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齐善鸿教授讲《道德经》

 陶然0755 2015-03-27

听齐善鸿教授讲《道德经》  


本文由:韩建新               发表在:精神管理网

 

    聆听齐善鸿教授讲《道德经》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精彩授课,深感这是一次魂魄的洗涤、一场观念的碰撞、一个心灵的冲击、一堂智慧的升华。

    现将教授的讲课内容简要整理复述如下,以期与各位“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记录稿未经教授审阅,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一.主题对联告诉了我们什么?


    上联:贱仁无为道成人
    下联:柔贵不争天酬善
    横批:道德传世


    这副对联简直就是《道德经》的精华!

    道,就是一种规律。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灭亡,都有其自身的规律。

    循道,就是按事物本身的规律去做。

    道理就是这样简单,能把简单的事真正的做好,这就是不简单。
    本次学习的中心思想:找出心结里的死扣,对已经习惯的思维方式进行冲击。感染道的氛围,感悟道的真理,接近道的理念,达成管理者思想境界的升华。

 

    二.贱与仁的理解:


    道德经:                  传统观念:

         贱—— 律己!             贱—— 低劣;

         仁—— 恕人!             仁—— 伟岸。
         无为—— 循天之道!       无为—— 没有作为。 
    这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颠覆!
    不可以为,是道为!道有为,所以人可以无为。无为之人因为守道,不居不占,最后可以有为。即:道成人,道成就了人。
    瞧不起小人的人还是小人!
    善待不如我们的人,是一道难逾的坎,是对领导者的一种考验。
    经常问问自己:对身边的员工你到底关心了多少?了解了多少?你曾经在身边制造了多少绝望?你曾经打击了多少创意和愿望?
    我们不要去贬低别人,你所瞧不起的人,可能就是你过去的影子。过去的你,化成了无数个你,在你的身边,让你摆脱不了。把部下看成过去的你,尚未成长的你。可以为你的部下去创造建功条件的领导,才是真正的好领导。有功而不居功、不持功是当领导的首要行为。
    记住:
    1,不要瞧不起卑贱的人,否则你自己就没有脱离卑贱。
    2,脱离了卑贱的人,不要做自己的叛徒,不要背叛自己的过去。
    3,爱不如自己的人,爱者无疆!
    4,贱,对富贵之人是宝贝,你把它丢了,会守不住贵!
    你想取得成就吗?那你就要让你的部下来帮你取得成就;当你部下取得成就时,也就是你取得了成就。毛泽东没有拿过枪,却取得了天下。你想要成就,首先要成就别人。
    做领导的人注定着要做英雄的父亲或母亲。你是生英雄的,而不是做英雄的。如果你一定要做英雄,那就是真有点“贱”!

 

    三.柔和善的管理:


    柔:是不用强势去压制和推进,是心中处处装着别人,是把卑贱者变成有成就的人;是让别人成功而不贪功。

    柔,是高贵的人。
    伟人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俗人说:群众是笨蛋。
    缺点被自己说,是一种美德;被别人说是一种羞辱。
    批评是应该针对自己的,不要老是指责别人。指责往往背离了道。没有人喜欢被指责和被批评,而是喜欢赞美和鼓励。让你手下每一个人都学会赞美和鼓励,让你手下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帮助别人。这应该是管理者梦寐以求的追求。

    人,被培养和教育好了,还愁没有好的产品吗?

    人是因,产品是果。我们要先做因,好因才能出好果。
    人心是复杂的,但再复杂,都可以归结为一点:谁不为自己好?你可以带领员工做好人、做好事、得好处、好处不断、再带领别人做好事…形成良性的竞争循环,你还有做不到的事情吗?
    做老板要会从内部、外部挖掘各种资源进行整合。
    让很多人有发挥作用的机会,为很多人提供发挥作用的机会,这就是老板。


    不争:是人间最高尚的竞争战略。竞争不如化为合作。

    世界上最好的和最有效的竞争,就是策略联盟。
    与部下不争:让部下“德性精进、业绩提高、功绩累积”,这样的老板是高尚的上德。
    与竞争对手不争:争是没有结果的,根本无利可言。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看不明的东西,不争就成就了不可争。这样的老板是明智的。


    善:是企业家的价值根基。
    一个人是不是善,不是自己说的,是别人说的。如果自己夸自己善,哪怕是一丝动念,也就是不善。什么是善,善就是爱!功名之心不可留,分到大家的心里去;利欲之心不可留,分到大家的口袋里。老子说: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企业家应有的美德。
    善是不求回报的,求回报的不是善,是交易。善是一种信仰,任何时候、任何诱惑面前都不会动摇和改变。做好事而不留痕迹,说好话而不走极端。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四.对因果的看法是什么?


