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之名最早记载见于《周礼·天官》:“炉之名始见于周礼冢宰之属,宫人寝室中共炉炭。” 香炉造物肇始于春秋,香文化的发源地则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因楚地多潮湿,在室内薰香可以除晦、防霉、杀菌。事实上,早期的薰炉只是一种高雅的生活器具和祭祀用具,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铜炉则是以取暖和烧烤食物为目的,以出香为目的的薰炉最早出现在汉代。 从汉代的博山炉开始,熏香就成了古人高雅的情趣,从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到李清照“瑞脑销金兽”,熏香已经完全成为古代文人生活中的点缀,有道是:鸜(qú)眼一方端石砚,龙涎三炷博山炉。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