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护士用五年绣21米《清明上河图》

 老沈阅览 2015-03-28

护士用五年绣21米《清明上河图》

   《郑州晚报》报道,围观者韩先生自称“略懂刺绣”,他告诉记者:“这幅《清明上河图》十字绣,布面细腻,绣工精细,轮廓分明,场面大气。人物栩栩如生,小至商贩扁担、船夫竹篙,大到车辆、马匹、城池、拱桥,毎个细节都绣得惟妙惟肖。”

丈夫支持,5年完成巨作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郭彩霞家中,她介绍:“2009年看中了这幅《清明上河图》,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想挑战一下自我。”

   记者在郭彩霞家中看到了一个用水管做成的特殊“架子”——这是郭彩霞丈夫尹先生请人设计、焊接的杰作,就是为了方便郭彩霞绣图。“她平时一下班到家就坐那儿绣,一绣就是几个小时,坐得腿都肿了。”尹先生看着十分心疼。

   为了早日完成妻子的心愿,尹先生也要上阵,郭彩霞白天上班时,尹先生就在家中负责为作品提前点颜色。“记得有一次,由于颜色点错了,就需要拆线重做。她当时一顿抱怨,我可恼,光想给这东西剪剪扔了,最终没敢。”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5年,郭彩霞终于绣出了巨幅《清明上河图》。

30多斤巨作用了两箱绣线

   郭彩霞告诉记者,为绣这幅《清明上河图》,用了80多种颜色的2箱绣线,针用坏60多根,90多页的参考书都有4本。画卷中包含814个各色人物,另外还有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20多辆(乘),大小船只29艘。画面生动再现了北宋京城汴梁的繁华景象及汴河两岸的民俗风情。

   “30多斤的作品,光是展开再卷起来就需1个多小时。”郭彩霞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