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网(GOZX.NET):笔者曾在一所小学工作。遇到一个叫小丁的四年级学生,他的暴力倾向及其严重,几乎每天都在和同学或老师发生冲突。小丁发起脾气来很恐怖,会狂躁地大哭大闹,会咬牙切齿地喊“我要杀死你,把你的头拧下来,用刀剁碎……”老师们都拿小丁很无奈,很显然,小丁遭受过很严重的打击,那么该如何帮小丁走出心理沼泽呢?
笔者第一次看到小丁时,感觉他的精神已经濒临崩溃状态,让我很是震惊,如果这样下去,小春今生大约只有两个去处了,不是监狱就是精神病院。
为了不让小丁这样下去,笔者从其他老师那里知晓了小丁的一些情况。小丁父母离异,爸爸很少去看他,妈妈是很强势的人,自己开一个小公司,很少管孩子。小丁出生后一直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小丁姥爷很懦弱,姥姥也很强势。
这些信息已足够让笔者猜测小丁出生以来遭遇了怎样恶劣的教育生态环境,也让笔者能判断出小丁为什么会是现在的样子。孩子从一出生就没得到正常的父爱和母爱,长期处于那样不堪的一种家庭生活中,到学校又经常被老师们用大道理批评教育一番,似乎过错都是他的,把他的情绪通道全部堵上。这样,孩子的精神怎么能正常呢?
笔者找小丁妈妈谈了一次话,让她知道她一直以来对孩子的严厉和孩子现状之间的关系,要求她回家戒断打骂孩子,不要用各种家规来限制孩子。接下来笔者不断地和她沟通,经常给她打电话,在接触的第一个月,平均每天打一次。笔者不断强化孩子不可以打骂的信息,并就一些具体问题给她具体的指导,让她知道确实有比打骂更好的方法。
这个过程令笔者非常为难和痛苦,耗费精力巨大,但笔者一直坚持着,并尽量想办法做得自然。事实证明我的努力是有效的,小丁妈妈的态度开始转变,开始控制自己打孩子的节奏。她本是个很强势的人,但在跟笔者沟通中,渐渐学会了倾听。
不挨打的小丁很快表现出可喜的变化,和同学及老师的冲突开始下降,越来越少。班主任时不时地表扬他一下,说他越来越懂事了。班里的同学其实都非常单纯,一旦感觉小丁不再威胁他们,不少同学开始很自然地和小丁一起玩了。
当然,并不是小丁的全部心理问题都解决了,笔者没有能力擦掉他全部的伤痛,创痕还在他心里,他偶尔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
未来小丁也许会成为一个文学家,也许会成为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无论成为什么,他至少成为了正常人,可以拥有正常的人生,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笔者作为教师想到一个学生时最感欣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