    菩萨畏因,俗人畏果。

    菩萨知道因果是互为报应的,所以更注重于因地的修行,以防为主;

    俗人只看重和担心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果报,为结果而忙碌。
    很多人可以经受失败,但不可以经受成功。老子的哲学充满了辩证法,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开始,而成功却可能蕴藏着失败的起因。所以要知足,要无为。

    知足:不求额外之物;不忘旧时之情;不弃遇难之人。

    无为:志存高远,以无为而无不为,成就不可能的成就。
    人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道的正确的观念是:用难题去开发心智,在解决难题中进行修行。我们要感谢问题、感恩问题,问题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问题之给予能感悟的人,有问题就有机会。我们每进一步,就会遇到一堆新问题。我们就是在解决困难中进步的。如果我们一直在面对同样的问题,为同样的问题迷惑困扰,那就是生活中的留级,就是心智没有进步。

 

    五.老子“三宝”


    道德经67章“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两慈。

    首慈:获智成德;续慈:长生智慧。仁者无敌,大爱无限。慈爱之心,人皆有之,但要做到两慈,却很难。
    真慈假慈,标准只有一个:是否打动了别人的心。
    慈会省磁,可以吸引无穷的人脉和无穷的智慧。
    慈的本质,是把最好的东西给你最重要的人。企业里最重要人就是客户和员工。会打开客户和员工心门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俭:俭朴。

    该花费的钱决不花费。人不需要用外部的东西来标榜自己。自己俭,而将钱给别人,给更需要和更重要的人,你就能感动钱的妈妈,就会给你来生钱。

    俭的一智,“苦智”。放下身架、吃点小苦;

    俭的二智,“守智”。已经拥有、保持勤俭;

    俭的三智,“让智”。守俭极致、毅然放下。

 

    不敢为天下先:为个人不敢为先。

    天下不是一个人打的。人间最伟大的管理,是让每一个人为自己的信仰去奋斗,每天、每周、每月都有进步。在各自的企业里,我们是否思考过,是否存在可以让你一枪致命的问题?这些恐怕都是你敢为天下先的结果。

 

    六.日本企业的启示:


    学习是没有国界的,学习是不能带民族感情色彩的。学习需要的是客观和冷静。能够向自己的敌人学习的人,是正态的人;拒绝向敌人学习的人,是偏态的人;拒绝学习的人是变态的人。
    日本是二战的战败国,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向中国的儒道文化学习的。他们的一个共同的特征是:打造浓厚的企业文化。卧薪尝胆、知耻后勇。
    企业文化的实质是: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设定目标、统一价值观念,把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全部调动起来,形成无敌的巨大力量。今天的聚成就是很好的榜样。
    日本的经营管理之父松下幸之助,尚善。已经完全不像日本人,更像中国文化培养出来的儒商。对儒道佛的领悟,已经到了圆融的境界。这些人类的精英,境界已经超越了国家、超越了民族、超越了时代。这对我们中国的当代企业家们没有启示吗?

 

    七.读经典,入佳境。


    请读《道德经》38章—— 上德不德。

    具有最大德性的人,根本就没有德与不德的概念,所以他的行为是合乎道德的。具有下德的人,生怕失去道德,其实没有找到过真正的道德。


    请读《道德经》33章—— 知人者智。

    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明澈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的,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这是世间的庸俗智慧和道家的通透大智慧的区别。


    请读《道德经》49章—— 善者吾善;81章—— 善者不辨。

    圣人是道德高尚的人,是没有一己私心的人,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对成功者而言:成绩是大家的,不是我的;失败是我错,由我承担责任。越是受人推崇,越要放低身价;越是受人尊敬,越要关心普通百姓。成大而不居大,自动归零。这样才能一生伟大且平安,荣耀无数、风险远离。


    请读《道德经》7章—— 天长地久。

    不为自己反而成就了自己。真正大公无私的人,一定会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接纳。私并不是邪恶。用什么方法满足私,才有正当和邪恶之分。判别的方法:私的内容和满足私的方法手段。大公无私能成就大公大私。


    请读《道德经》13章—— 宠辱若惊。

    形式上的老板和本质上的老板是完全不同的。形式上的老板事无巨细,什么都抓住不放,结果是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来赢取金钱,带了一帮员工做牛做马来赚钱,到头来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本质上的老板胸襟开阔,心怀大志,但又虚怀若谷。心胸大就宽容、就接受、就容纳。不做小事,但善于用小事去做大文章,抓有代表性的小事管理和统领大局。能循道而治的管理应该是很轻松自如的。如果你在管理中感到累和羞辱,那一定有什么地方做错了。


    请读《道德经》17章—— 功成事遂。

    管理者有四类,从不知有之、亲而誉之、畏之,到侮之。我们是哪一种呢?

    提醒:位居极高,不忘以谦卑的面貌出现。


    以上记录并不完整,仅供参考,欢迎各位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