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特亓连口

 文化龙乡 2015-03-27

  亓连口,亓音齐,少用而不敢读。有人因形近认错,写成“开”,或这样好打字,权且应付。

  为何有这样名字?亓为姓。有位叫亓连的军官带领修关,不幸殉职,为纪念他而命名亓连口。有后人回忆说,亓连当为亓氏先人。明初,先祖亓勤从军,亓连应为勤祖后代。另有说,修关时条件艰苦,兵民食粮困难,人称“缺粮口”,后讹传为“亓连口”。与当地人聊起此事,对几种说法不能断定,并说,北面一村就叫莲花池,是否因莲花而叫亓连。不知是否笔误,真有人写成亓莲口。

  不论怎样,亓连口是重要关口,位于怀柔区。这里的山势险要,两边高山,中间山谷。遥想当年,明军与元军在此大战,《日下旧闻考》载,“徐达败元于此”。那定然是场恶战,明朝大胜。

  在此处建起城墙,山谷处建起关口也就顺理成章。亓连口关《四镇三关志》载,“永乐年建”。这里山势陡直,关口处急转直下,城墙也修出90度的雉堞,极为惊险。山顶上,城墙连接着敌楼,伸展而去。敌楼与城墙保持着原样。

  山间有水,关口应为水关。据光绪《顺天府志》记载:“亓连口通大川,正关水口宽漫,通连骑,极冲。”山间之水流淌至今,只是水势减小。关口城墙不在,山谷处河道上建起大桥,连接起山间公路。路边新建了一座城楼,形制恍若当年。这座城楼是在原来城墙敌楼旧址上建的。楼后面的山石上还有遗迹。当年建城墙时有砖,也有石。

  站在城楼上远远西望,隐约看到的敌楼就是慕田峪关。那里是昌镇黄花路管辖的地界了。而亓连口则属于蓟镇石塘路管辖。明代,军事机构有镇、路之分,这里正好是两镇两路分管的节点。照此说来,亓连口则是石塘路西端的第一道关口了。

  据光绪《昌平州志》载:“慕田峪关,明永乐二年建。正关并迤西王家坨、灯千岭、榨子墩、刘家项、分界墩,胡思谷至界牌石止,各墩空,俱山形平漫,外临大川,极冲。自此以西皆重边,以东皆单边。东十里接大水峪、亓连口,密云县界。”这是古人的行政区划,与今天不同,而这里以及东面的城墙都是单边墙了。

  向当地人打探,当年的城堡在什么位置。答曰:回头看,那个山弯路边就是。于是回行。大约一里,路边有两座小房子。问了住在此处的人说,在房后。顺着坡上去,只见山坡上有用石块新垒的拦土墙,并不见它物。正在此处反复寻觅,只听那人说,已经告诉你了,就在房后。这才注意到房后的那个土堆,山上滑落的土已覆盖了墙体。而上面的石块凸露出来。下了坡到房后,才见土堆的侧面有几块巨石,且中间有粘合物,用手掰,很结实,不动丝毫。看来这就是城墙了。

  当年城堡长100米,宽48米,南向开有东西两门。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怀柔文物集成》记述:城堡西北角余有墙体,东西长8米,南北长5米,高5米。那时在山脚下已很显眼,能看出城的形制。仅过去十多年,现在若无当地人反复指引,已很难辨认这块土堆了。土堆是城堡的北墙,城堡背山面水,眼前为城内,公路穿城而过。当地人借这片水,忙碌着旅游的开发,若有这座古城,也就多了一处人文景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