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是书香能致远

 指间飞歌 2015-03-27

最是书香能致远



 

 

什么样的作品是好作品?《平凡的世界》就是。因为它挖掘了普通人心底里的苦乐。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写了一帮在荒凉的土地上追求幸福生活的普通青年人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直起脊梁骨。纵使历经千难万险,他们从不屈服。难得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可以从这些年轻人的遭遇中获取应对人生坎坷和曲折时的智慧,“瞧瞧别人倒霉的时候是怎么挺过去的”,从而体察到我今天面对困难、逆境时应该怎么办。

  一部好的小说和文学作品,其主题是多义的。它不是在简单地说明一个问题和事件,诸如打扫卫生、技术革新、整治雾霾,而是洞察人心的,浮躁的文学才是解释一个事件。

  但不可否认,现在读书的人普遍少了。就连法国这样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国家,阅读量也比过去减少了三分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电子阅读器,但书绝对是一个不可被替代的发明。

  经常读书的人大概都有这样一种能力,拿起一本书先迅速地翻一翻,几分钟之内就能大概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也许第一印象并不准确,但确实起到了一个初步导航的作用。电子书就做不到这一点,因为电子书是不能翻的,即使可以跳页浏览,你也还是会觉得它慢。

  面对纸质的文字,读书人的视觉、头脑的感觉、想象力以及对事物潜移默化的渗透力,远比电子书深入。读书的过程,同时伴随着对真理的思索,以前没看懂的地方,可能看着看着就明白了,兴奋得再翻到前面看一遍。现在很多报纸的印刷量在减少,也许有一天会被电子阅读器取代。但我觉得读书、读报是不可荒废的。书的感觉永远渗透在你的心里。

  虽然我快80岁了,但读书时看到喜欢的句子,我依然坚持做卡片、笔录。头些天我和老伴到北京去,一人拉了一个行李箱,我走得比她缓了几步,她便停下来拉了一下我的行李箱,“怎么这么沉?”我在里面偷偷装了五六本厚书。无论走到哪儿,有了书好像就有了依靠。

  上中学时,上学途中有三联、新华、文华三家书店、一个图书馆,因此读书的机会很多。曹禺、老舍、郭沫若、巴尔扎克、莫泊桑、托尔斯泰……打开一本就感兴趣,最后就倚着那书架坐在地上看,希望书店不要关门。那段时间,我读了大量中外文学著作,思索着人生的美丑善恶。寒冬腊月,房间里黢黑,也没有炉子,我就点上一根蜡烛,躺在床上抱着书读,但不一会儿胳膊就冻僵了。后来我想了个法子,从天花板上吊下两根铁丝,拴上木板,用夹子把书固定在木板上,这样,胳膊就能放到被窝里看书了。那么冷的天,三个晚上我就读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正是少年时代文学和戏剧的熏陶,使我踏上了文艺的征途。

  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三联24小时书店在4月份要开第二家了,我很高兴。当一个人精神空虚的时候,这里涵养真理、正义、本领,是成长的基地,更是精神的家园,默默地为未来积蓄着力量。

  正月初五的时候,济南市图书馆邀请我过去跟读者见面。一开始我认为地方偏远,看书的人应该不多。但是到了那儿,看到很多青年人开着车带着全家人来看书,因为有食堂,一待就是一天。工作人员告诉我说每天接待的读者有200多人。环境造就了一些人的兴趣和喜爱,尤其是中国人不能丢失了老祖宗留下来的灿烂文化。

  目前电视在中国有着最大的覆盖面和最强的文艺吸引力。但现在我看到很多电视节目,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明星在台上接二连三地出洋相,台下的青年人拿着荧光棒挥舞、呐喊,生命都消耗在嘈杂、胡闹当中了。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如果能看一本好书该有多好。

  好的文学艺术,其境界是沉静的、引人深思的,它是要思考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人生变化。什么时候,电视能多搞一些深思的作品,引导大众娱乐、大众文化的走向,什么时候我们的青年的心思能够沉静下来?

  也许我又杞人忧天了。但是时代的审美是周期性的。现在动辄说“看看这些‘80后’‘90后’!”我也是不赞同的。任何年代都有顶呱呱的青年人,也有啥也不是的青年人。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视青年人当中的优秀者、佼佼者。

  法国知名电影学者尚·克洛德·卡里耶尔很多年前在巴黎坐地铁的时候,总是会遇见一个坐在地铁站的长椅上好像在等车的人,这个人身边总会有四五本书,天天坐在那里看书。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好奇,过去问这个人到底在干什么,这个人说了一句让卡里耶尔难忘的话:我就是在读书。我想这个人其实是在锻炼自己在嘈杂的环境中读书的能力。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倘能生存,我定要读书。我不想摆脱书,只希望书啊,你不要摆脱我就好了。

  (作者:著名话剧、影视、朗诵表演艺术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