳正式同居了,成为轰动剧坛的佳话。
    
     孔雀东南飞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简单注定这段姻缘会因为简单而崩溃,还是简单本身就是一种疏忽。正像后来孟小冬在回忆中提到的那样,当初的兴之所至,只是一种不太成熟的思想冲动而已。
     其实在第一次遇见梅兰芳的那刻,孟小冬就已经知道了他是有家室的人,但是固执的她却始终抱着那份少女的单纯和对自己生活的理想与梅兰芳生活在了一起,并幻想着天长地久的生活。
     然而,一个意外让这段本来就不是很稳固的感情有了裂痕。
     孟小冬与梅兰芳同居后,为了避开梅兰芳家里人的扰乱,他们另外在城东内务部街一条胡同里租了一个小屋子。然而孟小冬嗓宽韵厚,扮相俊美,台风潇洒,蜚声菊苑,不知倾倒了多少戏迷。李志刚就是其中一个,孟小冬的戏,他一场也不落下,风雨无阻。最后,这种痴狂发展到了极点,他发现自己单恋上了孟小冬。他眼见小冬嫁给了梅兰芳,知道自己的“玫瑰梦”破灭了,于是伺机报复。正所谓因爱生恨,被妒火冲昏了头脑的李志刚持枪到梅家理论,混乱中误将做客梅家的《大陆晚报》的经理张汉举打死,他自己也随即被赶来的军警击毙。这件血案给梅孟二人的感情蒙上了重重的阴影。
     孟小冬和梅兰芳在一起不久,梅兰芳的嗣母就去世了。以为已是梅家一员的孟小冬前去梅家戴孝,却被梅夫人福芝芳羞辱。在外边挣够了面子,深得万千人喜爱的她怎能受如此的冷遇,以为丢了面子,于是便迁怒到梅兰芳的身上,再加上对于梅兰芳遇刺的事,还心有余悸,她决定和梅兰芳分手。当梅兰芳来到她家时,她听着门外如急雨般的敲门声,却始终不敢开门,她害怕自己的一时心软就会让痛苦延续。梅兰芳撑着伞在雨中等了一夜,才怅然离去。谁知道,这一离去,竟然就成了此生的永别。
     待到数年后梅兰芳重返京都时,孟小冬已视梅郎为陌路,一生再未与语半句。
    
     曾经沧海
    
     与梅兰芳分手后,深受打击的孟小冬曾一度皈依佛门,后来又重新走上舞台,毕竟,生活还要继续。她决定重新拜余叔岩学艺,其实,余叔岩对孟小冬的艺术才华也颇为欣赏。1935年曾有人介绍上海一票友拜余叔岩为师,被余一口回绝。介绍人走后,余对身旁的朋友说:“有些人教也是白教,徒费心力。”朋友问:“当今之世,谁比较好呢?”余叔岩回答说:“目前内外行中,接近我的戏路,且堪造就的,只有孟小冬一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漫长的等待,几经周折,孟小冬终于夙愿得偿,在1938年正式拜余叔岩为师,成为余叔岩的关门弟子,也是唯一的女弟子。这时的余叔岩体弱多病,早已息影舞台,孟小冬殷勤奉侍,照顾周到;请问艺事,敬业执著,余叔岩自然也倾囊相授,一招一式务求完美。孟小冬的艺术有了质的飞跃,能与当时京剧老生翘楚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相颉颃,誉满全国。
     此后,孟小冬来到了上海唱戏,被大亨杜月笙看中。这位上海滩上说一不二的大哥平生豪赌好色,只要是他钟情的女人,非设法弄到手不可。正处于感情低谷的孟小冬被迫跟随了杜月笙,结束了登台唱戏的生涯。在后来的生活中,她逐渐地了解到了杜月笙作为黑道老大的另一面:他不是一个粗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是孟小冬唯一的知音。她和杜月笙的一家在1949年春天一起离开上海,避居香港。1950年,杜月笙和孟小冬举行婚礼,结为夫妇。杜月笙这时早已是疾病缠身,不久就去世了。在杜月笙去世之后,孟小冬表示不再公开演唱,以课徒授业薪传余艺为乐。1967年,孟小冬由香港转赴台湾地区定居,闭门静养,由绚烂归于平淡,终其余年。1977年,孟小冬因病不治,与世长辞。“只是一切都过去了罢。”这句当年孟小冬时时挂在嘴边的话,到了最后,居然成了她唯一的安慰。
     当暮年的孟小冬一个人在香港守着那份宁静,并以自己的毕生心血教导着后辈们时,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从上海走出去的名伶了。她的一生,继承了余派京剧的衣钵,而正是这衣钵,让她的一生有了不可磨灭的传奇。“冬皇”的故事,到最后只是一个余韵弥散的无奈终结。梅孟、杜孟的故事,到最后也如繁花落尽般只剩纤尘。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纷争时代和没有感受过那些悲欢离合的人而言,孟小冬的传奇永远值得在情感的世界里回味。但是,当她的时代过去之后,我们便只有在偶尔听到黑胶老唱片里那苍凉的唱腔时,才会想起那个特立独行的名伶,她曾经是一位雍容华贵的绝代佳人,更是一名历尽辛酸的薄命女子。
     这,是不是一种遗憾,或者说叫作悲剧?
    
     链接:梅兰芳的两位妻子
    
     梅兰芳娶的发妻叫王明华,与他可谓门当户对,她出生于京剧世家。王明华与梅兰芳十分恩爱,结婚的第二年就生了个儿子,取名大永;隔了一年又生了个女儿,唤作五十,儿子女儿都很乖巧。那时,梅兰芳每当散戏回家,总是一边与妻子说起演出的情况,一边与儿女嬉戏,沉醉在天伦之乐中。
     王明华不仅在生活上妥帖照料梅兰芳,甚至于在他的事业上也能给他很多有益的建议。为了长伴在梅兰芳身边,王明华在与梅兰芳生了一双儿女之后做了绝育手术,却不料过后大永和五十却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太差而相继夭折了。从此,梅兰芳每晚散戏回家,再也听不见两个孩子欢快的笑声,心中的伤痛是难以言表的,但他看到妻子因怀念儿女形容憔悴不思饮食,整日里卧床叹息萎靡不振,他又不得不强打精神,掩盖起自己的悲伤,反过来安慰妻子。夫妻俩就是这样互相安慰着支撑着度过了那些悲苦的日子。
     梅兰芳的第二个妻子名叫福芝芳。福芝芳生在北京的一个旗人家庭,父亲去世很早,与母亲相依为命。王明华并不反对梅兰芳与福芝芳的婚事,更是没有对梅兰芳有怨怼。她也知道梅兰芳是有情有义之人,不会嫌弃她,因此对福芝芳也很友善,两人相处得颇为融洽。王明华因肺病久治不愈,身体很弱。后来为养病,她独自去了天津,最终病逝于天津。当福芝芳得悉后,叫儿子赴津迎回其灵柩,将她葬于北京香山碧云寺北麓万花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